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福建的文章

来篇介绍福建的文章 速度快的 我加积分 多的...

第1个回答  2014-03-01
你好!
省名由来  福建简称闽。闽字最早出现于周朝,闽与八闽,都是福建省的简称和别称。
  “闽”是最原始的名称。《山海经·海内南经》说:“闽在海中”,这说明福建在远古时代还是属于海浸之区。闽为蛮之别种,是当时居住在福建的七个部落的总称。八闽作为福建的别称,是经唐、宋、元、明逐渐演化而来。
  “福建”这一称呼源自唐代。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政府为加强边防武装力量,从福州、建州(今建瓯市)各取一字,设“福建经略使”(军事长官职称),它和福州都督府并存。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福建”名称。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福建简称的另一公认的说法是:古闽人以蛇为图腾崇拜,常将蛇奉于家里,闽字门是声旁,里面这个虫字是念做huǐ(虺)”,是蛇的意思。蛇在古闽人中是他们的图腾。故上报朝廷地名时,就造出了“闽”字,即,“门”:家内;“虫”:蛇;“闽”:把蛇供养在家里的意思。近年来,在厦门一带则把“虫”译为龙,在厦门岛内的白鹭州公园里还有“闽”字的大型石雕,其中就把“虫”译为“龙”。
编辑本段历史文化  福建历史悠久,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属于古越族的一支,被称为“东越”。战国时期,越国为楚兵所败;越国一些王族南逃至福建和浙江南部,其后裔与福建的闽族人融合,成为“闽越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福建设闽中郡,第一次作为一个行政区划单位出现在中国版图上。
  唐朝中期设福、建、泉、漳、
客家文化---土楼汀5州。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为加强边防;设“福建经略使”。始有“福建”一词。五代时期,闽王王审知据闽成立闽国基本上奠定了后来的省界。福建又有“八闽” 之称,南宋时福建设l府5州2军,府、州、军为同级行政机构,共计8个,故称“八闽”。宋后基本延袭旧制。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增设台湾府,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单独设省。清末福建共有9府2州,58县6厅。辛亥革命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除府、州制,设省、道、县三级制,几经调整,至解放时止,全省设2市、7个行政督察区,共有67县。1949年福建解放后,全省设2市、8专区,共有67县。1951年,增设泉州、漳州2市,委托专署领导。此后20多年间,行政区划又曾数次调整。开革开放以来,福建根据自己的特点,调整了行政区划,地区改为地级市,形成市带县体制。至2000年底,全省设9个省辖市,共有14个县级市、25个市辖区、46个县(含金门县)。
  福建历史源远流长,科学文化曾盛极一时。5000年前,先民们就在此生息繁衍,创造了可与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相媲美的昙石山文化。三国时因造船业和航海技术发达,福建成为孙吴的一个水军基地和对外通商口岸。南宋和元代,泉州成为世界上最大商港之一,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通商关系,形成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多次在福建驻泊,招募水手,修造船舶,从福建扬帆出海。清同治五年间,在马尾创办福州船政局和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成为中国近代海军和造船工业的摇篮。福建历史上人才荟萃,涌现出一批在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杰出人物,如天文学家苏颂,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思想家、文学家李贽,音韵学家陈第,学者、书法家蔡襄、黄道周,文人严羽、杨亿、柳永,史学家郑樵、袁枢,民族英雄郑成功、林则徐、俞大猷,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林纾,他们以自己的胆识和献身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历史上福建人民为反压迫、反侵略进行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福建人民贡献出万千优秀儿女,作出了卓越贡献。福建是全国重点老区省份之一,老区分布遍及的62个县(市);其中有46个老区县(市)、518个老区乡(镇)、7772个老区行政村、2919个革命老区基点村。
  战国晚期,无诸在福建境内称王。之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削去无诸王号,降为君长,在闽越故地设闽中郡,但未委派职官,仍由无诸统辖。刘邦起兵后,无诸率兵相随。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复立闽越国,封无诸为闽越王。汉武帝时,闽越王余善反汉,被汉军讨平,闽越国亡。汉廷即设东部候官,派兵驻守,隶属会稽郡东部都尉。东汉末,改属南部都尉,并置候官长。三国时,福建隶属吴国,先后统属于会稽郡和建安郡,时置候官县。
  晋朝时,福建始属扬州,后属江州,境内置建安郡和晋安郡,委派太守管辖。南朝宋时,增设晋平郡,置太守;南朝齐时,撤晋平郡;南朝陈时,曾设闽州刺史,不久裁撤,福建先后隶于东扬州和丰州刺史管辖。后仍设建安郡和晋安郡,由太守管辖。
  隋朝时,撤晋安郡,改为泉州,后改为闽州,置刺史管辖。后改建安郡,由太守管辖。
  唐初,福建仍由各州、郡长官分治。因福建属边远地区,所以设中都督府,委派都督监管。唐中期设福建道,道的军政长官有:福建经略史、福建都防御史、福建观察使。福建观察使实际上成为统领福建道军政、民政、财政、司法等大权的行政长官。唐末,藩镇割据,节度使权力膨胀,成为实际军政长官。王潮占据福建后,唐廷升福建路为威武军,任命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五代时,仍由节度使统辖;后唐时,王延翰建闽国。
  宋初,福建军政长官仍是节度使。宋太宗时设福建路,最高军政长官为福建安抚使。另有福建转运使,掌管财赋;福建提刑,掌管司法;福建提举,管赈荒救济事宜。此外,由中央政府派任福建及所属州、军的官员有节度使、承宣使、观察使、制置使、宣抚使、巡抚、招捕使、抚谕使、发运使等,多是临时性官员,或是有官无职的虚衔官员。宋代军、政分设,福建军事长官有都总管、都钤辖、都统制等。
  元代,福建行政区划变更频繁。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福建行中书省;次年,改置宣慰使司;至元二十年(1283年),复置行中书省;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改为行尚书省;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又改宣慰使司,并入江西行中书省。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重置福建行中书省。大德元年(1297年),改为福建平海行中书省,治所从福州迁至泉州。大德三年(1299年),改为宣慰使司,治所迁回福州。至正十六年(1356年),重置福建行中书省。福建行省长官有平章政事、右丞、左丞、参知政事、提刑按察使;改置宣慰使司时,最高长官为宣慰使。还有管监察的肃政廉访使。军事最高长官为都元帅。
  明初,福建仍为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在福建设承宣布政使司,委派布政使为全省最高行政长官。布政使司主要官员有:左、右布政使,左、右参政。另置提刑按察使司,设按察使掌管全省刑狱。军事方面置都指挥使司,主要官员有: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与之并行的还设有镇守和镇守总兵官。明朝中央政权为加强对地方监管,经常派官员到地方办事并视察监督。由中央派出的主要职官有:巡抚都御史、镇守太监、巡抚、刷卷监察御史、清理军政监察御史、督银课御史等。
  清初,福建最高军政长官为镇守和总督。“三藩之乱”后,废镇守耿精忠,以后不复设。福建和浙江为一大区,设闽浙总督统管两省军政。巡抚为全省最高军政长官,下设布政使,具体负责行政事务。布政使品级与巡抚相同,为从二品官,但职权仅限于掌管民政和财政。还设按察使掌管全省司法。因旗兵驻扎福建,清时设驻防福州大臣(福建将军)统管,为从一品,与总督品位相同,但职权远不如总督。汉族兵为绿营,其全省最高军事长官为提督。福建省先设提督,后分设陆路提督和水师提督,分管陆军和水师。光绪三十年(1904年)撤水师提督,设提督总管全军。
编辑本段八闽简介  福建地处东海之滨,属于中国华东地区或华
南地区。福建是中国著名侨乡,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人华侨1088万人。其中,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这三地的闽籍华人华侨最多。福建与台湾源远流长,关系最为密切,台湾同胞中80%祖籍福建。福建居于中国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中国距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
  唐上元元年设福建节度使,辖福、建、泉、漳、汀五州。福建因五州的前二州得名。明置福建省。唐开元21年(733年)设“福建经略使”,始称“福建”。南宋设有1府5州2军,故又称“八闽”。
  关于八闽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福建古为闽地,北宋时始分为八州、军,南宋分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因有八闽之称;另一种是《辞源》的说法: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改为八府,所以有八闽之称。建、延、邵、汀,为上四府;福、兴、漳、泉,为下四府。共八府,号称“八闽”。
  福建在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伊斯兰教等重要文化发源地和商贸集散地,福州、厦门曾被辟为全国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泉州曾是古代世界第一大港口,泉州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闽江口的马尾港是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和培养科技人才的摇篮。
  我国最早出现烧制瓷器的阶级窑——福建泉州市德化县在分室龙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阶级窑。
  福建全省共设地级市9个:泉州、三明、南平、龙岩、漳州、宁德、莆田,福州(省会城市)。另外,副省级城市——厦门
  福州市:辖5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鼓楼区。车牌:闽A
  鼓楼区(东街街道)台江区(后洲街道) 仓山区(金山街道)马尾区(罗星街道)
  晋安区(岳峰镇)福清市(玉屏街道) 长乐市(吴航街道) 闽侯县(甘蔗街道)
  连江县(凤城街道)罗源县(凤山街道) 闽清县(梅城镇)永泰县(樟城镇)
  平潭县(潭城镇)
  厦门市 辖6个市辖区。市人民政府驻思明区。车牌:闽D
  思明区(厦港街道) 海沧区(海沧街道) 湖里区(禾山街道) 集美区(集美街道)
  同安区(祥平街道) 翔安区(新店镇)
  泉州市 辖4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丰泽区。车牌:闽C
  鲤城区(江南街道) 丰泽区(丰泽街道) 洛江区(万安街道) 泉港区(山腰街道)
  石狮市(湖滨街道) 晋江市(罗山街道) 南安市(溪美街道) 惠安县(螺城镇)
  安溪县(凤城镇) 永春县(桃城镇) 德化县(浔中镇)金门县(金城镇)
  台商投资区(东园、张坂、百崎、洛阳)
  莆田市 辖4个市辖区、1个县。市人民政府驻城厢区。车牌:闽B
  城厢区(霞林街道) 涵江区(涵东街道) 荔城区(镇海街道) 秀屿区(笏石镇)
  仙游县(鲤城街道)
  三明市 辖2个市辖区、9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梅列区。车牌:闽G
  梅列区(列西街道) 三元区(城关街道)永安市(燕西街道)明溪县(雪峰镇)
  清流县(龙津镇) 宁化县(翠江镇) 大田县(均溪镇)尤溪县(城关镇)
  沙 县(凤岗街道) 将乐县(古镛镇) 泰宁县(杉城镇)建宁县(濉城镇)
  漳州市 辖2个市辖区、8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芗城区。车牌:闽E
  芗城区(东铺头街道)龙文区(步文镇)龙海市(石码街道)云霄县(云陵镇)
  漳浦县(绥安镇) 诏安县(南诏镇)长泰县(武安镇)东山县(西埔镇)
  南靖县(山城镇) 平和县(小溪镇)华安县(华丰镇)
  南平市 辖1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延平区。车牌:闽H
  延平区(紫云街道)邵武市(昭阳街道) 武夷山市(崇安街道)建瓯市(瓯宁街道)
  建阳市(潭城街道) 顺昌县(双溪街道) 浦城县(南浦街道) 光泽县(杭川镇)
  松溪县(松源街道)政和县(熊山街道)
  龙岩市 辖1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新罗区。车牌:闽F
  新罗区(东城街道)漳平市(菁城街道)长汀县(汀州镇) 永定县(凤城镇)
  上杭县(临江镇) 武平县(平川镇)连城县(莲峰镇)
  宁德市 辖1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蕉城区。车牌:闽J
  蕉城区(蕉北街道)福安市(城北街道) 福鼎市(桐山街道)霞浦县(松城街道)
  古田县(城东街道) 屏南县(古峰镇) 寿宁县(鳌阳镇)周宁县(狮城镇)
       希望对你有帮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3-01
百度百科里的行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