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几种父母最让孩子“讨厌”

如题所述

作为父母,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了解自己,除非他们不讨厌他们。因此,许多父母经常强调自己的孩子:“我为您做这件事”。尽管有时孩子不理解,但这反映了父母寻求孩子身份的热情。很多父母说,我舍不得吃穿,把最好的都给了孩子,为什么孩子一点也不争气,成绩不行,也不懂得感恩。说到底,教育孩子本就是一场艰难的征程,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对,累死也教不出好孩子。
下面几种父母,孩子最不喜欢,付出越多越失败。
什么都不管的父母
甩手父母往往比较忙,很少有时间关注孩子。这样长大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孩子做什么都没有动力,因为孩子内心感受是父母的工作很重要,他在父母心中是不重要的。这样的孩子不会遵从父母的要求,连父母说什么,他们都不会听。
老是和别人比的父母
大多数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隔壁的小强成绩门门优秀,他妈在我面前不知夸了多少遍了,你再看看你,每次都原地踏步!” “看看你们班班长,人长得秀气,还会唱歌跳舞,家长会上给人家爸爸多长脸啊,你怎么什么都不会呢?”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随着孩子的成长与日俱增,父母希望孩子能优秀,同时也能让自己在别人家的家长面前挺直腰板。对比本身可以是一种激励,承认别人的优秀,看到自己的不足,知“耻”而后勇。但当对比变成了攀比或者更总拿别人家的孩子作为模板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就会适得其反了。
每个孩子的天赋秉性,成长环境,所受的家庭教育不同,自然在学习成绩,兴趣特长方面会有高有低,有所差异。孩子不优秀,父母不能单指责他们,而是要学习正确的管教方式,多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鼓励自己的孩子成长,遇到问题父母和孩子一同面对。
其次,孩子之间的比拼,就是家长间的比拼。父母想要教出优秀的孩子,自己也要不断提升自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孩子间有些差距是与生俱来的,无法抹去,但父母可以改变教育方式,和孩子一起成长,让孩子慢慢变优秀。

抓住机会时骂的父母
在许多孩子看来,那种不加选择地责骂而抓住机会的父亲是最可恶的。因为孩子也有尊严和容颜,所以父母不理会他们,经常在公共场合骂他们。即使这是有道理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还是完全听不见的:他们只记得父母的屈辱,并可能在他们的心中埋下怨恨的种子,这以后会变得自卑或不感恩。人民之心。
强迫孩子完美无瑕的父母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所以从小就严厉地教育孩子,要求孩子事事要做得好做得完美,只要孩子犯了一点小错,或者有什么不好的举动就马上批评他,想从根源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
孩子也有犯错误的权利,如果爸爸妈妈一直盯紧孩子,要求太严格,反而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更不用说让孩子健康成长了。其实,如果孩子犯了无伤大雅的小错,爸爸妈妈大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孩子尝到事情的后果,以后自然而然就不会再犯错了。
比如吃饭的时候,孩子想伸手抓饭吃的时候,妈妈沉住气,不要立刻制止他,让孩子看到抓饭的后果就是把饭都弄到地上了,而且自己吃不饱,那么他以后就会乖乖地用勺子吃饭啦。然后在平时的聊天中用讲道理的方式来引导他,告诉他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或者把孩子近期犯的小错误拿出来分析,帮他改正坏习惯就好了。
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变得优秀,能理解自己,最起码不要恨自己。父母的吼叫,对比,命令及唠叨式的教育,对孩子来说还是很难接受的。教育孩子还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选择他们能接受的且对他们有利的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17

生命时报消息,常有家长抱怨“我对孩子关心得无微不至,他为什么感受不到我的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新影表示,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家长给孩子的爱并没有满足其内心真正需求。家长不了解孩子心理,不仅令教育效果“打折”,还可能让孩子厌烦,甚至埋下心理健康隐患。

半数孩子讨厌“作比较”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做过一项关于“孩子最讨厌的父母行为”调查,发现47%的孩子讨厌父母将自己与其他孩子作比较,37%讨厌父母随便动自己东西,27.1%讨厌父母动手打自己,27%讨厌父母在别人面前指责自己。

李新影表示,从儿童心理学角度分析,家长的横向比较会对孩子造成两方面不良影响。一方面,让孩子认为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并怀疑自己不够优秀,因此得到父母的爱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会让孩子怀疑自己的价值,对自己是否值得别人尊重产生疑问,伤害了自尊心。同理,27%的孩子讨厌父母在别人面前指责自己,也是因为孩子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

家庭不和谐,冲突不断

父母随便动孩子东西,会让孩子觉得隐私和自主性受到侵犯。10岁以后,孩子逐渐进入青春期,对自主性要求越来越高,会对父母产生一定的心理隔离,但不少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变化。因此,在孩子处于青春期的家庭中,亲子冲突非常普遍。

父母打孩子不仅不会令其进步,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此外,夫妻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也会对其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在氛围不和谐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缺乏安全感、不易宽容和信任别人,长大后很难融入社会。家庭暴力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导致成年后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严重的会出现暴力行为。

此外,李新影认为,忽视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不亚于暴力。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位,比如农村留守儿童,以及年龄很小就被送去寄宿学校的孩子,长大后容易产生情绪问题,有的甚至出现自残、攻击性高等问题。

如何成为孩子喜欢的父母

怎样才能获得孩子的真心,让沟通和教育事半功倍?李新影建议,家长要做好三点:第一,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多鼓励和赞美孩子,不把孩子与其他人作比较,让孩子知道无论何时父母都会在自己身边。第二,与孩子共同成长。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能照出家庭教育的成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也要不断学习、调整、完善自我,与孩子一起成长。第三,给孩子尊重和自主权。父母管孩子应适度,否则越想控制,孩子越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维护其自尊心,还应多交流,特别要注意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变化,尊重其隐私,这样亲子关系才能更融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29

第3个回答  2021-03-2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