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预防低温烫伤

如题所述

冬天了,热水宝、暖宝宝就用得比较多。虽然它温度不高,可能就五、六十度,
但是如果作用时间比较长的话,晚上睡觉熟睡了。或者酒喝多了,有点不太清醒了,就容易形成低温烫伤。

  暖宝宝不能直接接触身体,最好我们用的时候,垫上毛巾、垫上布,隔开了可能更好一点。另外作用的时间也不要太长,
不要睡着了,还在那儿用。  

  烫伤烧伤处理,主要是冲、脱、泡、盖、送,这五个字!

  如果衣物覆盖的地方被烧烫伤,
千万不要强行脱去衣物,这样可能连带揭掉表皮,对皮肤造成二次伤害。但是火灾烧伤,应立即脱去着火的衣物。

  1、冲——将烧烫伤的部位用清洁的流动冷水轻轻冲或浸泡10-30分钟左右,
冷水可将热迅速散去,另外有止痛的作用。

  2、脱——在充分的冲洗和浸泡后,一般半小时左右,在冷水中小心除去衣物。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千万不要强行剥去衣物,以免造成新的损伤。

  3、泡——对于疼痛明显者可持续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此时主要作用是缓解疼痛。

  4、盖——受伤部位轻轻盖上,
用清洁的、干净的毛巾也行,干净的衣服也行,把伤口给包起来以后,下一步送到医院去,不要私自做一些自己的处理。

  5、送——转送到专业治疗烧伤的烧伤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正规治疗。

  直接送到医院,肯定有问题。因为早期如果烧伤或烫伤后,
如不用凉水冲,可能创面会继续 加深。这个时间比较关键,如果你错过这个时间,直接往医院送,可能创面会加深。原来本身是个一度烫伤,或浅二度烫伤,
如果没经过这些凉水冲,泡,可能会造成深二度的烫伤,将来会留下后遗症。aqui te amo。 步骤一:冲。首先"冲",
指孩子烫伤后,需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患处15~30分钟!目的是尽快带走烫伤部位的热量,降低组织损伤!越快越好!注意水和室温相似即可。

步骤二:脱。"脱"是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剪开衣服,
并保留与皮肤粘住的部分,尽量避免将水泡弄破。不要强行剥去衣物。

步骤三:泡。"泡"对于疼痛明显的儿童,可持续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缓解疼痛。

步骤四:盖。"盖",使用干净或无菌的纱布或棉质的布类覆盖于伤口,
并加以固定。面部烧伤者,宜采用坐姿或半卧位姿势,将清洁无菌的布在口、鼻、眼、耳等部位剪洞后盖在面部。

步骤五:送。最后是"送"--送医就诊,
寻求医生的救助!有些时候烫伤本身可能并不太严重,但没有及时处理好伤口,却容易引发溃烂、留疤、严重甚至伤及神经和骨头等等一连串更严重的后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8

一只要正确使用,一般都不会烫伤。

冬天来了,很多人用上了保暖神器,热水袋,暖手宝等等。很多人不经意间被烫伤了还不知道,尤其是老年人经常出现被“低温烫伤”的现象。实际上温度44度以上的物质就可能导致烫伤,尤其是持续时间比较长,烫伤的程度就会很深。低温烫伤同样会出现皮肤灼痛、起泡、变色等被烫伤的症状。被烫伤后,患者应立即用清洁的凉水冲洗或浸泡伤口,在痛感降低后,再尽快就医。另外,糖尿病患者、老人等,由于痛觉敏感度降低,更应妥善使用取暖物品,避免“低温烫伤”。造成低温烫伤后,要及时进行冷疗,若出现水疱、表皮破溃等情况,要及时就医,防止出现感染。冷疗:低温烫伤后患者应及时进行冷疗,如用冷水对创面进行淋洗、冷敷或用包裹冰块的毛巾等冷敷,有利于使创面迅速降温、减少余热继续损伤组织,但冷疗时间不可过长,一般一次20-30分钟,以免导致继发效应。就医:如果局部有水疱或者表皮破溃,患者需去烧伤科进一步治疗。如未破的小水疱需避免摩擦、压迫,可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疱需在无菌操作下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疱内的液体,并在创面使用无菌油性敷料进行包扎。表皮破溃的患者可使用双氧水或碘伏进行消毒,并保持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日常生活中,预防低温烫伤的方法有:使用贴热宝时,不要让热宝直接与皮肤敷贴,要隔一层比较柔软的布。使用热水袋时,要用质量比较好的,盖子要拧得比较结实,以免热水外漏引起烫伤。热水袋放在脚底,也要用布隔一层,不要直接接触脚底的皮肤。使用电热毯时,要在睡前使用,加温后需要断电,不要持续一整晚充电使用电热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