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是怎么形成的暴雨形成的原因

如题所述


暴雨形成原因:源源不断的水汽、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构。大气中的水汽随上升的气流向上输送,云内的水滴受其影响不断增大,直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急剧地降落到地面,形成了暴雨。根据气象局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以上的强降雨称为“暴雨”。
在业务实践中,又可按照发生和影响范围的大小将暴雨划分为:局地暴雨、区域性暴雨、大范围暴雨、特大范围暴雨。局地暴雨历时仅几个小时或几十个小时左右,一般会影响几十至几千平方千米,造成的危害较轻。但当降雨强度极大时,也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区域性暴雨一般可持续3——7天,影响范围可达10——20万平方千米或更大,灾情为一般,但有时因降雨强度极强,可能造成区域性的严重暴雨洪涝灾害。
特大范围暴雨历时最长,一般都是多个地区内连续多次暴雨组合,降雨可断断续续地持续1——3个月左右,雨带长时期维持。
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会造成更多的灾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06
暴雨的形成涉及多种因素。
首先,大气中需要存在足够多的水汽。水汽可以通过水面蒸发或者潮湿的气流输送水汽到目标地区来实现。
其次,大气中需要存在强盛而持久的上升气流,这种上升运动可以使水汽冷却并凝结成云,随着上升运动的增强,云会变得更加浓密。
另外,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和中小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以及下垫面特别是地形的有利组合也会影响暴雨的形成。
具体来说,暴雨的形成过程可能包括以下步骤:
1. 大气湿度:大气中需要存在足够多的水汽,可以通过水面蒸发或者潮湿的气流输送水汽到目标地区来实现。
2. 对流活动:当大气局部升温时,空气开始上升形成对流,这种对流活动可能由于地表加热、山脉、冷暖空气交汇等因素引起。
3. 云的形成:随着空气上升,水汽逐渐冷却并凝结成云,初始阶段可能出现小雨或细雨,但随着上升运动的增强,云会变得更加浓密。
4. 上升运动:在对流活动的作用下,上升运动逐渐加强,并带走了更多的水汽。上升运动导致云层进一步增厚,并且云顶高度逐渐增加。
5. 降水:当云层达到一定高度时,其中的水蒸气会继续冷却和凝结。这导致云内部形成更多的水滴,它们逐渐增大并聚集在一起。当水滴足够大而无法被空气支撑时,它们就会以雨滴的形式从云中下落,形成暴雨。
需要注意的是,暴雨的形成过程可能因地区、季节和天气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