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如何记载刘备担任豫州牧的始末的?

不记得是不是演义,刘备投曹操,曹操送了这个头衔,但只是挂名没实权。而很快刘备又逃到刘表那里去了,估计豫州牧这个头衔要不要也没有用。
还有,问题很多。东汉末期的州牧是否是地方最高职位?还是被架空了?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这个是演义我知道,但里面的人都是什么太守,太守只是一个郡的长官吧,州应该比郡大很多。
曹操“表xx为xx”这个“表”是怎么表的?是他写一份奏章,然后汉献帝当傀儡一样点头就算?
刘备这个豫州牧有多少权力,还是只是名誉?是否他人一直在许都,没去豫州?还有豫州那时在哪?
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是朝廷认可的吗?为什么给官职不给爵位呢?刘备到了刘表那里,他有什么官职?怎么称呼,还是用原来这个名义上朝廷敕封的豫州牧?
看了百科,曹操就是谯人,看来的确是把刘备放到治所为谯的豫州好控制。
记得汉制郡守长官由朝廷委任,下属官僚则是这些主公自己招来的。
俸禄两千石的主公,下属的俸禄不过百石。那他们怎么养活这些人?
是提高这些下属的俸禄标准,还是在规定之外定期以主公名义赏赐财物?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的记载:
先主还小沛,复合兵得万余人。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将至沛收散卒,给其军粮,益与兵使东击布。布遣高顺攻之,曹公遣夏侯敦往,不能救,为顺所败,复虏先主妻子送布。曹公自出东征,助先主围布于下邳,生擒布。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袁术欲经徐州北救袁绍,曹公遣先主督朱灵、路招要击术。

关于刺史和州牧:
汉武帝时为监察地方,全国分13州,设置刺史,主要职权是监察。后来,刺史权渐重,积久成制,成为行政长官。西汉末到东汉,刺史改称州牧,级别提高,成为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州也成了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了。 到了东汉末年,刘焉上书灵帝请求改置州牧,增加其权利。从此州牧掌握了一州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成为事实上的军阀。
一个州下辖数个郡,郡的长官称太守。州牧和太守相当于省长和市长的关系。

刘焉改置州牧的记载:
《三国志·蜀书·刘焉传》:
焉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议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

曹操表刘备为州牧差不多就是他写一份奏章,然后汉献帝当傀儡一样点头就算。当时汉献帝没有权利,朝政是曹操说了算。
刘备的确一直在许都,直到借打袁术的机会逃离曹操也没有实际上任,也没有相应的权利,不过倒也不是完全挂名,至少在许都期间可以享受州牧的俸禄,称呼也从此变为尊称“刘豫州”。

豫州的位置:
东汉时期天下一共分为十三州,其中豫州治所为谯(今安徽省亳州),辖区今河南南部、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角及山东西南角。下辖颍川郡、汝南郡2郡,梁国、沛国、陈国、鲁国4国。县九十七。

刘备的皇族身份: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的记载: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汉室宗亲是真的,不过正史上没有皇叔的记载。而且刘备有爵位宜城亭侯,也是曹操给的。
“曹公表先主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是岁建安元年也。”-----《先主传》

刘备到了刘表那里的史料:
“曹公既破绍,自南击先主。先主遣麋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使拒夏侯敦、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敦等追之,为伏兵所破。二月,曹公北征乌丸,先主说表袭许,表不能用。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
官职正史中没有记载,刘备作为客将应该沿用原来的身份,称呼为左将军或刘豫州。如孙权的“非刘豫州莫能当操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08
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将至沛收散卒,给其军粮,益与兵使东击布。布遣高顺攻之,曹公遣夏侯敦往,不能救,为顺所败,复虏先主妻子送布。(曹公自出东征,英雄记曰:建安三年春,布使人赍金欲诣河内买马,为备兵所钞。布由是遣中郎将高顺、北地太守张辽等攻备。九月,遂破沛城,备单身走,获其妻息。十月,曹公自征布,备於梁国界中与曹公相遇,遂随公俱东征)助先主围布於下邳,生禽布。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袁术欲经徐州北就袁绍,曹公遣先主督朱灵、路招要击术。未至,术病死。

括号内是裴松之的注
摘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汉武帝时设十三州部,每部设一刺史,汉成帝时,改刺史为州牧。后废置无常。东汉灵帝时,为镇压农民起义,再设州牧,并提高其地位,居郡守之上,掌一州之军政大权。如汉末刘表为荆州牧,袁绍为冀州牧,都等于割据政权。

州牧就相当于1个省的最高官员,太守就相当地级市的最高官员。

刘备是没有实权的,当时是军阀割据,曹操给他封的豫州牧就是曹操他自己的地盘。
给他封豫州牧就是为了把刘备控制在豫州,
你想想刘备能有什么实权呢。
他的官职是左将军。封宜城亭侯。
至于他的身份是不用怀疑的,《三国志》上面都说了。
他到刘表那里还是左将军,豫州牧。只是他实际控制的只有新野县而已。

补充说明你要知道古代的俸禄多少多少石是粮而不是黄金,白银。
在那个时代,军阀割据,你有地就有粮,。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46486.htm

第2个回答  2011-01-08
袁术来攻先主,先主拒之于盱眙、淮阳。曹公表先主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是岁建安元年也。先主与术相持经月,吕布乘虚袭下邳。下邳守将曹豹反,间迎布。布虏先主妻子,先主转军海西。杨奉、韩暹寇徐、扬间,先主邀击,尽斩之。先主求和于吕布,布还其妻子。先主遣关羽守下邳。先主还小沛,复合兵得万余人。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
东汉末期的州牧是地方最高职位。州牧在东汉末期演变为地方军阀,拥有地方所有大权。印象中被架空的只有刘虞一个。而且他也不是被架空,只是打仗不如公孙瓒,被公孙瓒打败而已。而且那时的州牧一种是自封的,自封的大都被承认了。还有一种就是朝廷顺水推舟式的。再有一种就是为了笼络,比如说刘备的豫州牧。
是写一份奏章,然后汉献帝当傀儡一样点头就算。所以曹操任免的州牧都是用来拉拢的,不能带来任何实权。
没有任何权力,许都就是豫州一带。豫州在河南安徽一带。
是被认可的,有爵位。宜城亭侯这个就是爵位。官职有2,1是左将军2是豫州牧。左将军为朝廷中官职,豫州牧为地方官职。官职还是豫州牧,没有改变。因为朝廷没有取消,而官职名义上都是朝廷封的,这个官职也是刘备最高的一个。所以就一直是这个。
有两种。比如说郭嘉职位为军师祭酒,这个是朝廷的官职,领的是朝廷的俸禄,不是曹操给的。比如说刘表养的幕僚,因为刘表是荆州牧,荆州牧的财税大全都在他手上类似一个小王国,他只需交一部分给朝廷,剩下的都是他的,自然也养得起。这些都是名义上的。实际上,主公的潜台词就是我有一块自己的地盘,这块地盘我想怎么折腾就这么折腾。而且不是所有的州牧或郡守都是主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