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女子的头面讲究非常多,一套完整的头面都包括什么?

如题所述

在明朝一般普通的一套头面包括簪、梳背儿、挑心、坠子、箍儿,这一般是普通女子用的一套。而稍显富贵的人家一般还戴有顶簪、掩鬓、分心、围发、钿儿、满冠等等。

簪一般就是用来固定头发的,这个不管在哪个朝代都是必备品。梳背儿是梳子状,用来压头发,戴在头发外面起装饰作用。挑心戴在当心,一般是全套头面里面最吸引人的首饰了。坠子就是我们现在依旧流行的耳饰,在明朝什么场合戴什么坠子都是有一定讲究的。箍儿也就是头箍,用来裹额头一圈的东西,在上面还可以装饰极多的珠花,因此箍儿随着珠花的不同还有很多的种类。

顶簪一般插在䯼髻顶部,它一般起到平衡的作用,让整个头面不会倾斜。掩鬓一般盛装打扮的时候才用,一般插入四鬓。分心也是一个头面的重要部分,它长有十几厘米,图案精美多以仙佛、楼阁为主,一般戴在发髻前侧。围发用来固定鬓后的头发。钿儿一般都是和其他首饰搭配而用。满冠是用来托住发髻的。

总的来说明朝对于头面发展得已经很完善了,有了固定的搭配方式以及穿戴规则。所以每次看古装电视里面的后宫女子头上都让人觉得眼花缭乱,那是因为那一头一般有二十几个首饰。而且一般越是富贵人家头上的东西也就越多,在一定情况下,这也就是一个女子身份的象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在明朝,头面是一个女人的基本装饰,平常人家有可能就只是几件而已,但是在富贵人家,一幅完整的头面大概就高达有十二三件乃至数十件饰品明朝富贵人家的妇人在佩戴饰品之前,一般都会用贵重金属编织而成的套网包住头发,防止头发松散晃动,这种饰物叫做“”。“䯼”的种类和样式也会根据佩戴着的身份以及需要佩戴的场所而改变。“䯼髻”是一幅头面的基础,只有当“䯼髻”固定好之后,才可以展开之后的装饰。在头面上的簪钗也分有多种样式,比如在居于头面中心位置的就是“挑心”,因为位置的特殊,“挑心”的款式往往是比较华丽,比较流光溢彩的。“挑心”上面的图案也是多种多样,常见的像是凤凰、宝塔等,人们通过这一途径也在间接地传达自己对未来的期盼以及上天的庇佑。在头面的前侧插有一簪,叫做“分心”,是一道由黄金制成的弯弧,上面缀有珠宝,并绘制了各种图案。

在头面的上方也会有一种叫做“顶簪”的用来起到固定作用的头饰。在头面的左右侧,有叫做“边花”的饰物,“边花”上的造型多为云朵形状,寓意着祥云翻涌。在这些较大件的饰品中间,也有一些小簪子,形状有花鸟虫鱼等等,看上去精致而不失活泼。当然,一些富贵人家的簪子都是像龙凤簪这样,更为大气与华贵的。
早在温庭筠的代表作《菩萨蛮》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这句话说的就是小山眉妆晕染开染了额上的妆,发丝拂过缀上腮红的脸颊,寥寥一句便描绘了女子梳妆时精致娇艳的妆容与华贵精致的头饰。

第2个回答  2019-12-21
明朝女子的头面其实是很复杂的,包括簪、坠子、箍儿等。
第3个回答  2019-12-20
包含的东西应该有很多,那也象征着女子的身份地位。
第4个回答  2019-12-21
我感觉古代对于头发这种比较重视,所以他们装扮起来会有很多种选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