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的在编和不在编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区别:在编员工完全享受用人机构的福利政策;不在编的员工享受部分福利。在编的员工根据工龄、能力(社会背景)有一定的晋升空间,不在编的原则上不在晋升范围。

在编的员工很多都是长期合同或无固定期限合同,由用人机构直接签署。不在编的员工合同多为派遣公司代理,也就是所谓的劳务输出,就算是用人机构签订合同,也是短期合同。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编制改革

根据中央下发的《关于事业单位分类的意见》,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事业单位的改革是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的工作属性重新进行一次划分,以进一步提高这些单位的工作效率。 

其中公益类事业单位又根据职能不同细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各级、各地区事业单位均按照这个统一的标准和依据划分类别,不存在层级和地区差异。  

1、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举例来说,这类事业单位包括:由于行政机构限额不足,被迫作为事业单位存在的事业局。

如很多县区的教育局、文体局都是事业局,持有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并使用事业编制;各类行政执法队伍如路政执法大队、城市管理执法队等;各类监督管理队伍如环境保护监察中心等;由法律授权或政府机关委托承担行政职能的,如特种资源管理办公室等。  这类事业单位逐步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

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后期将会被划分到公务员序列中,这类事业单位中的一小部分人员后期可以转为公务员编制,毕竟公务员行政编制才更适合运用行政职权。  

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营利为目的;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属于政府必须提供的公益服务范围;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能够且应当通过市场获得的。  

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后期应该会逐步转为企业管理,而原有职工也会转为签订劳动合同管理,而不再是原有的事业单位聘用合同。  

3、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  指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或为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公益一类、公益二类。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包括:高等和职业教育机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电台电视台、需要扶持的文艺院团、公证机构等。  改革后,只有这类单位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将实行管办分离,强化公益属性,应该可以说这三类事业单位中公益性事业单位人员受到的影响是最小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非编制聘用

百度百科-事业单位在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28

(一)概念不同:

1.事业单位在编:凡是通过事业编制考试(笔试和面试)即可成为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就是已经纳入了该单位的人事编制,就是正式员工。

2.事业单位不在编:事业单位不在编就是本单位自行外聘的人员,就象企业聘用一样,由单位自行规定其待遇,付给其工资,与地方财政没有关系。

(二)福利不同:

1.事业单位在编:有编制的话你的待遇是有保证的,事业单位在编员工完全享受用机构的福利政策(包括节日慰问、年货、旅游等)。

2.事业单位不在编:事业单位不在编人员的绩效工资,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补贴等比在编人员差一点,只能享受事业单位的部分福利。

(三)晋升途径不同:

1.事业单位在编:有编制的话属于正式员工,根据工龄、能力(社会背景)可以考职称,也可以有其它升职的途径。

2.事业单位不在编:没有编制的话你干几年都是普通科员,原则上不在事业单位晋升范围内。

(四)合同不同:

1.事业单位在编:在编的员工很多都是长期合同或无固定期限合同,由用人机构直接签署。

2.事业单位不在编:不在编的员工合同多为派遣公司代理,也就是所谓的劳务输出,就算是用人机构签订合同,也是短期合同。

(五)在单位地位不同:

1.事业单位在编:有编制的员工有投票权,在竞争上岗、年终互评的时候能发表下意见,日常工作量也不会太大。

2.事业单位不在编:没有编制的话或许就没有投票权,因为你不做有随时走人的风险,所以没有编制的人员往往要承担较大的工作量。

第2个回答  2018-04-11

事业单位在编和不再编的区别主要是:

1、合同。在编的员工很多都是长期合同或无固定期限合同,由用人机构直接签署;不在编的员工合同多为派遣公司代理,也就是所谓的劳务输出,就算是用人机构签订合同,也是短期合同。

2、社会保险(包含社保、医疗、公积金等)。在编享受的是用人机构统一的缴纳标准;不在编的如果是派遣公司签合同的话,就是由派遣公司负责缴纳。(这个其实差别不大,因为福利缴纳主要有国家调控)

3、福利(包括节日慰问、年货、旅游等)。在编员工完全享受用人机构的福利政策;不在编的员工享受部分福利。

4、节假日无差别。全部按照国家规定的执行。  

5、晋升。在编的员工根据工龄、能力(社会背景)有一定的晋升空间,不在编的原则上不在晋升范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5-28
薪资待遇来看,有编制和无编制人员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具体差别有多大,取决于所任职的事业单位,不同的事业单位薪资发放标准不一样。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有编制的员工一定比无编制的员工高一点,一年算下来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从职业稳定性来看,有编制的人员每年只要通过绩效考评,一般来说,不会存在什么大问题,在单位可以稳稳当当的干到退休。无编制人员则存在被解雇的风险,尤其2020年的开启方式不同于往年,很多单位都面临裁员,哪怕在单位里资历很深,业务能力很强,也极有可能被辞退。

从发展前景来看,有编制人员比无编制晋升空间大。在入职年限、工作能力等各方面条件相当的情况下,单位一般会优先提拔有编制人员。虽然俗话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然而,无编制人员在单位中只能是一颗默默无闻的螺丝钉,不管工作做了多少,都不会转正的。
第4个回答  2023-03-18
概念不同、福利不同、晋升途径不同、合同不同、在单位地位不同。
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国家事业单位只为两种:编制人员和非编制人员,而且这两种人员都是聘用制的。不存在什么“固定工(其次)合同工(一般)”。所谓编制人员就是具有国家(人事部门)正式编制的工作人员,其基本工资和地方性补助都是财政拨款的,现在要进入编制都要经过公开招考的。非编制人员就是事业单位自行聘用的(包括临时工),就像企业聘用一样,不由财政拨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