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明年要一口气退役39艘军舰

如题所述


海军明年要一口气退役39艘军舰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曾一直传言,超级大国海军虽然维持着世界上最庞大的400万吨海军吨位规模,但其主要战舰,从航母到神盾两攻再到核潜艇,实际上都是冷战时代工业产品的遗物,占据了90%以上的资产。

这些舰艇并非都在冷战结束的1991年内生产,而是从1970年代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初。也就是说,冷战时期生产的舰艇,舰龄在35到40年之间,即1980年代的,仍算相对年轻;而有些已超过45岁,接近50岁的舰龄,意味着它们实际上是20世纪70年代的产物。

尼米兹级的前三艘和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的大部分,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基本上是1975年前后的。 实际舰龄一般超过40岁。

普通车直到40多年前都是古董; 更何况,这是一艘每天暴露在日晒风中、在雨中、强腐蚀性海水中的舰船。在实际使用中,无论是水面护盾、核潜艇还是核动力航母,最佳服役时间为舰龄30岁之前。 随着水面舰艇使用期限超过35年,核潜艇服役期限超过30年,越来越显现出老奸巨猾的特征。安全性和综合战斗力将大幅下降。

据统计,全球超级大国拥有的舰艇总数达到282艘,总吨位超过400万吨。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其中80%的舰龄已经超过了35岁。这意味着整体舰龄较大,出动效率越来越低。

不管是航母还是核潜艇,只有那些舰龄在35年以下的舰艇中,最多只有20%的保养状况相对良好,能够继续出海,而其他80%的舰艇都常年停泊在码头上,很少外出巡航备战。这些年久失修的老舰中,还有一部分舰龄已经超过40到45年甚至更老。

它们已经停泊在集中码头上,10年甚至15年没有移动一步。它们已经丧失了任何机械价值,实际上只是名义上还在服役,等待正式下达退役并拆解的命令。

而这部分特别老旧的舰艇,主要包括15艘左右的提康德罗加级老巡洋舰;还有至少40艘以上的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也包括一批1980年以前生产的两栖舰艇和其他的辅助大舰,总规模加起来超过100万吨。

其中任何一艘都有40年的服役历史。按说军舰服役超过40年,下令退役然后用新生产的更先进的同类型号代替是自然规律。

超级大国海军也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一次性退役5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2艘“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9艘濒海战斗舰还有一批老旧的两栖舰,总数高达39艘,总吨位大约30万吨。

但奇怪的是其国会内部管海军预算的Y员们倒是先不答应了,这就非常奇葩了,因为正常情况下,负责审批海军军费的Y员都会想方设法的减少军费,减少海军军费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自然是削减舰艇的在役总数,军舰数量少了。

油费训练费人员工资补助等综合花费自然就同步下降。按说这次超级大国海军主动裁减高达39艘主力舰,这些Y员们该起立鼓掌欢迎才是。没想到具体管事的Y员们准备否决这个退役计划,因为这会让超级大国海军的现役舰艇总数从282艘快速下跌到243艘。

总吨位也会, 首次下跌到400万吨级以下。这不但与原先计划的、5年内恢复到355艘主力舰的目标完全背道而驰;只剩下370万吨的总规模,那么某新兴海军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实现吨位看齐!

因此为了超级大国的全球海洋霸权,哪怕是仅仅海军表面吨位上的霸权永固,也需要继续为根本无法出海的老舰们和完全没有战斗力的濒海战斗舰们继续提供预算经费让其“坚持”纸面服役!对一个日益老朽的帝国来说,这都不算奇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