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边界感的人的特征

如题所述

两个陌生人,各自的边界是独立的,产生不了任何的相互影响。经过接触之后认识了彼此,会产生一点点的相互影响,但仍然谈不上喜欢或讨厌。进一步接触和沟通之后,对彼此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相互的影响也会进一步增多,这个时候就可以判断,彼此是否能理解和接纳对方,是否能有更进一步合作的可能。如果不能,彼此就只是认识但不熟的人,相互的影响非常有限,有一点点喜欢或讨厌。如果可以进一步的沟通与合作,彼此就会邀请对方到自己的领土内进行友好访问,之后再洽谈合作,彼此之间有了更多的信任和喜欢,边界偶尔会有交叉,但主权仍旧需要各自完整。破坏对方的主权完整性,即控制和干预,必然会使对方感到屈辱和不安全,而产生人际冲突。
我们只有通过接触与沟通,才能真正了解彼此的想法、感受和需求,然后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如果缺乏沟通,那么自己所认为的对方的想法、感受和需求,就是自己在以己度人和想当然,就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投射,也是对对方的误解。有时我们会非常坚信自己的想法,认为对方就是那个样子,而忽视了其实自己根本就不曾深入地了解过对方。人与人之间的误会、矛盾和冲突往往就是这么来的。没有谁愿意做一个坏人,但却都成了对方眼中的坏人。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并不是完全真实的。往往会受到自己情绪的影响,比如在自己难过和怨恨的时候,看什么都是阴暗的,会产生各种看不惯,愤青就是这么来的。也好比古人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而当我们心情愉快的时候,看什么都很美好,不那么美好的事物也都能理解和接纳。我们在外面看到的,很多时候是自己的内心,也包括我们对别人的喜爱或讨厌、赞美或批判,其实都是对自己的。对方就像一面镜子,把我们的内心反射回来。
如果我们从内心里就已经假定对方是一个坏人和不可信任的,在与ta接触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回避、控制、抗拒甚至敌对,对方在感受到自己的抗拒和敌对之后,就会感到被侵害和不舒服,也会对自己进行回避、控制和抗拒,那么自己便更加确信对方就是一个会伤害自己的坏人。而实际上这一切都是自己自编自导自演的,对方只是个参与者和配角,自己才是这段关系的总导演。这就是境由心造,我们的遭遇很多时候是自己在内心里演绎的独角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0
不知道大家在人际交往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刚开始的交往可能想很快与人拉近距离,于是想方设法的让对方了解自己,可是有很多时候,人际交往的过分亲密,也会给人造成一定的压力。
总有那么一种人觉得跟你很熟,熟到可以随便拿你的东西,以及他们会认为你的就是他的,如果你拒绝了他们的请求,他们会觉得你是不够大度的,然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你无尽的数落着。
还有一种人,以自己“毒舌”为由,以你的失败为乐趣,批判评论着你的生活。
此外,还有这样的人——仿佛对别人的什么都很充满新鲜感,你跟朋友聊天他们想插一句,你拿着手机他们也想望一望你所看的内容。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对人际关系的界定不够清楚。
如果这样的人在身边,其实是很难受的,并且可能当事人自己还发现不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