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胡影响

如题所述

中国低音拉弦乐器的不完善是音乐界共识。在探索中国乐团的"交响化"道路上,适度引入外来乐器并非不可行。然而,若完全摒弃中乐团的西洋乐器,如定音鼓和大提琴等,音乐的音色将会大打折扣,难以实现近年来中国音乐家追求的民族乐队"交响化"目标,这恰恰是西方音色的体现。在实践中,不同音乐情境下可以灵活运用不同乐器。例如在需要弦乐器统一和谐时,革胡和低音革胡是选择,而低音厚重的部分则依赖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但从长远看,专为民族乐队设计的完善低音乐器是必要的,因为中国乐队的"交响化"趋势已不可避免,乐器改革需紧跟这一步伐。


关于中乐团低音拉弦乐器的争议,焦点在于在国产乐器不成熟的情况下,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的引入。中国音乐家强调本土乐器,但中乐团的诞生本身就深受西方交响乐团模式的影响。如果反对使用大提琴,是否意味着首先要质疑模仿西方乐队结构的问题?更深层次的讨论是:中国的合奏音乐是否应该遵循西方交响乐团的发展路径?


不可否认,中国的音乐发展,无论是乐器、乐团、音准还是美学理念,都深受西方音乐文化影响。1979年在英国东方音乐节上,中国音乐家的演出就被认为过于现代化和西化,偏离了传统中国音乐的定义。因此,中国民族乐队的发展应适时反思,寻求与中国音乐文化相契合的改进,而非盲目追求西化。




扩展资料

革胡:一种音量较大、音域较宽的低音拉弦乐器。五十年代上海音乐学院杨雨森(1926~1980)在二胡的基础上吸取其他拉弦乐器的特点创制而成,故此称为革胡。以后又经过不断改进,如今已成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低音拉弦乐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