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人教版)语文、数学、英语

试卷和答案 不能超过星期四! 急用!
那个补充一下 英语卷肯定没有听力部分 要试卷和答案 请各位快点 只剩下一天半就考试了!请问谁有啊?不会回答的滚!滚远点!

科学:
一、填空题 (20分 每空1分)
1、游乐园里的小朋友喜欢玩的跷跷板属于简单机械中的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
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4、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5、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四边形和三角形。
6、自行车的刹车应用了杠杆原理,起到省力方便作用。
7、能量有很多种形式,电能、光能、声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和食物中。
8、我们现在使用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太阳。
9、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有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10、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两大类:开花植物和 不开花植物
11、纸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好,纸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好。
二、选择题 (30分 每小题2分)
1.下列工具中,使用费力的是( C )。
A钳子 B剪刀 C镊子
2.下列简单机械中,不能省力的是( B )。
A定滑轮 B动滑轮 C轮轴
3.人的脚能承受较大的重量,主要是因为( A )。
A脚骨组成拱形结构 B脚骨的数量多 C脚部肌肉发达
4.“小小秤砣压千斤”说的是( A )原理。
A杠杆平衡 B斜面的应用 C轮轴
5.以下哪种因素不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力?( C )。
A增加电池数量 B增加线圈匝数 C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6、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 A )。
A、机械能 B、化学能 C、生物能
7、下列杠杆中,哪一个与其他两个不属于同类( B )。
A、跷跷板 B、提起重物的滑轮 C、正在起瓶盖的瓶起子
8、下列哪个框架不易变形( C )。
A、正方形 B、长方形 C、三角形
9、用力点离支点近,阻力点离支点远的杠杆是( B )。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10、对于同一物种来说,生活在越冷的环境中,它的个体就( A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11、提起相同质量的重物,下面哪个滑轮最省力的是( C )。
A 定滑轮 B 动滑轮 C滑轮组
12、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 B )。
A、费力 B、省力 C、既不费力也不省力
13、煤是由 B 在沉积过程中深埋地下形成的。
A、古代低等生物遗体 B、古代植物 C、古代动物
14、昆虫有 A 对足。
A、三 B、四 C、八
15、仙人掌的叶子长成刺状,是为了 B
A防御动物吃掉 B、减少水分蒸发 C、吸收养分
三、判断题 ( 10分 每小题1分)
1螺丝刀比钉锤更能轻松地取出螺丝钉。( √ )
2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而且省力。( × )
3盘山公路利用了斜面的原理。 ( √ )
4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 )
5增加材料的厚度可以提高材料抗弯曲能力。( √ )
6赵洲桥是典型的拉索桥。 ( × )
7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 )
9煤,石油,天然气,它们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 )
10使用杠杆都能省力。 ( × )
四 连线题。 (10分)
1、筷子 A 斜面
2、自来水龙头
3、斧子 B省力杠杆
4、螺丝钉
5、起钉锤 C费力杠杆
6、吊车
7、盘山公路
8、镊子 D 滑轮
9、车把
10、脚蹬子 E 轮轴
五 实验题:检验电磁铁磁力与电流强弱关系的研究计划 (10分)
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磁力与电流强弱有关系吗?
我们的假设:电流强,磁力大;电流小,磁力小。
检验的因素(改变的条件):增加电池数量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 1、第一次用1节电池 2、 第二次用2节电池 3、第三次用3节电池
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便:铁芯的大小、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的圈数。
我们的结论:增加电流强度,能增加电磁铁的磁力。
六 简答 (10分)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2哪些特点使哪些框架铁塔不容易倒?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充分利用三角形框架结构、阻力小。
3怎样才能使纸拱承载更大的重量?
增加纸的厚度,增加纸的宽度,用力抵住拱脚,减少拱的宽度。

语文
一、 基础知识。
1、读音节,找词语朋友。
陶醉 凝重 挽联 恩赐 囫囵吞枣 滋润 魁梧 真挚 勉励 悬崖峭壁
解析:此题的考察重点是个别字的书写。如:“陶醉”的“醉”; “凝重”的“凝”;“挽联”的“挽”;“恩赐”的“赐”;“囫囵吞枣”的“囫囵”和“枣”;“滋润”的“滋”;“魁梧”的“魁”;“真挚”的“挚”;“勉励”这两个字;“悬崖峭壁”的“悬”。

2、读一读,加点字念什么,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_”。
镌刻(juān juàn) 抚摩(mó mē) 扁舟(biān piān)
阻挠(náo ráo) 塑料(suò sù) 挫折(cuō cuò) 归宿(sù xiǔ ) 瘦削(xiāo xuē)
解析:要想正确完成这道题,得平时经常注意一些易混淆的字的读音。对于不经常用到的词,要加强记忆。这样遇到此类型题才能选择正确。

3、请你为“肖”字加偏旁,组成新的字填写的空格内。
陡( 峭 )的悬崖 胜利的( 消 )息 俊( 俏 )的姑娘
( 削 )好的铅笔 弥漫的( 硝 )烟 畅( 销 )的商品
( 逍 )遥自在的生活 元( 宵 )佳节
解析:此题是关于区别同音字及形近字的考察,准确地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是克服“别字”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则主要依靠字义、词义。对字义、词义了解了,也就掌握了汉字使用的环境和范围。

4、 按要求填空,你一定行的。
“巷”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X ),再查音节( xiànɡ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 己 )部,再查( 6 )画。能组成词语( 大街小巷 )。
解析:此题不仅考察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同时对汉语拼音、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组词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考察。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漫”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不受约束,随便。(1)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马鞍踢下楼去。 字意是( ③ )
(2)瞧,盆子里的水漫出来了。 字意是( ① )
剩下一个义项可以组词为(漫山遍野 )
解析:本题主要是对多义词的检测。完成此题,必须先弄清词语产生多义的原因和情况,然后再根据提供的词语或语言环境去理解词语的不同义项。如本题中的“漫”字有三种义项,提供不同的语境有两个,还有一个是为它组词,实际上使学生不仅会理解,还要会运用。我们可以先理解两个语境的含义,然后将其中的符合题义的义项填入语境中去分析,再用剩余的义项组成词语,放到相应的语境中,这样就能较准确地找到正确答案了。

5、成语大比拼。
风( 雨 )同(舟 ) ( 悬 )崖( 峭 )壁 ( 奇 )( 妙 )无比 和( 蔼 )可( 亲 ) ( 抑 )扬顿( 挫 ) ( 德 )高( 望 )重
( 寝 )不( 安 )席 张( 冠 )李( 戴 )
解析:成语是的精华内容之一。解答此类题,就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词语补充完整,并尽量不写错别字。
二、积累运用。
1、你能用到学过的成语填一填吗?(每空1分)
人们常用 高山流水 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用雅俗共赏 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 妙笔生花 。(后两个空答案不唯一)
解析:此类题是对成语理解的考查,同时又是对学生本学期所学课文内容进行的考查。所以,它又比直接理解成语难度要大。因此,完成时,一定要认真理解提供的语境和意思,结合自己平时对成语的积累和运用习惯进行逐一答题。
2、补充古文名句。(每空1分)
(1) 鲁迅先生说过:“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2)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3) 轻诺 必寡信。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此空答案不唯一,只要意思对即可)
(4) 但存 方寸地 ,留与 子孙耕 。
(5)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

解析:补充古文名句是检测学生平时积累的常见题型。它的难度在于必须要有较大的古诗文及名言警句的阅读量、记忆量。解答此类题,只要平时在学习中加以认真地积累,就能较好地完成。
3、按要求写句子。(每句2分)
(1)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虽然闰土回家去了,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他。
解析:这两句话之间应是转折的关系,因此,应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来连接。
(2)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
老人叫住了我说,是他打扰了我吗?
解析:这是考杳引述句和转述句转换的试题。要正确解答此类试题,必须弄清互换双方的特点。完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改变句中有关的代词,如“我”变“他(她)”,“你”变为句中具体的人;②改变标点符号;③根据句子的内容,有的要相应改动句子中的个别文字,但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这山中的一切,每一个都是我的朋友。
解析: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或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要在相应的地方进行删改、调换词语和标点。这道题是要求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要把表示疑问的词“哪个”去掉,改成“每一个”,原句中的否定词“不是”改成“都是”,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4)月亮升起来了。(扩句)
皎洁的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
解析:扩句可以采用局部扩句法来扩写句子。把句子分成两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如:“什么样的”月亮“怎么样地”升起来了。
(5)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改写成拟人句)
小鱼在水里快活地游泳、嬉戏。
解析:拟人是借助想像,把物当作人写,写成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思想、有感情,或用写人的词语来描述。此题就可以把写人的词“游泳”、“嬉戏”等词填进去,把小鱼当作人来写。
三、口语交际。
解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通过本学期的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根据题中所给的材料,将自己想说的话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只要内容健康向上,有一定的激情即可。(3分)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写景文章的阅读试题。阅读写景文章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①注意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表达效果;②注意分析文章的表达顺序;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在阅读写景文章时进行语言、方法的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戛然而止( jiá ) 硕果( shuò ) 伴和( hè ) 步履( lǚ ) 雕琢( zhuó )
2、把文中画“_____”的句子改为陈述句。(2分)
在这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容不下猜疑和做作。
解析: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要在相应的地方进行删改、调换词语和标点。这道题是要求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要把表示疑问的词“怎么会”去掉,原句中的“容得下”改成“容不下”,去掉句尾的“呢”,最后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3、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缠绵 ,夏天的特点是狂热 ,冬天的特点是冷漠 ,秋天的特点是清爽 ,热情 ,真诚 。(3分)
4、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成了骏马 ,将军 ,流星 。(3分)
5、“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一句里的“这”指的是什么?(2分)
“这”是指秋天的清爽、热情与真诚。
6、(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答题,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7、(略)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是用排比的方式写几句有关秋天的特点就可以。
五、习作:
要求:1、用词准确,语句通顺,(5分)
3个(含3个)错字扣一分,3个以上扣二分,最多扣五分;
一处语句不通扣一分,最多扣五分。
2、能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15分)
3、中心突出,内容要有新意。(10分)

我只能给你这些了……
不过最好还是凭自己的实力去考,咱两一起奋斗吧!我也六年级!
加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09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期末考试
  数学试题
  一、动脑筋填一填,比比谁最棒。
  1.60吨的15%是( )吨;( )吨的15%是60吨。
  2.将下面的数填在适当的( )里,(不能重选)。
  1.70 -15.7 2340 96%
  (1)冰城哈尔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 )℃。
  (2)六(1)班( )的同学喜欢运动。
  (3)调查表明,我国农村家庭电视机的拥有率高达( )。
  (4)韩老师的身高是( )米。
  (5)某市今年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数是( )人。
  3.在8,+5.6,-27,0,-0.25, 中,( )是正数,( )是负数。
  4.把25g盐溶解到100g水中,盐与水的比是( ),比值是( ),盐与盐水的比是( )。
  5.如下图,把圆分成若干等份,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宽是1分米,长是( )分米。

  6.把周长18.84厘米的圆纸片剪成2个最大的半圆,半圆形纸片的周长是( )厘米。
  7.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是3厘米,高是5厘米,与它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这个三角形的面积的比是( ):( )。
  8.( ):5=0.8= =( )%
  9.抽样检验一种商品,有48件合格,2件不合格,这种商品的合格率是( )%。
  二、动动脑筋,考虑好了再选择。
  1.用同样长的一根铅丝,先折成一个最大的圆,再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他们的面积相比较是( )。
  A.圆的面积大 B.正方形的面积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2.一件工作,原计划10天完成,实际8天完成,工作时间缩短了( )%,工作效率提高了( )%。
  A.12.5 B.20 C.25 D.10
  3.把0.9:0.09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A.1:10 B.10:1 C.1:1
  4.把水泥、黄沙、石子按2:3:5配制成混凝土,石子占混凝土的( )。
  A. B. C.
  5.某纺织厂甲、乙两个车间的女职工人数都占本车间职工总数的90%。这两个车间的女职工人数相等吗?( )
  A.相等 B.不相等 C.无法确定
  6.从右面看图示的物体,看到的形状是右边的哪一个图形?( )

  三、想清楚后再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圆规两脚间距离是5cm,用这个圆规画出的圆的周长是15.7cm。 ( )
  2.一瓶纯牛奶,亮亮第一次喝了去,然后在瓶里兑满水,又接着喝去 。亮亮第一次喝的纯奶多。 ( )
  3.李师傅加工了101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1%。 ( )
  4. 在左图中,可以画无数条对称轴。 ( )
  5.五年级今天的出勤率是98%,六年级今天的出勤率是95%,五年级出勤的人数比六年级的多。
  ( )
  四、考考你的计算能力,你可要细心了。
  1.解方程。
  -20% =2.4 (80%-65%) =18
  2.填一填。
  比 4:16 5.6:4.2 75:25
  化简后的比
  比值
  五、仔细观察,再动手做一做
  1.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2.
  (1)画出图A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2)把图B向右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2格。
  (3)把图C绕O点逆时针旋转90°。
  (4)把图D按3:1的比放大。

  六、解决下列问题,相信自己会解决的很出色。
  1.一个足球的表面是由32块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围成的。黑色皮和白色皮块数的比是3:5,两种颜色的皮各有多少块?

  2.周爷爷在银行存了一笔钱,到期时他可以取回多少元钱?
  存入日 起息日 存期 年利率% 到期目
  2008—7—1 2008—7—1 二年 2.75 2010—7—1
  账号XXXXXXXXXXXXXXXXXXX 户名 周梅生
  存入金额 贰万元整 ¥20000.00
  3.

  两个小组去植树,植树棵数按人数分配。每个小组各应植树多少棵?
  4.
  (1)

  (2)

  5.光明畜牧场养了900头肉牛。
  (1)如果肉牛比奶牛少20%,奶牛有多少头?
  (2)如果奶牛比肉牛多25%,奶牛有多少头?
  6.东山小学2004学年六年级各班人数如下图。

  (1)六( )班人数最多,共有( )人。
  (2)六(1)班人数相当于六(3)班的( )%。
  (3)全年级女生人数比男生多( )%。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期末考试
数学试题
一、动脑筋填一填,比比谁最棒。
1.60吨的15%是( )吨;( )吨的15%是60吨。
2.将下面的数填在适当的( )里,(不能重选)。
1.70 -15.7 2340 96%
(1)冰城哈尔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 )℃。
(2)六(1)班( )的同学喜欢运动。
(3)韩老师的身高是( )米。
(4)某市今年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数是( )人。
3.在8,+5.6,-27,0,-0.25, 中,( )是正数,( )是负数。
4.把25g盐溶解到100g水中,盐与水的比是( ),比值是( ),盐与盐水的比是( )。
5.把周长18.84厘米的圆纸片剪成2个最大的半圆,半圆形纸片的周长是( )厘米。
6.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是3厘米,高是5厘米,与它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这个三角形的面积的比是( ):( )。
7.( ):5=0.8= =( )%
8.抽样检验一种商品,有48件合格,2件不合格,这种商品的合格率是( )%。
二、动动脑筋,考虑好了再选择。
1.用同样长的一根铅丝,先折成一个最大的圆,再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他们的面积相比较是( )。
A.圆的面积大 B.正方形的面积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2.一件工作,原计划10天完成,实际8天完成,工作时间缩短了( )%,工作效率提高了( )%。
A.12.5 B.20 C.25 D.10
3.把0.9:0.09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A.1:10 B.10:1 C.1:1
4.某纺织厂甲、乙两个车间的女职工人数都占本车间职工总数的90%。这两个车间的女职工人数相等吗?( )
A.相等 B.不相等 C.无法确定

三、想清楚后再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圆规两脚间距离是5cm,用这个圆规画出的圆的周长是15.7cm。 ( )
2.一瓶纯牛奶,亮亮第一次喝了去,然后在瓶里兑满水,又接着喝去 。亮亮第一次喝的纯奶多。 ( )
3.李师傅加工了101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1%。 ( )
4.五年级今天的出勤率是98%,六年级今天的出勤率是95%,五年级出勤的人数比六年级的多。
( )
四、考考你的计算能力,你可要细心了。
1.解方程。
(80%-65%) =18
2.填一填。
比 4:16 5.6:4.2 75:25
化简后的比
比值
五、仔细观察,再动手做一做
1.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2.
(1)画出图A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2)把图B向右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2格。
(3)把图C绕O点逆时针旋转90°。
(4)把图D按3:1的比放大。

六、解决下列问题,相信自己会解决的很出色。
1.一个足球的表面是由32块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围成的。黑色皮和白色皮块数的比是3:5,两种颜色的皮各有多少块?

2.周爷爷在银行存了一笔钱,到期时他可以取回多少元钱?
存入日 起息日 存期 年利率% 到期目
2008—7—1 2008—7—1 二年 2.75 2010—7—1
账号XXXXXXXXXXXXXXXXXXX 户名 周梅生
存入金额 贰万元整 ¥20000.00
3.光明畜牧场养了900头肉牛。
(1)如果肉牛比奶牛少20%,奶牛有多少头?
(2)如果奶牛比肉牛多25%,奶牛有多少头?

科学:
一、填空题 (20分 每空1分)
1、游乐园里的小朋友喜欢玩的跷跷板属于简单机械中的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
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4、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5、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四边形和三角形。
6、自行车的刹车应用了杠杆原理,起到省力方便作用。
7、能量有很多种形式,电能、光能、声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和食物中。
8、我们现在使用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太阳。
9、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有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10、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两大类:开花植物和 不开花植物
11、纸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好,纸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好。
二、选择题 (30分 每小题2分)
1.下列工具中,使用费力的是( C )。
A钳子 B剪刀 C镊子
2.下列简单机械中,不能省力的是( B )。
A定滑轮 B动滑轮 C轮轴
3.人的脚能承受较大的重量,主要是因为( A )。
A脚骨组成拱形结构 B脚骨的数量多 C脚部肌肉发达
4.“小小秤砣压千斤”说的是( A )原理。
A杠杆平衡 B斜面的应用 C轮轴
5.以下哪种因素不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力?( C )。
A增加电池数量 B增加线圈匝数 C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6、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 A )。
A、机械能 B、化学能 C、生物能
7、下列杠杆中,哪一个与其他两个不属于同类( B )。
A、跷跷板 B、提起重物的滑轮 C、正在起瓶盖的瓶起子
8、下列哪个框架不易变形( C )。
A、正方形 B、长方形 C、三角形
9、用力点离支点近,阻力点离支点远的杠杆是( B )。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10、对于同一物种来说,生活在越冷的环境中,它的个体就( A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11、提起相同质量的重物,下面哪个滑轮最省力的是( C )。
A 定滑轮 B 动滑轮 C滑轮组
12、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 B )。
A、费力 B、省力 C、既不费力也不省力
13、煤是由 B 在沉积过程中深埋地下形成的。
A、古代低等生物遗体 B、古代植物 C、古代动物
14、昆虫有 A 对足。
A、三 B、四 C、八
15、仙人掌的叶子长成刺状,是为了 B
A防御动物吃掉 B、减少水分蒸发 C、吸收养分
三、判断题 ( 10分 每小题1分)
1螺丝刀比钉锤更能轻松地取出螺丝钉。( √ )
2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而且省力。( × )
3盘山公路利用了斜面的原理。 ( √ )
4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 )
5增加材料的厚度可以提高材料抗弯曲能力。( √ )
6赵洲桥是典型的拉索桥。 ( × )
7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 )
9煤,石油,天然气,它们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 )
10使用杠杆都能省力。 ( × )
四 连线题。 (10分)
1、筷子 A 斜面
2、自来水龙头
3、斧子 B省力杠杆
4、螺丝钉
5、起钉锤 C费力杠杆
6、吊车
7、盘山公路
8、镊子 D 滑轮
9、车把
10、脚蹬子 E 轮轴
五 实验题:检验电磁铁磁力与电流强弱关系的研究计划 (10分)
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磁力与电流强弱有关系吗?
我们的假设:电流强,磁力大;电流小,磁力小。
检验的因素(改变的条件):增加电池数量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 1、第一次用1节电池 2、 第二次用2节电池 3、第三次用3节电池
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便:铁芯的大小、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的圈数。
我们的结论:增加电流强度,能增加电磁铁的磁力。
六 简答 (10分)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2哪些特点使哪些框架铁塔不容易倒?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充分利用三角形框架结构、阻力小。
3怎样才能使纸拱承载更大的重量?
增加纸的厚度,增加纸的宽度,用力抵住拱脚,减少拱的宽度。

语文
一、 基础知识。
1、读音节,找词语朋友。
陶醉 凝重 挽联 恩赐 囫囵吞枣 滋润 魁梧 真挚 勉励 悬崖峭壁
解析:此题的考察重点是个别字的书写。如:“陶醉”的“醉”; “凝重”的“凝”;“挽联”的“挽”;“恩赐”的“赐”;“囫囵吞枣”的“囫囵”和“枣”;“滋润”的“滋”;“魁梧”的“魁”;“真挚”的“挚”;“勉励”这两个字;“悬崖峭壁”的“悬”。

2、读一读,加点字念什么,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_”。
镌刻(juān juàn) 抚摩(mó mē) 扁舟(biān piān)
阻挠(náo ráo) 塑料(suò sù) 挫折(cuō cuò) 归宿(sù xiǔ ) 瘦削(xiāo xuē)
解析:要想正确完成这道题,得平时经常注意一些易混淆的字的读音。对于不经常用到的词,要加强记忆。这样遇到此类型题才能选择正确。

3、请你为“肖”字加偏旁,组成新的字填写的空格内。
陡( 峭 )的悬崖 胜利的( 消 )息 俊( 俏 )的姑娘
( 削 )好的铅笔 弥漫的( 硝 )烟 畅( 销 )的商品
( 逍 )遥自在的生活 元( 宵 )佳节
解析:此题是关于区别同音字及形近字的考察,准确地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是克服“别字”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则主要依靠字义、词义。对字义、词义了解了,也就掌握了汉字使用的环境和范围。

4、 按要求填空,你一定行的。
“巷”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X ),再查音节( xiànɡ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 己 )部,再查( 6 )画。能组成词语( 大街小巷 )。
解析:此题不仅考察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同时对汉语拼音、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组词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考察。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漫”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不受约束,随便。(1)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马鞍踢下楼去。 字意是( ③ )
(2)瞧,盆子里的水漫出来了。 字意是( ① )
剩下一个义项可以组词为(漫山遍野 )
解析:本题主要是对多义词的检测。完成此题,必须先弄清词语产生多义的原因和情况,然后再根据提供的词语或语言环境去理解词语的不同义项。如本题中的“漫”字有三种义项,提供不同的语境有两个,还有一个是为它组词,实际上使学生不仅会理解,还要会运用。我们可以先理解两个语境的含义,然后将其中的符合题义的义项填入语境中去分析,再用剩余的义项组成词语,放到相应的语境中,这样就能较准确地找到正确答案了。

5、成语大比拼。
风( 雨 )同(舟 ) ( 悬 )崖( 峭 )壁 ( 奇 )( 妙 )无比 和( 蔼 )可( 亲 ) ( 抑 )扬顿( 挫 ) ( 德 )高( 望 )重
( 寝 )不( 安 )席 张( 冠 )李( 戴 )
解析:成语是的精华内容之一。解答此类题,就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词语补充完整,并尽量不写错别字。
二、积累运用。
1、你能用到学过的成语填一填吗?(每空1分)
人们常用 高山流水 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用雅俗共赏 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 妙笔生花 。(后两个空答案不唯一)
解析:此类题是对成语理解的考查,同时又是对学生本学期所学课文内容进行的考查。所以,它又比直接理解成语难度要大。因此,完成时,一定要认真理解提供的语境和意思,结合自己平时对成语的积累和运用习惯进行逐一答题。
2、补充古文名句。(每空1分)
(1) 鲁迅先生说过:“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2)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3) 轻诺 必寡信。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此空答案不唯一,只要意思对即可)
(4) 但存 方寸地 ,留与 子孙耕 。
(5)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

解析:补充古文名句是检测学生平时积累的常见题型。它的难度在于必须要有较大的古诗文及名言警句的阅读量、记忆量。解答此类题,只要平时在学习中加以认真地积累,就能较好地完成。
3、按要求写句子。(每句2分)
(1)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虽然闰土回家去了,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他。
解析:这两句话之间应是转折的关系,因此,应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来连接。
(2)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
老人叫住了我说,是他打扰了我吗?
解析:这是考杳引述句和转述句转换的试题。要正确解答此类试题,必须弄清互换双方的特点。完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改变句中有关的代词,如“我”变“他(她)”,“你”变为句中具体的人;②改变标点符号;③根据句子的内容,有的要相应改动句子中的个别文字,但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这山中的一切,每一个都是我的朋友。
解析: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或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要在相应的地方进行删改、调换词语和标点。这道题是要求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要把表示疑问的词“哪个”去掉,改成“每一个”,原句中的否定词“不是”改成“都是”,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4)月亮升起来了。(扩句)
皎洁的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
解析:扩句可以采用局部扩句法来扩写句子。把句子分成两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如:“什么样的”月亮“怎么样地”升起来了。
(5)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改写成拟人句)
小鱼在水里快活地游泳、嬉戏。
解析:拟人是借助想像,把物当作人写,写成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思想、有感情,或用写人的词语来描述。此题就可以把写人的词“游泳”、“嬉戏”等词填进去,把小鱼当作人来写。
三、口语交际。
解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通过本学期的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根据题中所给的材料,将自己想说的话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只要内容健康向上,有一定的激情即可。(3分)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写景文章的阅读试题。阅读写景文章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①注意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表达效果;②注意分析文章的表达顺序;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在阅读写景文章时进行语言、方法的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戛然而止( jiá ) 硕果( shuò ) 伴和( hè ) 步履( lǚ ) 雕琢( zhuó )
2、把文中画“_____”的句子改为陈述句。(2分)
在这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容不下猜疑和做作。
解析: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要在相应的地方进行删改、调换词语和标点。这道题是要求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要把表示疑问的词“怎么会”去掉,原句中的“容得下”改成“容不下”,去掉句尾的“呢”,最后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3、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缠绵 ,夏天的特点是狂热 ,冬天的特点是冷漠 ,秋天的特点是清爽 ,热情 ,真诚 。(3分)
4、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成了骏马 ,将军 ,流星 。(3分)
5、“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一句里的“这”指的是什么?(2分)
“这”是指秋天的清爽、热情与真诚。
6、(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答题,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7、(略)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是用排比的方式写几句有关秋天的特点就可以。
五、习作:
要求:1、用词准确,语句通顺,(5分)
3个(含3个)错字扣一分,3个以上扣二分,最多扣五分;
一处语句不通扣一分,最多扣五分。
2、能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15分)
3、中心突出,内容要有新意。(10分)
第2个回答  2011-01-05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期末考试
  数学试题
  一、动脑筋填一填,比比谁最棒。
  1.60吨的15%是( )吨;( )吨的15%是60吨。
  2.将下面的数填在适当的( )里,(不能重选)。
  1.70 -15.7 2340 96%
  (1)冰城哈尔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 )℃。
  (2)六(1)班( )的同学喜欢运动。
  (3)调查表明,我国农村家庭电视机的拥有率高达( )。
  (4)韩老师的身高是( )米。
  (5)某市今年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数是( )人。
  3.在8,+5.6,-27,0,-0.25, 中,( )是正数,( )是负数。
  4.把25g盐溶解到100g水中,盐与水的比是( ),比值是( ),盐与盐水的比是( )。
  5.如下图,把圆分成若干等份,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宽是1分米,长是( )分米。

  6.把周长18.84厘米的圆纸片剪成2个最大的半圆,半圆形纸片的周长是( )厘米。
  7.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是3厘米,高是5厘米,与它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这个三角形的面积的比是( ):( )。
  8.( ):5=0.8= =( )%
  9.抽样检验一种商品,有48件合格,2件不合格,这种商品的合格率是( )%。
  二、动动脑筋,考虑好了再选择。
  1.用同样长的一根铅丝,先折成一个最大的圆,再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他们的面积相比较是( )。
  A.圆的面积大 B.正方形的面积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2.一件工作,原计划10天完成,实际8天完成,工作时间缩短了( )%,工作效率提高了( )%。
  A.12.5 B.20 C.25 D.10
  3.把0.9:0.09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A.1:10 B.10:1 C.1:1
  4.把水泥、黄沙、石子按2:3:5配制成混凝土,石子占混凝土的( )。
  A. B. C.
  5.某纺织厂甲、乙两个车间的女职工人数都占本车间职工总数的90%。这两个车间的女职工人数相等吗?( )
  A.相等 B.不相等 C.无法确定
  6.从右面看图示的物体,看到的形状是右边的哪一个图形?( )

  三、想清楚后再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圆规两脚间距离是5cm,用这个圆规画出的圆的周长是15.7cm。 ( )
  2.一瓶纯牛奶,亮亮第一次喝了去,然后在瓶里兑满水,又接着喝去 。亮亮第一次喝的纯奶多。 ( )
  3.李师傅加工了101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1%。 ( )
  4. 在左图中,可以画无数条对称轴。 ( )
  5.五年级今天的出勤率是98%,六年级今天的出勤率是95%,五年级出勤的人数比六年级的多。
  ( )
  四、考考你的计算能力,你可要细心了。
  1.解方程。
  -20% =2.4 (80%-65%) =18
  2.填一填。
  比 4:16 5.6:4.2 75:25
  化简后的比
  比值
  五、仔细观察,再动手做一做
  1.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2.
  (1)画出图A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2)把图B向右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2格。
  (3)把图C绕O点逆时针旋转90°。
  (4)把图D按3:1的比放大。

  六、解决下列问题,相信自己会解决的很出色。
  1.一个足球的表面是由32块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围成的。黑色皮和白色皮块数的比是3:5,两种颜色的皮各有多少块?

  2.周爷爷在银行存了一笔钱,到期时他可以取回多少元钱?
  存入日 起息日 存期 年利率% 到期目
  2008—7—1 2008—7—1 二年 2.75 2010—7—1
  账号XXXXXXXXXXXXXXXXXXX 户名 周梅生
  存入金额 贰万元整 ¥20000.00
  3.

  两个小组去植树,植树棵数按人数分配。每个小组各应植树多少棵?
  4.
  (1)

  (2)

  5.光明畜牧场养了900头肉牛。
  (1)如果肉牛比奶牛少20%,奶牛有多少头?
  (2)如果奶牛比肉牛多25%,奶牛有多少头?
  6.东山小学2004学年六年级各班人数如下图。

  (1)六( )班人数最多,共有( )人。
  (2)六(1)班人数相当于六(3)班的( )%。
  (3)全年级女生人数比男生多( )%。(百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1-09
知识与积累

一、读拼音,写词语。10%

wǔ mèi wēi é pán shān zhèn hàn bǐng zhú yè yóu

( )( )( )( )( )

wǎn zhuǎn zhèn hàn líng lóng diǎn zhuì mò míng qí miào

( )( )( )( )( )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面打“√”。6%

迄(qǐ qì)今 逮(dài dǎi)捕 尽(jǐn jìn)管

温驯(xún xùn) 瞥(piē piě)见 剥 削(xuē xiāo)

三、根据汉字的音、形、义组词。5%

壁( ) 载( ) 燥( ) 倾( )衰( )

璧( ) 裁( ) 躁( ) 顷( )哀(
[标签:六年级 语文试卷 期末考试]
四、根据要求填空。5%+10%+2%+4%+10%

1、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① “秉烛夜游”的“秉”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 “秉”字有两种解释:(1)拿着,握着。(2)古代容量单位。“秉烛夜游”应取第( )种解释。

②“应邀”的“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 。

2、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按要求分两类写下来(填序号)。

①( )羊补牢 ②悬( )峭壁 ③狐( )虎威

④崇山( )岭 ⑤奇花( )草 ⑥( )耳盗铃

⑦波( )壮阔 ⑧( )舟求剑

描写自然景物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用典故说明道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在每组词中找出一个不同类的在下面划上横线。

①清晨 黄昏 日夜 正午 晚上

②勇敢 善良 诚实 凶残 和蔼

4、解释加点的字词。

1、昼出耘田夜绩麻。昼:___________ 绩麻:_________

2、童孙未解供耕织。解:___________ 供:___________
[标签:六年级 语文试卷 期末考试]
五、句子万花筒。

1、我说的这个故事是千真万确的。

改为反问句:

改为感叹句:

2、葛修润保护白鹤梁的建议终于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支持。

缩句:

3、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改成间接转述句:

4、有没有动脑筋是考出好成绩的重要原因。

修改病句:

5、填标点符号。

古云 禽有禽言 兽有兽语 众猴都道 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 我们今日赶闲无事 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 要了去耶
精彩回顾

一、默写《四时田园杂兴》(二)要写出题目、作者、诗句。3%

三、阅读天地。 (一)

①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赶到昙花

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味道——昙花总在夜里开放。花分根了,一根分为几棵,就赠给朋友们一些。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欢喜。

……

②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1.给①分为三层,请你在原文上用“│”划分。1.5%

2.在“花”字前面加上一个字,概括出每层的意思。1.5%

第一层:______花; 第二层:_______花; 第三层:_______花。

3、如何理解画曲线语句的含义?1%

4、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答。2%

A. 养花当然是寻求健康、快乐,文中为什么写伤心的事?

B. 你有怎样的“乐趣”,你认为乐趣的过程积极吗?能给你带来喜悦吗?这个乐趣的结果又是怎样的?
(二)假如只有三天光明

我们都知道自己难〔nán nàn〕免一死,但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天惦记着它呢。

有时我,要是人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那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今后的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非常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有些人对待生命不懂得珍〔zhēn zhēng〕惜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丧〔sàng shàng〕失视力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件东西一旦失去,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个人成年以后失明几天,或者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使他真正领略的快乐。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界的一切。如果说我凭触〔chù cù〕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事物在他们看来是那么平常,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

假如我是一个校长,我要设一门课,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的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带来多么大的乐趣。

请你思考一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天?

1、联系文章,解释词语。2%

惦记: 淡漠:

2、在文中的〔 〕中选择正确的读音,在字音下面划上横线。2%

3、在文中第四自然段中找出两对反义词。2%

( )——( ) ( )——( )

4、作者为什么有"让每一个人成年以后失明几天,或者聋上几天"的想法?1%

5、作者向我们提出:"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

仔细阅读文章,认真想一想,回答这个问题。2%

妙笔生花(任选其一)(30%)

1、 生活中处处充满乐趣,请你把自己体验到的生活乐趣写下来。题目自拟。

2、 记忆中总有那么一天,我们走进广阔的大自然,尽情享受它给予我们的幸福与欢乐,留下美丽的记忆、美好的感受与深深的回味……请以“那一天,我们去 ”(踏青、采撷、野炊、看海、登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第4个回答  2011-01-15
第一部分:基础与积累(30 分)
一、读拼音写汉字,注意把字写工整哦!(4分)
miǎn kuí hú lún náo
勤( ) ( )梧 ( )吞枣 阻( )
yì cuò mì
( )扬顿( ) 静( )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写四字词语,相信你能行!(5分)
久别重( ) 恍然大( ) 和( )可亲
( )崖峭壁 笔走龙( ) 独具( )心
描写外貌:
描写心理:
三、按要求写句子,小心哦!(4分)
①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1分)
反问句:
②淘气的云雀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1分)
仿写句子:
③杨利伟有顽强的精神,他走向了成功。(1分)
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④ 在春节文艺晚会上,我看到了精彩的节目和动人的歌声。(1分)
修改:

四、语言积累、运用,加油哦!(共13分)
1、填空:(6分)
①造物无言却有情, 。
② ,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③ ,不能动人 。
④珍惜自然资源 , 。
⑤ ,俯首甘为孺子牛 。
⑥ 写一句课外积累的类似的句子:
2、在小学语文第11册课本中,你最爱读的一篇课文是《 》,
因为: 。(2分)

3、你学习语文六年了,请把你自己学习语文最有效、最喜欢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你是怎样学到这一方法的? 。(2分)

4、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3分)
①万里长城是世界最长的古代防御工事。( )
②鲁迅发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故乡》。( )
③《月光奏鸣曲》是德国贝多芬的作品。( )

五、这个学期你积累了不少的诗词吧,请把你最喜欢的一首默下来,并说说原因。(4分)

我喜欢这首诗的原因是:

第二部分:阅读(30 %)
一、阅读《老人与海鸥》,回答问题。(15分)
没想到十多天以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非常惊(导 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 kōng kòng )地。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 冀)天使。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yín yíng)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
在为老人举行的葬礼上,我们抬着那幅遗像缓缓向灵堂走去。老人背着那个(蓝篮)布包,撮(chuō cuō)着嘴,好像还在呼唤着海鸥们。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

1、划去文中错误的字或读音。(3分)

2、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请在文中用“ ”划出来。(2分)

3、动物和人类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文中哪些句子直接点出海鸥是老人的亲人?请用“ ”划出来。(2分)

4、从划线句子中,我体会到了
(2分)

5、文段中出现三处省略号,它们的用法是:( )(2分)
A、表示列举的省略 B、表示话未说完 C、语意末尽

6、“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它们想说什么呢?(2分 )

7、在这一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情感?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海鸥的心情吗?(2分)
二、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15分)

我的朋友告诉我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朋友起得很晚,池塘已经游满了大大小小的鸭子,几只晚来的还拖着肥胖的身体在公路上摇摇摆摆,夹在稀疏的路人中显得有些滑稽。朋友恶作剧地走近鸭群,突然猛一跺脚,受惊的鸭子四处逃窜,“嘎嘎”地叫着,有的还张开翅膀,扑打着,来个个趔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