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始皇要“焚书坑儒”?

如题所述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尤其是为了加强思想文化上的统治而采取的残暴措施。这一措施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并开创了文化专制的先例。当时秦丞相李斯认为,儒生不学习当今的法令,以古非今,会扰乱百姓的思想,建议除了国家收藏的书籍和秦国的史书、医药、卜筮、农业的书籍外,把其他所有的《诗经》、《四书》等诸子百家书籍和原来各国的史书一律烧掉。于是,秦始皇下令烧书,使无数的文化典籍变成了灰烬。这就是“焚书”事件。秦始皇曾请方士为他提炼长生不老药。 方士侯生与卢生两个人私下议论秦始皇。秦始皇知道了方士、儒生在背后诽谤他,非常愤怒,下令追查。经过审问和互相告发,有460多个方士、儒生受牵连而被活埋。这就是“坑儒”事件。“焚书坑儒”事件摧残了文化,压制了人们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6

秦朝不许学者们对朝廷的政治、经济等问题提出意见和批评,把很多书烧了,有谈论《诗》、《书》的人全都要处死,奉命求仙问药找不到还乱说话,秦始皇就将460多名方士和儒生在咸阳活埋在坑里了。

第2个回答  2011-01-05
秦所信奉的法家思想倡导中央集权,自韩非开始,就已经把儒生列为“五蠹”之一,焚书是秦践行法家思想的一个举措,目的是为了统一社会舆论,保持思想上的集权性。至于秦中央,则仍旧设立博士官职以共各家学说辅佐政权,因此焚书统一全国思想为其目的,并不是以文化灭绝为目的。
至于坑儒,由于其起因是由于始皇派方士求仙,而方士求仙未成,反而大肆议论始皇政治得失。本身具有极强到有些畸形自尊心的始皇自然大怒,所坑之士也大多为方士,并非所谓的“儒士”。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5022371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1-05
在政治上,秦始皇因此巩固了中央集权、成功实行个人独裁。原来周朝的封建制允许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的自治权限,防止权力过度集中,为学术上的“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但经过秦始皇这一连串破坏之后,中国学术界再也没有出现过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的现象。
第4个回答  2011-01-05
公元前213 年,秦始皇在咸阳宫大宴群臣,仆射(博士长官) 周青臣说,“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古不及陛下威德。”博士齐人淳于越反驳:“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 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 历史上把这次廷争称为周、淳之争。丞相李斯指出,“五帝不相变,三代不相袭”,自古因时代不同,治理方法也随之改变。如今天下已定,法令统一,儒生“不师今而学古”,指责当世,惑乱百姓,他们以“私学”诋毁“法教”,指责朝政法令“入则心非,出则巷议”,甚至造谣诽谤。这种现象如不禁止,必将削弱皇帝的权威,臣下结成反对的派别。 于是李斯建议道:“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 《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秦始皇接受了丞相李 斯的建议,烧了一些书,活埋了四百六十多个儒生。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焚书坑儒”事件。 秦朝的焚书坑儒,是大一统的结果,在当时有利于国家统一。但也客观上为后来汉朝的独尊儒术制造了土壤。 焚书坑儒不是单独对付“儒家” 的,当时是百家争鸣时有十大家学派,儒家是十大家学派之一 ,而秦始皇的坑儒,“儒家”不过是其中之一 。儒家满嘴的仁意道德,但自己却是男盗女娼。说儒家男盗女娼也许有点夸张,但事实也相差不远。秦朝是用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治国,没有把儒家列为独尊的地位,于是对焚书坑儒夸大诬蔑,不就是烧了一千多斤书,少了400多个胆大的知识分子么? 后来的百家思想在汉朝并没有断绝。而真正“焚书坑儒”的是西汉的汉武帝,汉武帝的独尊儒家机会,儒家 学派借着政治力量,把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全部排除,儒学思想进成了中国人唯 一法定的正统思想。在当时还看不出独尊儒家的影响,但长久下去,中国人的想象 力和灵性,逐渐地被这个单一而保守的思想酱住,直到二十世纪,长达两千余年。 正因为汉武帝独尊儒家,汉以后的“儒家”们持续的丑化秦朝,而吹捧汉朝。儒家 的这些作为,遗害千年,这就是儒家所谓的仁意道德真面目,说儒家男盗女娼也不 为过。现在,依然有儒家的后来人们诬蔑秦始皇。经常有人问中国最大的文字狱是 哪个朝代的,很明显,中国最大的文字狱是汉朝的独尊儒家。但是,因为儒家在中 国的今天依然占主导地位,这个真相少人知道。 商,周,还有春秋时期的初中期赵国等。他们在对付游牧民族的时候,儒家在哪里呢? 五千年的历史,有2000年左右的时间和儒教p的关系都没有。 你再看,没有儒教的时候,中国一直在走上坡路,到了春秋时期,文明的发展达到 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接下来就一朝不如一朝,这里指科技,文化,教育,思想等“软”的方面的进步速度, 不是说GDP这样无聊数据。 到了宋朝就开始原地踏步。到了明代,甚至开了倒车。 中间的分水岭是什么,看得出来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