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为何会在盛世时期爆发大规模叛乱?

如题所述

唐朝的衰落,自安史之乱开始。综观中国古代历史,我们会发现,大部分朝代的衰落或灭亡,都是在国力下降,且出现昏庸君主的情况下发生的。但在安史之乱以前,唐朝仍是一个鼎盛的王朝,并且还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大唐盛况,亚洲的许多国家都将盛唐做为自己的宗主国,不断派遣商人或考察团入唐学习和交流,好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然而,盛世之下,叛乱突起。公元755年,唐朝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战乱持续了八年之久,致使唐朝由盛转衰。那么,唐朝为什么会在鼎盛时期发生如此大规模的叛乱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



首先,由于唐朝以军功立国,百姓都以参军为荣,使唐朝的军事实力十分强大,地方政府的首脑一般都是行伍出身,哪怕是很多高职位的文官在某些情况下也必须接受军事将领的领导。唐太宗时期,各个州的主官基本都是军事将领,他们拥有相当大的权力,能够凭借他们在地方上的权力和威望培养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这样一来,就为以后的叛乱埋下了隐患。如果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这些有野心的将领可能会被压制;但如果遇到昏庸的君主,恐怕就很难撼动这些将领了。安史之乱爆发前,叛将安禄山和史思明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而朝廷根本一无所知。实际上,唐朝地方政府的不受控制,从王朝建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其次,安史之乱爆发在开元盛世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此时唐朝已经进入了盛世的末期,在繁华景象的掩盖之下,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地方官员为了自己的利益,欺压百姓,官官相护,使得百姓的愤怒,已然到达了临界点。一旦地方将领发生叛乱,那么很多百姓都会群起拥戴。另外,由于繁荣的贸易,使得边境地带的地方政府税收很高,但上交给中央政府的税收却很少,在中饱私囊之下,除了满足地方官员的利益之外,还让边境地带的将领拥有足够的资本打造属于自己的军队。



再次,由于当时已经承平日久,驻扎在王朝腹地的军队由于常年没有征战,使得他们战斗力低下,精神不振,士气不足,行动懒散,加之武器没有更新换代,这样的军队是打不了胜仗的。而发起叛乱的军队主要是由边境地带的军队组成,他们常年与游牧民族作战,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勇猛无匹,敢打敢拼,士气高涨,所向披靡。一旦发生叛乱,两军交锋,那么叛乱的军队必定势如破竹,打得朝廷兵马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最后一点,开元盛世之后,唐玄宗自以为自己兴国强邦的目标已经达成,所以他开始骄傲自满,并沉迷于享受,日益冷落朝堂,对地方政府的关注也逐渐下降,结果当然是让叛将安禄山和史思明有了钻空子的机会。


安史之乱的爆发,正是因为安禄山和史思明看到了唐朝当时面临的尴尬局面,正如他们所料,一旦战争爆发,各地方节度使基本都按兵不动,因为他们在等待时机,观察皇帝是否还有足够的实力把控全国局势,这就给了安禄山和史思明足够的时间将中央政府的嫡系军队一一消灭。正因为有安史之乱的前车之鉴,唐朝之后的宋朝,才会对武将有诸多限制,最终导致宋朝文盛武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7
首先,由于唐朝以功立国,百姓都以参军为荣,使唐朝的实力十分强大,地方政府的首脑一般都是行伍出身,哪怕是很多高职位的文官在某些情况下也必须接受军事将领的领导。其次,安史之乱爆发在开元盛世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此时唐朝已经进入了盛世的末期,在繁华景象的掩盖之下,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再次,由于当时已经承平日久,驻扎在王朝腹地的军队由于常年没有征战,使得他们战斗力低下,精神不振,士气不足,行动懒散,加之武器没有更新换代,这样是打不了胜仗的。最后一点,开元盛世之后,唐玄宗自以为自己兴国强邦的目标已经达成,所以他开始骄傲自满,并沉迷于享受,日益冷落朝堂,对地方政府的关注也逐渐下降,结果当然是让叛将安禄山和史思明有了钻空子的机会。
第2个回答  2020-09-17
唐朝以军功立国,百姓都以参军为荣,使唐朝的军事实力十分强大,地方政府的首脑一般都是行伍出身,哪怕是很多高职位的文官在某些情况下也必须接受军事将领的领导,后来安史之乱,在爆发中就衰落了
第3个回答  2020-09-17
安史之乱爆发前,叛将安禄山和史思明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而朝廷根本一无所知。实际上,唐朝地方政府的不受控制,从王朝建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第4个回答  2020-09-13
因为唐朝的军事布局是内轻外重,藩镇割据势力十分强大,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