广结善缘指什么

如题所述

“缘”是关系的意思。建立关系称为结缘,彼此曾有交涉的关系称为有缘,自利利他的关系称为善缘,不涉私欲的关系称为净缘;造成众多的善缘与净缘,称为广结善缘。 因此,就有人在信佛、学佛之后,到处跑道场,见人就结缘,变成了疲于奔命、忙于应酬,毫无原则的护法、说法、弘法。如此出钱、出力而无自修的方法,也没有固定的依止,从表面看,他们的确是结了很多人的善缘;但事实上他们对人、对己、对道场,都没有做到比较深入有力或有效的帮助。虽然处处都可以看到他们,但不一定处处都需要他们;虽然许多人都可以接触到他们,却很少有人能真正从他们那儿得到有力的帮助。 这种结善缘的方式,就好比用一碗饭布施一个人,可以勉强吃饱,用一石米布施一个人,可以维持半年的生活;相反的,如果用一碗饭布施一百个即将饿死的人,结果是没有一个人能够活命。但是,若以此碗饭布施一个人,至少还能使这个人多活一天。因此,若以一斗米来布施一万个即将饿死的人,固然是广结了善缘,但结果是没有一人能够多活一天。所以,广结善缘应该是有原则,且量力而为的。如果有力量救济全世界而不虞匮乏,那就应该无限制、无分别地平等布施,无远弗届,无微不至;如果仅有微弱的力量,则应该集中起来,选择急需援救和护持的物件。比如说和自己比较熟悉、亲近、关系较深的人,即家人、亲人、师长、友人等为优先;否则,自不量力地去广结善缘,是不切实际的。 若从三宝的立场来说,广结善缘是指无差别的平等布施。也就是用佛法教化众生,有教无类,不论程度的高下、财富的有无、权势的大小、地位的尊卑、智慧的深浅,对他们都是有求必应。因此,三宝接受一切供养,绝不挑剔;任何人只要发心供养,不论数量多少,也不论财物品类,都是以慈悲心、欢喜心来接收。此在释迦世尊的时代,出家弟子便是如此,他们每日托钵乞食,挨家挨户,贫富不拘,也 不拘食物的的种类、质量,有什么就接受什么,有多少就接受多少,直至满钵或适量即止。这就是以平等心广结善缘,又称为“一钵千家饭,广度有缘人。”布施他人固然是结善缘,接受布施也是结善缘。 由于一般人的财力、物力、体力、智力和时间都很有限,所以如果盲目无原则地广结善缘,不但效果不彰,还可能会招致无谓的困扰。有的情形是,虽然自己已竭尽全力,甚至已影响到家庭的生计、个人的健康,但所得的回应却是令人怨愤、遭人猜疑,如此的结果更可能因此而丧失了信心和道心。世尊曾于《遗教经》中告诫弟子:比丘乞化人间,应如蜜蜂从花间采蜜,不得损伤到花朵的颜色与香味。因此,居士们若不自量力地广结善缘,则三宝虽无意伤你,你却可能因三宝而受到伤害,求升反堕,岂不愚疑!所以,护持三宝应该有中心、有重点、有原则。应救济贫病,但也该有轻重、缓急之分,远近、亲疏之别,不能不切实际,一味地讲求平等布施。 其实,原则性和重点性的护持、布施,也是广结善缘的方式之一。例如:成就一人成佛,佛能广度众生,你也就间接地与一切众生结了善缘。所以《四十二章经》中说:“饭凡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持五戒者一人;饭持五戒者万人,不如饭一须陀(初果圣人)。”乃至饭一已至无修无证程度的大解脱人,功德当然更大,以此类推。供养、布施、护持三宝,可分为两个重点: 1、对于整个佛教的现在和未来有大影响的人、物及其事业的护持,就是广结善缘。 2、对于你所尊敬的佛教人物及其事业,纵然是默默无闻,只要是值得你尊敬而愿意护持的,就足以证明此人物已有潜移默化的功能,这也是广结善缘。 由此二点可知:对于著名的佛教人物及其事业的赞助护持,未必就是锦上添花;对于无名的佛教人物及其事业的供养、布施,也不可以存有雪中送炭的念头,最重要的是能够掌握重点及量力而为。(圣严法师著《学佛群疑》) 问:“我现在念佛不爱讲话,许多客气随缘的话都不会说,什么也不想多说,这和许多众生的缘分我结得很少,很冷淡,这个是不是不慈悲?还是少智慧?” 答:这个问题是在个人发心。“我现在业障比较重,智慧少,专心念佛,求定求慧”,这是好事情,暂时不跟众生结缘,“但是我把自己所修行的功德念念都回向众生”,就跟众生统统结了缘,不一定跟众生讲话才结缘。“我将我自己修学的功德回向众生”,这个缘结得好。讲话结的缘有的时候结了恶缘,不见得结善缘;将自己修行功德回向,纯善的法缘,这个好。到自己功夫成就,智慧开了,广度众生。我们把修行分成这几个阶段,这好事情,这是很如法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12
万缘放下,靠自己不要执着依靠外界任何人事物,但是我们内心时刻要有善心。有智慧,远离愚痴恶的因缘。修行佛道认识广大善知识亲近善知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第2个回答  2018-11-16

广结善缘

广结善缘。因为你广结善缘你就能消除孽障。听得懂吗?很多人在东 方台不愿意接电 话,怕惹一点点孽障到自己身上来,实际上你得到的和你付出的是不能成正比的。举个简单例子,师父今天救度了这么多的众生,我会背孽吗?我会背一点。你说师父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啊?难道师父为了自己,怕在救人的时候有些人的孽障会到我身上来,我就不去救他们了,那我能得到什么?虽然我没失去百分之十,但是我失去了百分之九十。今天我救人了我得到百分之九十,失去了百分之十。你们想想看哪个划得来啊?所以很多人不肯接电 话、不肯帮助人家、不肯去度人,是怕别人的孽障到自己身上、怕自己惹上灵性,那同样你失去了功德。对不对?有的人经常说“哎呀,这个灵性,那个灵性”。你要记住啊,你在和魔斗争的时候、你在帮助人家的时候,要知道有龙天护法、有菩萨保佑的,那个时候你得到了多少啊。虽然这个坏人可以打你一拳,但你是正义的,你最后把他打 倒的时候,你知道得到了什么?用现在话讲,你得到了领导表扬、得到了奖金、得到了大会上给你带大红花。

如果你不去救人、你怕这个坏人、你怕你上去抓他的时候被坏人打,那你就失去了这个救人的机会,你也永远得不到提升做干部,或者用现代话讲就是做领导。如果这样的话你失去了多少呢?什么提干了、加工资了、分房子了什么东西都没了。还有比师父讲得更白话的吗?你们还不明白啊?要做啊!哪怕身上沾染一点孽障那也得做。因为当你沾染孽障的时候你求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会保护那些去救度众生的人。因为你的行为已经是菩萨了,所以观世音菩萨一定会救度你。如果你是个自私自利的人,从来不知道救人家,你就算求菩萨,菩萨也不会来救你,因为你身上没有功德。听得懂吗?用现代话讲你不能因噎废食啊,难道你怕被饭噎连饭都不吃了。学佛人怎么可以不救度众生?怎么学大乘佛法?哪有医生帮人看病不染上病的?救人哪有不付出的?

所以师父跟大家讲,修行修心是长期的、艰巨的、非常非常让人欣慰的事情。因为当你修到一定境界的时候,你会得到菩萨的加持。难道唐僧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经,如果他半途而废的话你说他能成佛吗?你们想想,观世音菩萨为什么不帮助唐僧直接去西天取经?为什么要他接受这么多的难啊?为什么观世音菩萨不让唐僧什么难都不要有呢?因为这是必然的,这一定是要受的。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什么叫人上人?人上面是什么?就是天,就是天人啊,就是你的境界已经不在人间了。对不对?按照佛菩萨的境界来讲,他就是菩萨。在天上就是仙人,天外之天就是菩萨,明白了吗?

大家要记住:学佛修心是长期艰巨的,要克制私心,要克制自己的毛病;要懂得忍辱精进,要懂得检讨,要懂得忏悔,要懂得慈悲。这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人间的“人上人”,实际上就是超越了人的境界的一个圣人。

----恭录:白话佛 法  拥有公正无私的心 无障无碍的心 恭录部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