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有哪些染色方法?

如题所述

  一、常用的染色方法有革兰氏染色(最基本)、芽孢染色、荚膜染色、鞭毛染色等。
  二、.1 革兰染色法 (1)取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混合菌液涂片、干燥、固定;(2)染色:用结晶紫染液染1min,水冲洗;卢戈碘液染1min,水冲洗;0.4%复红酒精溶液染30s,水冲洗;(3)吸干后镜检[2] 。
1.2 抗酸染色法 (1)取结核杆菌阳性的痰标本(已处理)涂片、干燥、固定。(2)染色:将石炭酸复红染液沸水浴10min,滴加2~3滴覆盖菌膜染色 5min,水冲洗,3%盐酸酒精脱色30s,水冲洗;碱性美兰复染30s,水冲洗。(3)吸干后镜检[3] 。
1.3 荚膜染色法 (1)取接种肺炎球菌死亡的小鼠腹腔液涂片、干燥、固定;(2)染色:用石炭酸复红染液染1min,水冲洗;95%酒精脱色5s水冲洗;20%鞣酸溶液媒染10min水冲洗;0.8%孔雀绿溶液染色1min,水冲洗;(3)吸干后镜检[4] 。
1.4 芽胞染色法 (1)取等量破伤风杆菌厌氧培养菌液和5%孔雀绿水溶液,放入小试管中充分混合,沸水浴20min;取上述混合液涂片、干燥、固定;(2)用 1%沙黄液复染10min,水冲洗;(3)干后镜检。
2.1 革兰染色 镜下,金黄色葡萄球菌染成紫色、球形,为革兰阳性菌;大肠埃希菌染成红色、杆状,为革兰阴性菌。革兰染色法是细菌学中最经典,应用最广泛的染色法之一。脱色是影响革兰染色的关键步骤,脱色时间长短直接关系到染色结果的准确性[5] 。脱色过度则革兰阳性菌可能被误染为革兰阴性菌,脱色不 够则革兰阴性菌可能被误染为革兰阳性菌,为此学生难以把握。现将原有四步染色法改为三步法,即把第三步酒精脱色和第四步复红复染合并一步进行,使用 0.4%复红酒精溶液作为复染剂,可达到脱色和复染双重目的。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在四步法中因脱色时间不易掌握而造成染色的失败,减少重复性实验,提高了教学效果。
2.2 抗酸染色 镜下,结核分枝杆菌染成红色,为抗酸菌;背景和其他菌被染成蓝色,为非抗酸菌。传统的方法是滴加石炭酸复红染液于涂片上,用玻片夹夹住涂片以微火烟叶热,保持染液冒蒸汽约5min,此法学生容易使染液蒸干或使染液沸腾,从而影响染色效果和污染环境。改良后的方法是将染液直接加热改为水浴后使用,克服上述的缺点,且染色效果良好。适合实验教学使用。
2.3 荚膜染色 镜下,肺炎球菌菌体染成红色(成双排列),荚膜染成绿色,存在于菌体的周围。传统的荚膜染色是用结晶紫染液染色,菌体染成紫色,荚膜染成淡紫色或无色,菌体和荚膜之间反差小,不易分辨。改良后,增加了脱色、媒染、复染的步骤,使菌体和荚膜之间反差增大,易于观察,可用于学生实验和示教片的制作。
2.4 芽胞染色 镜下,破伤风杆菌的菌体染成红色,芽胞染成绿色。传统的方法是滴加石炭酸复红染液于涂片上并弱火加热,使染液冒蒸汽约5min,此法染液用量大,且容易污染衣物和实验台。现改为菌液和染液混合水浴加热初染,然后制备涂片、固定、复染,即节约时间,染液消耗又少,且菌体、芽胞对比鲜明。此法适用于教学标本片的制作。
  三、简单染色法是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

操作步骤

1.涂片:用灼烧灭菌冷却后的接种环挑取少量菌体与水滴充分混匀,涂成极薄的菌膜。

2.干燥:可自然晾干,或将涂片置于火焰高处微热烘干,但不能直接在火焰上烘烤。

3.固定:手执玻片一端,有菌膜的一面朝上,通过迅速通过火焰2-3次(用手指触涂片反面,以不烫手为宜)。

4.染色:加适量(以盖满菌膜为度)结晶紫染色液(或石炭酸复红液),染l~2min。

5.水洗:用自来冲洗至流下的水中无染色液的颜色时为止。

6.干燥

7.镜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1
1
革兰氏染色法
是最常用的鉴别染色法之一。此法起始1881年,染色步骤是先用结晶紫或龙胆紫染液加于已固定好的标本上使之着色,其后加碘液作媒染剂,再用酒精脱色,最后用复红或沙黄复染。革兰氏染色的结果与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及操作技术等有密切关系。如涂片太厚影响酒精脱色,革兰氏阴性菌则可染成革兰氏阳性菌。脱色时若酒精作用时间太长,
www.ttplay8.cn
,革兰氏阳性菌又会染成革兰氏阴性菌。在缺乏镁盐的培养基中,革兰氏阳性菌可变成革兰氏阴性菌。菌龄也能影响染色的结果,这与生长过程中核酸含量的改变有关。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还不十分清楚,有化学学说、等电点学说、渗透性学法,目前最通常的解释是革兰氏阳性菌在95%酒精中因含粘肽多而导致细胞壁脱水,通透性减低,使在细菌细胞内着色的染料─碘复合物不易透出细胞壁,所以保留了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含粘肽少,其细胞壁在95%酒精作用下通透性变化不大,酒精容易进入菌体内溶解染料─碘复合物而透出,失去紫色后被复染成为红色。
2
抗酸染色法
有些细菌,如结核杆菌,不般不易着色,一旦染上色后又不易被盐酸酒精脱色,称为抗酸菌。主要步骤是将细菌涂片、干燥、固定后,以石炭酸复红染液加温进行染色,然后用含酸的酒精脱色,最后用美蓝复染。一般细菌以及标本中的物质都被脱色,抗酸菌则不能,仍为红色。在蓝色背景上呈红色的细菌即为抗酸菌。
3
细菌特殊结构的染色法
细菌的特殊结构,如鞭毛、荚膜、细胞壁、芽孢及异染颗粒等,用普通染色法不易着色,故需用特殊染色法。
4
负染色法
是指背景着色而细菌本身不着色。常用墨汁负染色法配合单染色法(如美蓝)检查细菌的荚膜,背景呈黑色,菌体染成蓝色,
www.qq1880.com
,荚膜不着色,包绕在菌体周围,成为一层透明的空圈。
5
荧光染色法
用荧光染料,如金胺、吖啶橙等进行染色。细菌用荧光染料着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查,可在黑的背景中观察到细菌发出明亮的荧光。用荧光染色法检查细菌,有加快检查速度和提高阳性率等优点。
求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4-29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革兰氏染色(最基本)、芽孢染色、荚膜染色、鞭毛染色等 查看原帖>>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4-30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革兰氏染色(最基本)、芽孢染色、荚膜染色、鞭毛染色等
第4个回答  2015-09-1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