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为大王不取也的为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认为。整句话的意思是:我私认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

一、原文:汉 司马迁《鸿门宴》节选

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二、译文:

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王。’

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只是灭亡了的秦朝的继续罢了。我私认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司马迁在元封三年(前108年)接替其父担任太史令,从太初元年(前104年)开始创作《太史公书》(后来称为《史记》)。后因向汉武帝为李陵战败投降匈奴之事辩护而被捕入狱并处以腐刑,在形体和精神上遭受巨大的创伤。出狱后任中书令,忍辱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

大约在征和二年(前91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其中第七篇即为《项羽本纪》。

项羽作为汉朝开创者刘邦的劲敌,曾与刘邦争夺天下,汉朝历代君主对项羽的态度多是贬大于褒。而司马迁却不同。正因为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和“爱奇”思想,不以成败论英雄,才刻画出具有鲜明个性的项羽形象。而鸿门宴是项羽一生成败的一个重要节点,因此司马迁浓墨重彩地再现了这一事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0

为的意思是以为。

释义:我私意认为大王不采取这种做法好。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原文(节选):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翻译: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是将已亡的秦朝的作为延续罢了。我私意认为大王不采取这种做法好。

扩展资料

为的古义

当读作wéi时:

1、做;干。清·彭端淑 《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翻译: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容易了。

2、发明;制造;制作。宋·沈括《活板》:“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翻译:庆历年间,平民毕升又发明了活版印刷。

3、作为;当作。先秦·墨子《公输》:“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翻译:墨子解下腰带,围作一座城的样子,用小木片作为守备的器械。

4、成为;变成。先秦·吕不韦《察今》:“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翻译:病症变了而药不变,本来可以长寿的人,现在也变成短命鬼了。

5、是。三国·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翻译: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不应有所不同。

6、治;治理。《论积贮疏》:“安天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翻译:哪里有治理天下,已经危急到这般地步,可是主上不震惊的呢?

7、写;题。宋·王安石《伤仲永》:“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翻译: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8、以为;认为。汉·司马迁《鸿门宴》:“窃为大王不取也。”

翻译: 我私下里觉得大王这样做不可取。

9、叫做;称做。汉·司马迁《陈涉世家》:“号为张楚。”

翻译:定国号为张楚。

10、对待。《鸿门宴》:“君王为人不忍。”

翻译:君王的为人(心肠太软),不忍下手。

11、算作;算是。先秦·左丘明《肴之战》:“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翻译:秦国这般无礼,我们还报什么恩呢?

12、担任。《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翻译:沛公想要率先攻城在关中称王,并且拜子婴为宰相。

13、对付。《鸿门宴》:“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翻译:现在出来,还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

14、表示被动。先秦·韩非子《韩非子·五蠹》:“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翻译:兔子不会再得到了,而自己却成了被宋国人笑话的对象。

15、如果;假如。先秦·佚名《战国策·秦策》:“秦为知之,必不救矣。”

翻译:秦国如果知道了,一定是不会去救的。

16、用在句中,起提前宾语的用;用药尾,表示感叹或疑问。汉·司马迁《鸿门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翻译: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

当读作wèi时:

1、给;替。先秦·庄子《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翻译:庖丁给梁惠王宰牛。

2、向;对。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

翻译: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道。

3、因为。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翻译: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

4、为了。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翻译: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

5、被。汉·贾谊《过秦论》:“身死人手,为天下,何也。”

翻译:皇帝自己也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为什么呢?

6、在……的时候。汉·刘向《晏子使楚》:“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翻译:在他来的时候,大王请允许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3
我私下里替大王觉得这么做不可取。
句首省略了主语“我”。
窃:古人常用的谦辞,私自的,私下的。
为:介词,替。为没有认为的意思。
不取:不可取。
也: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和肯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1-04
为:
认为
我私下里觉得大王这样做不可取

窃:私下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