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器 审时度势讲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人生智慧】哲学这东西太玄乎,太圆融无碍,宛如天马行空。而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今天这样说,有理;明天那样说,又有理。有的哲学家观察宇宙、人生和社会,时有非常深刻、机敏的意见,令我叹服。但是,据说真正的大哲学家必须自成体系。体系不成,必须追求。一旦体系形成,则既不圆融,也不无碍,而是捉襟见肘,削足适履。这一套东西我玩不了。因此,在旧时代三大学科体系:义理、辞章、考据中,我偏爱后二者,而不敢碰前者。……这全是天分所限,并不是对义理有什么微词。

——季羡林《人生沉思录》

【精品解读】季老说:“我在上面基本上谈的是‘自知之明’。现在再来谈一谈‘偏见’。我的‘偏见’主要是针对哲学的,针对‘义理’的。我上面已经说过,我对此不感兴趣。我的脑袋呆板,我喜欢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也就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的确如此,哲学有时候简单的一句话就能说明一个道理。

而有时候,列举成千上百个大道理,也说不明白一句话。

话必须先说回来:“审时度势”是指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分析利用条件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这样说话好像有点哲学腔。

哲学属于政治经济学范畴,因此不论政治家或者哲学家,他们都善于“审时度势”,经常仔细研究社会时局;时刻估计经济发展趋势。在观察社会和分析时势中,验证自己的观点,传播自己的学说。

而季羡林教授偏偏喜欢考证历史,考证学术,考证千古文章。并自愿沉寂在这个看似有点寂寞,有点单调,有点乏味的世界里,乐此不疲。享受自己给自己提问,设问,解惑的学术快乐。他孜孜研究古人、今人的学术成果;体验中外大家著书立论的意义,不敢枉度了每一寸光阴。

他在《一寸光阴不可轻》一文中这样写道:“最近若干年来,我实在忙得厉害,像50年代那样在教书和搞行政工作之余还能有余裕的时间读点当时的文学作品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不过,幸而我还不能算是一个懒汉,在“内忧”、“外患”的罅隙里,我总要挤出点时间来,读一点北大青年学生的作品。《校刊》上发表的文学作品,我几乎都看。”

“……其中有些篇思想新鲜活泼,文笔清新俊逸,真使我耳目为之一新。中国古人说:‘雏凤清于老凤声’。我——如果大家允许我也在其中滥竽一席的话——我们这些‘老凤’,真不能不向你们这一批‘ 雏凤’投过去羡慕和敬佩的眼光了。”

季老所说的还是属于情感或心情的话,所以他一直不愿意到“义理”这个行列中来。他喜欢天马行空地做自己的学问,喜欢悠哉乐哉的过淡泊的日子。另一方面,他又能够清心寡欲,应付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环境。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的追求,始终相伴他人生所迈出的每一步……

而许多人在坚守自己内心世界时的表现,总是显得力不从心。

【入世指南】对刚步入社会的人们来说,如何安身立命,如何养家糊口,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目前,社会上时有就业形势严峻情况出现。青年人遭遇就业的“寒冬”已屡见不鲜,它考验着徘徊在学校大门与社会大门之间的大学生群体。也考验着社会上所有面对就业压力的人群。一代大师季羡林在75年前又是怎样应对的这个问题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季老的风雨人生:

季羡林,1934年以全优的成绩毕业于清华大学。

面对家境的窘迫和就业的压力,他毅然选择了回到山东的高中母校任教。在认真教书的同时,他不停地写作,也在不停地充实调整自己。一年后,机遇终于降临。此后,季羡林以其渊博的知识,在古文字、历史、翻译等多个领域从事研究,成为国人仰幕的大师。

季老的成长经历如今的大学生,还能够借鉴吗?这个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思考?

人们首先要选对适合自己的现实起点。

季羡林在清华读书时,就渴望毕业后能留在北京从事他的西洋文学学术研究,或者出国深造。但是,他的家境不好,他首先想到自己必须拥有一个饭碗,所以他接受了母校的邀请,甘心做一位中学教师。这对一位有着远大理想的、并已经开始出名的作家季羡林来说,并不是一种容易做出的选择,而他做到了。

要立足脚下充满自信求长远发展。

季羡林在清华读书时就发表了很多散文作品,当时已在国内小有名气。但他没有因为自己的名气而轻视手中的饭碗。相反,他倍加珍惜自己的教鞭,靠广博深厚的知识积累和踏踏实实的工作,得到了师生的认可。

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人。

季老并没有满足于一纸教师的聘书和师生们的如潮好评,而是不停地写作。在他任教期间他的作品大量发表,他的母校也一直关注着他的发展。如果他在得到工作后放弃了写作,一些机会或荣誉也许就不会降临到他的头上。

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负经济匡世之才,而其初隐居隆中,啸歌自适,无用世之志。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君子藏器于身,是“修己”之事。

“修己”不是目的;而待时而动:安人”进而“安百姓”,才是目的。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对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而言,多数人还不具备“现”与“隐”的功力。

只要坚持自我修养,以今天的勤奋为明天准备,才不会错过一切可以把握的机会!

◆有经验吗人们都知道:社会工作经验的获得要靠实践,而不是靠先天的遗传。

老子水性好不等于儿子会游泳。游泳是后天靠学习获得的本领,不是胎中带来的。

经验告诫人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对象不同,处理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

古时候,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矣。

意思是说,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拉着个孩子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孩子啼哭起来。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

孩子的父亲尽管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定也很会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当时楚国人治理国家,就有点象这种情况。

而如今天职场上的情况正好相反:

有毕业生递过去一张简历,招聘官却问,“有工作经验吗?”

“刚毕业,想找份工作。”毕业生回答。

招聘官一挥手,“没有工作经验我们不要。”

让人啼笑皆非。

◆万物皆动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因为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

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典出《吕氏春秋?察今》该寓言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无法治国,后引伸成不懂变通、墨守成规之意。

就好比“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一样。这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一句名言,列宁把他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河里的水是不断流动的,你这次踏进河里的水,已流走了,你下次踏进河里时,又流来的是新水。河水川流不息,所以你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显然,这句话是有其特定意义的,并不是指这条河与那条河之间的区别,而是指河里流淌的水。上次冲刷你双足的水,已经时过境迁,可能已经流到太平洋了。你现在置身的河水,是从上游流下来的新水。是你从未涉足体验过的新水。就像今天和明天一样,都是24小时,但在每个新的24小时中所发生的事情是不一样的。连空气的污染指数都不一样。昨天有太阳的时候是晴天,今天有乌云的时候是阴天。一切仿佛一样,一切都发生变化。赫拉克利特由于主张“万物皆动”,“万物皆流”,使他成为当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卓越代表。

僵化地看问题,或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的人,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审时度势对他们而言,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而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5

《易经》解读: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