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议鼓励城市离退休人员告老还乡,你支持吗?能否助力乡村振兴?

如题所述


告老还乡
[ gào lǎo huán xiāng ]
年老辞职,回到家乡。

出 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西京洛阳县有一官人,姓刘名弘敬,字元普,曾任过青州刺史,六十岁上告老还乡。”

“告老还乡”,又称“告老还家”,“告”是请求,“老还乡”是年老回到家乡,“告老还乡”是指古代官吏以年老多病为理由向皇帝请求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是古代官吏提前退休的一种制度 [1] 。
发展历史编辑
《春秋公羊传》上“退而致仕”,书中注释说“致仕,还禄位于君”,意即交换权利于君王。
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汉朝时期,发展于唐朝时期,完善于宋、元、明、清时期。但“退休”一词始见于唐宋文籍,唐代散文家韩愈《复志赋序》中说到“退休于居,作《复志赋》”,《宋史.韩贽传》中有“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词句。
明弘治四年(1491年),皇上就专门下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 [1] ”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秘书长敖虎山向大会提交了题为《建立现代“告老还乡”制度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会发言。敖虎山在发言中认为,振兴乡村关键是要解决“人”的问题,人才振兴才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鉴于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公务员、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不同行业的企业家退休,他们中的部分人也愿意回归田园生活,在故乡的土地上继续发挥余热,那么在政策层面上建立现代告老还乡的制度,为乡村振兴开辟一条新的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2] 。
主要原因编辑
一、“告老还乡”回避权力斗争。此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和《史记.货殖列传》中均有记载的春秋战国时越国的大夫范蠡。范蠡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谋略家。在越国被吴国灭亡后,范蠡殚精竭虑辅佐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在经过二十余年卧薪尝胆之后,勾践击败吴王夫差,兴邦复国。作为大功臣的范蠡被勾践封为上将军,此时范蠡达到了为人臣者的最高境界。但此时的范蠡深谙“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于是告老辞官,携西施遁入“五湖”,可谓极具聪明之举。
二、无心于官场,“告老还乡”。此时官员已无心于官场,向往能够回到家乡,于是“告老还乡”。此种情形下的任何小事都有可能引起“告老还乡”提前退休的想法,如人们熟知的晋朝彭泽县令陶渊明就是向往田园生活,主动请辞“告老还乡”。
其实,根据《世说新语.识鉴》记载:“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晋朝大司马张翰,字季鹰,更是由于一日,秋风乍起,触景生情思念起家乡吴地(浙江)的特产菰菜、莼羹、鲈鱼脍来了,突然领悟: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图个快快乐乐,又何必要为了个官名而别乡数千里,还要备受羁绊呢?于是“告老还乡”。
三、客观条件,体弱多病,难当重任,申请“告老还乡”或“告病还乡”。“告老还乡”或“告病还乡”一般都会得到皇上的恩准。如在唐太宗时,官吏退休年龄是七十岁,对朝廷有大贡献者还可延缓退休年龄。但开国元勋李靖,因自感伤病碍身,遂在六十四岁时“告病还乡”,被恩准。但也有皇上不恩准的情况。如《论语章句》一书的整理者汉代著名经学家张禹,曾多次上书请求告病还乡,但无法得到皇上的恩准,相反“帝遣人问疾送药,强留” [1] 。
相关政策编辑
根据《关于河南省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的指导意见》。具备五种情况之一的可以申请宅基地:四是回乡落户的离休、退休、退职的干部职工、复退军人和回乡定居的华侨、侨眷、港澳台同胞,需要建房而又无宅基地的 [3] 。由此看来,正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不符合申请宅基地的条件,如果他退休后回乡落户,则可以申请宅基地,但回乡落户影响村民集体权益,需要大多数村民同意才可以。当然,如果他父母在老家有房屋,则可以通过继承房屋所有权而获得宅基地使用权 [3] 。
根据青岛市《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青土资房发〔2006〕334号)。宅基地的审批应坚持“一户一宅”的原则,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要求,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不得滥设收费项目,增加农民负担。申请条件3、经依法批准回原藉落户,农村确无住房的 [4] 。
根据《老圩乡农村宅基地管理暂行规定》(老政发[2008]23号)。第五条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农村村民,可以申请安排宅基地:4、经批准回乡落户定居的烈士家属、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台胞和其他人员 [5]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9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原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窦荣兴表示,要鼓励支持城市离退休人员告老还乡,助力乡村振兴。窦荣兴指出,当前,中国每年有数百万城市离退休人员,他们既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又有资金技术和人脉资源,还有回乡创业和颐养天年的乡愁情怀,是乡村振兴的宝贵人才资源。(3月9日 中国新闻网)
必须承认,该项建议无论是站在乡村振兴角度,还是对于城市离退休人员养老,都比较契合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没有人才、资金和资源这三项最基本的支撑,盘活与振兴根本无从谈起。虽说近几年,国家与地方政府都开始发力,以各类奖励帮扶政策积极留住本地人才、吸引外地人才,但是,让相关政策惠及全部乡村地区,这在近阶段本就不可能。再者,对于留、引人才,究竟该下多少力度?又能否留住足够人才?而对于外来的人才,又是否能让他们加快适应本地的环境,进而以高度负责、高度投入的姿态,承担起对“异乡”乡村振兴的使命?这些问题在实践操作中依然存疑。还要看到的是,乡村振兴是一项事关全局、长远发展的百年大计,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持续不断地投入各种人力、物力与财力,单靠一类人才可能略显乏力。因此,鼓励有意愿、有技术、知识、资金等各种资源的离退休人员告老还乡,不仅符合“聚社会合力,振乡村之兴”的发展共识,更将缓解国家与地方政府在支援乡村建设上的压力,为乡村振兴锦上添花。
或许有人会质疑,城市离退休人员即使返乡,也恐难有余力为建设乡村献力。其实不然,且不说,当前网上媒体报道的各类退休返乡扶贫的感人案例已不在少数,数据也显示,目前我国居民人居预期寿命已达77.3岁,并且大有延长的趋势,其中苏州更是以83.82岁位居全国第一。在这种前提下,城市中的一些离退休人员,显然尚有精力且有能力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来。退一万步来说,哪怕部分老人当真只有意愿而无贡献的余力,其实也无妨。毕竟,如今在一些“空心化”极其严重的农村地区,有人肯返乡居住,为农村增添生气、活跃人气,这已然是在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了。
此外,鼓励城市离退休人员告老还乡,另一重意义也在于,在现如今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乡村“熟人社会”逐渐土崩瓦解的时代背景下,这将会重新建构起一个“稳固的乡村共同体”。老人回来了,便会慢慢牵系、聚拢起曾经淡薄的邻里情。而老人留在了乡村,城里的子女们势必也会在逢年过节、周末放假等时间回来看看,这就又为农村吸引来了流动的人气,让故人与故人、熟人与熟人们之间有了更多互动交流的机会,所谓的乡土人情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恢复、浓厚、稳固起来。应当认识到,乡村振兴固然得依靠最基本的物质文明,但是,对于内核中脱离不开的人情、乡风等精神文明建设,咱们却也是万万不能忽视的。
二来,既然是有关养老,其实我们也应当清楚,如今城市环境生态日渐拥挤,养老资源日趋紧缺,待在城市养老不一定就是绝对的良方。农村地区大多青山绿水,空气清新,往往可以成为老人们颐养天年的好去处。而且,在“落叶归根”这一传统观念的驱使下,让老年人情有所依,将对故土的留念与牵挂留在故土,属实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鉴于综上所述,鼓励城市离退休人员告老还乡,助力乡村振兴,其实我们不妨一试。或许可以只是部分地区的试点推行,在尝试中探索方法、在个性中找寻共性。毕竟,我们实在不该错过每一个可能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机会。
第2个回答  2021-03-29
不支持。首先鼓励,那不强制。换句话说对于退休人员来说,强制他也不一定去干。其次,城市的工人、教师等技术型人才去了乡村也很难有所作为,无非就是拿退休工资带动一下当地的消费。然后现在社会的情况,年轻人的孩子谁来负责,城市中学生下课普遍比下班早,那年轻人没有精力去管孩子。送回乡下,乡下的教育水平、来自爷爷奶奶的宠爱和缺失的父母的关爱,孩子能培养得更好。最后是老人得医疗问题,如何解决乡下医疗水平比较低的问题。是不是回出现老人生病城市乡下两头跑的情况。个人觉得,老人住城市,方便生活,鼓励年轻
第3个回答  2021-03-29
个人认为可以鼓励,但是方式和结果都有待商榷。

首先,鼓励方式如何实现?

肯定不能强制。

离退休人员主要涉及自身的健康、养老等问题。

目前一些单位是负担离退休人员的体检和医疗。如果在鼓励方式上,可以实现异地的健康体检并给予同等水平的医疗保障,应该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后顾之忧。

至于养老,就算愿意远离子女生活,那养老设施、服务和场所是否都能跟上?

而且这其中还涉及交通问题、娱乐场所配备和公共服务能力等等,不是一个方面的问题。

有人可能说,离退休人员回乡,还可以振兴乡村。

当然有这个可能。

但是让他们去创业,去创造那些场所、产业,我个人认为不太现实。

是否有强烈的意愿?在城市拥有的技术、人脉是否能在家乡用上?家乡是否有这样的便利条件?

我相信,会有一部分人,愿意“告老还乡”,但应该是在很大程度上想回乡休养。

那里有少年时熟悉的山水,没有大城市的快速和喧嚣;有年少时熟悉的伙伴,如今的老友,没有城市里冰冷的面孔。

个人认为振兴乡村的责任更多还是应该放在年轻人身上。把足够的优惠和便利带给他们,他们有能力、有激情、有干劲,还有健康的身体和光明的未来。

离退休人员如果愿意,可以聘任作为指导或者专家,从旁指点一二。

如果不愿意,也都干了40年了,该休息休息了。

至于资金,可以在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上再为国家出把力。
第4个回答  2021-03-29
政协委员建议鼓励城市离退休人员告老还乡,这个我是支持的。离退休人员如果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乡,为家乡出谋划策。为家乡做出一点贡献,是可以带动乡村振兴的。也可以带动乡村居民的整体收入,对乡村振兴发展是有很大好处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