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span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量正式突破20000列span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04
成渝铁路建成通车70周年之际,6月30日上午9点50分,鸣笛声响彻广袤的川渝大地,两列满载着电子产品、机械零件、日用百货等货物的中欧班列(成渝)缓缓驶出成都国际铁路港、重庆团结村中心站,这标志着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量正式突破20000列。自开行至今,中欧班列(成渝)承载着西部对外开放的使命,一路向西奔赴欧洲,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量约占全国4成

  据悉,伴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推进,成渝两地自贸试验区的协同开放、创新合作越来越密切。以班列合作引领成渝高质量发展,2020年成渝两地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相关部署,在全国首创中欧班列跨省域共商共建共享,联合打造成渝中欧班列品牌,于2021年1月1日同时发出第一趟列车。

  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携手第一年,开行班列超4800列、占全国中欧班列的30%,运输货值超2000亿元,两项指标均为全国第一。回程班列占比达55%,是唯一实现双向运输平衡的班列。回程运输箱量超20万标箱、居全国首位,贡献了全国回程箱量的35%。货类覆盖电子、机械、汽车及配件、智能终端、医疗药品及器械、食品饮料、衣服鞋帽等上千种产品,涵盖了沿线国家人民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

  如今,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班列数突破2万列大关,占全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约40%,已然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重要的“钢铁驼队”,发展成为全国开行量最多、开行最均衡、运输货值最高、货源结构最优的中欧班列。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发改委、交通部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专家组成员纪寿文分析表示:川渝携手做强做优中欧班列(成渝)品牌,有助于引领带动全国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擦亮“一带一路”中欧班列“金字招牌”,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安全稳定,推动国际陆运规则加速完善。进一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深化中国与欧亚国家务实合作,增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认同。

  成渝号拓展线路40余条辐射亚欧超百个城市

  5月23日,中缅新通道(重庆—临沧—缅甸)国际铁路班列顺利抵达缅甸,用时仅8天。从此,一条最近距离、最快速度、最直接联接印度洋的陆上通道正式开通。

  6月4日,成都—加德满都路线开通。这是成都首趟开往南亚国家的国际货运班列。为西部地区融入南亚经贸走廊的物流主动脉,深入中巴经济走廊沿线地区,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目前,成渝两地正加快打造“多通道跨境、多口岸过境”的国际班列大通道,建立起以成渝为主枢纽、四向拓展延伸的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和陆海货运配送体系。其中,成都已建立起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成都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和全球陆海货运配送体系。重庆已形成“3+8+N”体系,干支网络基本辐射亚欧大陆全境,并实现了与长江黄金水道、西部陆海新通道等物流通道的无缝衔接。中欧班列(成渝)运行线路拓展近40条,辐射亚欧超百个城市。

  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任巴川江说,“两地会按照近中远期三步走思路,进一步强化中欧班列(成渝)合作,共同推动通道带动物流、贸易、产业高标准融合、高质量互促,使适铁适欧特色产业在成渝两地进一步聚集。近期,将加快推动境外线路优化和海外仓共建共享,在已有的‘区块链+金融’‘铁路提单’‘笼车’等项目基础上创新开展行业标准化建设等,加速打造中欧班列‘第一品牌’。”。

  成渝携手打造外向型产业聚集地

  “中欧班列(成渝)的稳定开行,有力带动西部电子、汽车、机械等适铁适欧产业发展壮大,特色枢纽经济初具规模。两地坚持通道带动经贸、产业发展,依托中欧班列运输优势和品牌效应,打造外向型产业集聚地。”成都国际铁路港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目前成都国际铁路港引进顺丰、厦门建发、中国储运等供应链管理企业,打造“一带一路”供应链配置中心;香港玉湖、厦门象屿、盒马鲜生等国际贸易龙头企业落户港区,构建多功能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平台;TCL、佩南顿等加工贸易项目落户综保区,集聚出口型先进制造业。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引进中特物流华贸多式联运运营中心、浩航国际等多式联运头部物流项目,落地新希望鲜生活、鲜易鲜冷链等物流仓储项目和国通智慧冷链产业园、凡品等冷链进口贸易项目,口岸医药、冷链、贸易等临铁特色产业进一步聚集。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带动四川、重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分别增长20.4%、26%,对欧盟进出口分别增长13.2%、19.5%。

  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公室主任杜进表示,“创新开行中欧班列(成渝)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服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成渝共建机制、共谋发展、共促未来,持续深化中欧班列(成渝)全方位、多层次、各领域合作共赢。下一步,成渝两地将围绕发挥成渝极核带动作用、双核联动效应和集结中心枢纽功能,开展更加紧密务实合作,保持班列多路径、多通道安全稳定运行,提升品牌市场竞争力和多元化服务水平,推动中欧班列(成渝)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