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各行业净利润增长率,汽车行业垫底,汽车行业何去何从?

如题所述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2019年6月汽车产销数据显示,全国汽车产销已连续12个月同比下降,预计今年全年总体将呈现负增长。
今年1至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3.2万辆和1232.3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3.7%和12.4%,产销量下降幅度非常明显。而同期汽车行业的利润也大幅度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1—7月,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利润同比下滑23.2%。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利润大幅下降24.9%;受原油和铁矿石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石油加工和钢铁行业利润分别下降53.6%、21.8%。上述三个行业合计影响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6.3个百分点。
上半年车企利润下滑超预期,上汽、广汽、吉利、长城多家头部企业营收与利润齐齐下滑,导致上半年汽车行业利润增长在各行业中落后。
如上汽集团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滑27.94%,是近1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情况;而长安汽车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更是突破三位数,达到239%。
一汽集团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也非常不乐观,一汽轿车净利润不足千万元,同比下滑88.09%;而一汽夏利亏损超过5.5亿元。
近两年来汽车行业的业绩普遍持续下滑,影响汽车行业业绩下滑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重点因素:
1、主要受国内经济逆周期以及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经济的降温导致汽车消费增长缓慢,而新能源汽车进步又冲击了传统汽车行业的发展。同时,一些内资汽车企业转型缓慢,核心技术薄弱,跟不上市场的换代节奏,缺乏长期竞争力,因此导致利润下滑明显。
2、国内汽车行业饱和性发展。内资外资重合度过高,企业规模扩张过快,不仅导致市场竞争激烈而且资金使用效率明显递减,使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这说明国内汽车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到了拐点,国内车企应避免盲目扩张。
3、受国内过去刺激消费政策拉动,汽车行业一度利润畸形增长,一旦扶持汽车行业的政策取消,就会对一些盲目扩张企业带来沉重压力,产能过剩情况明显,库存压力大增,受高库存影响,企业的流动性明显不足,负债明显上升,这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国六标准的转换、新能源汽车补贴取消对一些汽车企业业绩有影响,而进口汽车降低税率也影响了汽车价格,使汽车市场价格下沉,这也削减了企业利润。同时一些车企因库存高企被迫降价促销,挤压了车企利润。
5、“楼热车冷”说明了当前国内楼市对其他消费的挤占现象,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快速进步使一些消费者持观望态度,有些消费者则暂时通过二手车市场过渡,以备新能源汽车技术更成熟时购买新型汽车。
国内汽车行业目前正在经历转型阵痛期,躺着赚钱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一些维持传统、仿制、无核心技术的汽车企业将不可避免地被淘汰,这会导致一些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汽车行业将会重新洗牌。对于那些不注重人才与技术核心的企业来说,未来将会举步维艰。
对于当前的车企来说,除了力争快速去库存减轻债务压力之外,还要充分掌握现金流,以现金流集中人才资源,积极开发领先核心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或者与5G、AI等技术积极整合,向无人驾驶等方向发展,为汽车行业的技术升级做前瞻,力争企业早日转型,向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方向发展,这可以说是华山一条路,几乎别无选择,除此之外恐怕就只有被收购兼并或被淘汰了。
1月至6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1.4万辆和61.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8.5%和49.6%。新能源汽车逆风上扬就说明了中国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事实再次证明企业自主研发与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汽车行业因目前正处在上档升级的关建期,新标准汽车、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不断推出,汽车消费市场产品换代,购买者等待观望心理,加之产能过剩,世界经济下滑,车市疲软,出口下降,导致了汽车行业利润下降,生产厂商库存增加,进口汽车降价销售,市场竞争激烈,出现行业洗牌现象。随着新技术新能源新标准在汽车行业逐步推开,清洁能源、自动驾驶,很快就会得到市场的青睐,新旧动能转换完成之时,新的购买力会很快形成,一个更加高级汽车消费热潮将会到来。
以销定产,提质降耗,压缩不必要的营销成本,做好长期过苦日子的准备。这就是亏损王,长安汽车旗下的长安福特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长安汽车上半年巨亏22.4亿元,是中国汽车行业的亏损王。上半年营收298.2亿,下降百分之16.2。销量下滑百分之32.,研发支出增加百分之17.8,管理成本支出增加百分之20.2。长安汽车巨亏主要原因还是成本管控出问题了,如果汽车销售价格不低于生产成本。我是在汽车行业工作很多年的人。其实中国汽车行业亏损主要原因就是管理有问题,汽车厂家如果对汽车需求产生预判,造成严重库存积压,如果不及时修正的话,损失是巨大的,俗话说货卖一层皮,汽车长期在露天停车场风吹日晒雨打,对汽车表面漆,和轮胎伤害很大。汽车行情不好,谁会要品相不好的车,只能折价售出,长期库存破相的车只能低于成本价销售,如果长期超销售量生产,以长安汽车的产量,一年因为折价销售产生几亿亏损是正常的。过剩产能的维护成本也是巨大的,由于对需求预判的失误,零部件采购数量是远远高于实际需求的,汽车零部件保管不当的损失是很大,特别是易变形部件,不当长期存放很容易报废的,这我估计长安汽车这方面的损失也不会小,还有由于汽车积压原因低价促销,还有其他原因我就不说了,所以长安汽车巨亏就是必须的了。中国车企几乎都是一个毛病,我就用长安汽车代替了。这是哈飞汽车零部件厂家,据说停产好长时间了,因为长安福特不一定选用他们的配件。我在这家配件厂库房工作多年。他们的管理水平低下,连生产线布局和库房布局都是有问题,生产安排也问题多多,本来应该盈利的企业长期处于微利或者亏损状态。这家企业脱胎于国企,玩潜规则一流,有点职权的人都会想办法自肥,库房主任长期用一个外行,我在哪里只是一个库管,我只是完成自己库房的合理化布局,本来我是想把整个库房物品进行合理化布局的,可惜那个外行主任跳槽了,又来一个外行,他尽然让我们做分外的工作,我一来气离开这个企业,后来我就身体出问题,后来再一次换库房主任找我回去,我再也没回去,她让我只会大家如何做就行了。这是长安福特哈尔滨分公司的露天停车场。其实我通过说我工作过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说的问题,中国车企也存在的,不少岗位的领导都是外行,外行指挥内行能好吗。中国车企要想好,管理层要实现真正意义的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氛围,企业管理者水平上去了,因为企业管理水平低下造成的损失就避免了,管理水平高的人可能盲目生产吗。中国汽车行业失去自主研发最好的时期,其实研发能力差几乎是我们中国个个行业的通病。几乎所有的行业都缺乏自主研发能力,不少行业表面拥有自己的品牌,产品部件几乎都是外国研发的,这个我们中国体制和教育方法不科学有关系,我们历来估计学习不是创新,学习别人只能复制,哪来的创新,现在中国的年轻人模仿能力一流,自己想象力创造力几乎没有,这都是错误教育理念造成的。我们汽车行业只能靠提高产品质量入手了,提高自己的产品品质,提高创新能力就要改变学校以学为纲的教育方针了,提高我们未来劳动者的领悟力,才是提高我们研发能力的关键。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我们近邻日本了,比如手机行业日本不和我们终端生产搞恶性竞争,去占领手机零部件生产领域,结果每年手机部件利润比我们整个手机行业利润都高。我们中国太重视终端生产了,表面产值巨大,销售额巨大,实际利润微薄,最后动不动被人家说倾销,所以我们每个行业都要踏踏实实做好基础材料和基础部件的研发,凭借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配置优势,拿到每个生产环节的主导权,我们制造业强国是水道渠成的。
这两年汽车行业还真是不太好。
但是,汽车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等经济好转,总会有复苏的一天。
目前中国家庭的平均汽车拥有量相比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距离,汽车消费的市场还是很大。
从投资的角度,当行业处在谷底的时候,反而会有更好的投资机会吧,在竞争中,一批没有竞争力的公司会被淘汰,行业中的好公司会有更好的机会。
汽车业在所有制造行业中,是管理做得非常好的,最早的流水线作业来源于福特,之后精益生产又起源于丰田。如此高效率的一个行业,一旦市场复苏,就能有非常不错的增长。
而新能源汽车对整个行业也有一些影响。中国依靠政策补贴,起来了一批企业,甚至也让新能源车成为投资追捧的对象,烧钱不止。
此外,自动驾驶技术也正在挑战原有格局。
我倒是觉得汽车行业是值得关注的一个行业。
诚邀,其实不用担心,这只是自主品牌淘汰赛的开端,未来3年,自主品牌会竞争加大,销量将呈现两极化,一些车企逐渐领军市场,而另一些将被淘汰,具体可以从汽车市场和汽车创新两方面讲:
第一、汽车市场:尽管汽车行业净利润垫底,汽车整体销量呈下降趋势,但这只是整个经济不景气的表像,从整个市场来看,中国市场汽车的需求量是相当大的,中国每千人均汽车台数是比较低的,中国很多年轻人针对汽车需求是刚需,所以未来很长时间汽车需求量会激增;
第二、汽车创新:汽车领域涵盖了许许多多的制造行业,更与互联网行业紧密相连,适时推出符合大众需求的产品,未来肯定会把握先机,汽车生产实力的增大,汽车品牌的影响将一步步加大车企的差距,这也未创新提供了动力,若想生存,必须壮大!
综上,汽车行业不是萧条,而将是生死存亡的挑战,生存下来的,就是未来的领导者。
划重点,净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上期净利润*100%。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2019年6月汽车产销数据显示,全国汽车产销已连续12个月同比下降,预计今年全年总体将呈现负增长。
今年1至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3.2万辆和1232.3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3.7%和12.4%,产销量下降幅度非常明显。而同期汽车行业的利润也大幅度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1—7月,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利润同比下滑23.2%。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利润大幅下降24.9%;受原油和铁矿石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石油加工和钢铁行业利润分别下降53.6%、21.8%。上述三个行业合计影响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6.3个百分点。
上半年车企利润下滑超预期,多家头部企业营收与利润齐齐下滑,导致上半年汽车行业利润增长在各行业中落后。
近两年来汽车行业的业绩普遍持续下滑,影响汽车行业业绩下滑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重点因素:
1、主要受国内经济逆周期以及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经济的降温导致汽车消费增长缓慢,而新能源汽车进步又冲击了传统汽车行业的发展。同时,一些内资汽车企业转型缓慢,核心技术薄弱,跟不上市场的换代节奏,缺乏长期竞争力,因此导致利润下滑明显。
2、国内汽车行业饱和性发展。内资外资重合度过高,企业规模扩张过快,不仅导致市场竞争激烈而且资金使用效率明显递减,使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这说明国内汽车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到了拐点,国内车企应避免盲目扩张。
3、受国内过去刺激消费政策拉动,汽车行业一度利润畸形增长,一旦扶持汽车行业的政策取消,就会对一些盲目扩张企业带来沉重压力,产能过剩情况明显,库存压力大增,受高库存影响,企业的流动性明显不足,负债明显上升,这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国六标准的转换、新能源汽车补贴取消对一些汽车企业业绩有影响,而进口汽车降低税率也影响了汽车价格,使汽车市场价格下沉,这也削减了企业利润。同时一些车企因库存高企被迫降价促销,挤压了车企利润。
5、“楼热车冷”说明了当前国内楼市对其他消费的挤占现象,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快速进步使一些消费者持观望态度,有些消费者则暂时通过二手车市场过渡,以备新能源汽车技术更成熟时购买新型汽车。
国内汽车行业目前正在经历转型阵痛期,躺着赚钱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一些维持传统、仿制、无核心技术的汽车企业将不可避免地被淘汰,这会导致一些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汽车行业将会重新洗牌。对于那些不注重人才与技术核心的企业来说,未来将会举步维艰。
对于当前的车企来说,除了力争快速去库存减轻债务压力之外,还要充分掌握现金流,以现金流集中人才资源,积极开发领先核心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或者与5G、AI等技术积极整合,向无人驾驶等方向发展,为汽车行业的技术升级做前瞻,力争企业早日转型,向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方向发展,这可以说是华山一条路,几乎别无选择,除此之外恐怕就只有被收购兼并或被淘汰了。
1月至6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1.4万辆和61.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8.5%和49.6%。新能源汽车逆风上扬就说明了中国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事实再次证明企业自主研发与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