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氏起源及所出名人

要求详尽,越多越好

  封 姓

  封姓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围绕着封姓的演变,流传下来的故事有许多,伏羲时有个夔龙氏,把都城建在今天重庆丰都,每逢天旱,夔龙氏就率众人在长江边上的巫山跳舞祭天祈雨,后人把夔龙氏称为耕父,千百年来,封姓创造了灿烂南方文明。

  封姓的起源非常的悠久,它主要是以丰沮玉门这个地名有关系,我们把丰都叫做鬼城,来源就取自于丰沮玉门,黄帝的时候,黄帝把一个臣子,也就是炎帝的后代,封在丰沮玉门,因为封巨和沮居在古时候是通用的,也同音,因此他就以封巨为名,所以历史上《世本》有记载,封姓是炎帝之子,黄帝之师,是胙土为姓,胙土为姓也就是说,他当时封在丰沮,所以他起名叫封钜。

  从黄帝时期开始,封氏就以农耕为主,封氏创造了许多先进的耕作方法,同时封氏在生活中掌握了野猪的驯化方法,为后人走向农业文明创造了条件,封氏在黄帝时期协助黄帝主理朝政,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后人把封氏称为炎帝之子,黄帝之师。

  自黄帝时期,封姓执掌乐正以后,一直传到尧舜时期,因为封姓参与反对十日帝尧称帝,因此被帝尧派摄政羿把他们射杀了。摄政舜,我们称他为禹舜,禹舜当时是帝舜的摄政,他为了想执掌朝政得到,夔龙氏的支持,于是他做主把乐正还封给夔龙氏,夔龙氏当了乐正以后,主管桑林祭祀,因为他是八伯之一,所以我们又称他为封伯,他的封土就是现在的河南封丘。

  从夏朝开始,封钜的后代定居在封父,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封丘,当时封氏是夏朝的诸侯国,封父是地名,所以当时封氏是以地名作为人名的,封父国历经了夏商两个朝代,由于当时朝政的更迭,封氏从商朝以后,开始由盛转衰。

  中康继位以后,后羿想给夏朝支持者一点颜色看,因此羿把封伯给杀了,杀了他还把封伯的母亲,玄妻抢走了,强迫她为妻。后羿的夫人嫦娥就不干了,就吞了仙药飞到月亮上去了。但是玄妻要为自己的儿子封伯报仇,于是联合了她的宗亲叫逢蒙,又联合了宰相叫寒浞,趁后羿不备,将他杀了。

  千百年来,封姓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尽管封姓在百家姓中不是一个大姓,但仍然是名人辈出,汉代有侍中封岌,北宋有宰相封予会,唐朝有宰相封德彝,封敖在《题西隐寺》中写道,“胜事俏能销岁月,已拼名利不相关,”就是对封氏人家的真实写照。

  封后国在周初灭亡之后,封姓四散迁徙,有一部分迁到齐国,后来被称为渤海封,渤海郡望,就是封姓,还一部分封姓南迁,主要在安徽、海南一带,这是在两晋时期迁过去的,还有一部分迁到浙江,最多的地区大概是广东,所以这些地方出现了很多以封为名的地名,像封林、封渊、封宇、封丘、封川,都是因为封姓聚居,后代搞郡县制的时候,就以封人聚居的地方,封姓作为县的命名。

  历经春秋变迁,封氏人家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曾经起到过重要作用,从唐朝开始,封姓在长江两岸的广大地区勤于耕作,为促进当时社会的农业文明起到了积极作用。

  古老的封姓,神奇的故事,告诉今天的人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提示:

  封姓聚居地为安徽、福建、广东。

  历史上封姓名人辈有封隆云、封延伯、封肃、封敖。

参考资料:http://www.cctv.com/geography/tygcs/020318/concent_bx.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2-27
[封氏属地]
渤海郡,今河北沧县。

[封氏来历]
封姓出自于姜姓,其始祖是黄帝的后代。据《姓苑》记载,黄帝时,神农氏黄帝的裔孙钜,由于做过黄帝的老师而受封于“封”地,封地在今河南封丘县西封父亭。周时,他的后代封父(当时重要的诸侯)被灭,其后世子孙以封地名为姓,称封氏。后魏时,也有少数民族改姓为封。

[封氏名望]
封姓名人,除夏朝诸侯封父外,尚有北朝北齐宰相封子绘,唐代宰相封德彝,后魏开府仪同封津。
第2个回答  2015-10-11
  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的后裔钜之后代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姓苑》上记载,炎帝裔孙名钜,曾为黄帝之师。
  夏朝时期,钜的后代食采于封父(今河南封丘封父亭),为诸侯国,后人曾经称其为封钜、封父,属于以地名冠称为人名。
  商末周初,封父国被周文王所灭,其国人分为两姓,一为封父氏,一为封氏,后封父氏亦省文简化为单姓封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封氏望族居于渤海郡(今河北沧县),是为沧州封氏(渤海封氏)。
  封姓名人有:
  封衡:三国时魏国道士。据《后汉书》记载,他入山修道150余年,还乡时,像20多岁的人。著有《养气术》、《隐形法》、《卫生经》等。
  封孚:字处道,渤海蓚人也。祖悛,振威将军。父放,慕容?之世吏部尚书。孚幼而聪敏和裕,有士君子之称。宝僭位,累迁吏部尚书。及兰汗之篡,南奔辟闾浑,浑表为渤海太守。德至莒城,孚出降,德曰:“朕平青州,不以为庆,喜于得卿也。”常外总机事,内参密谋,虽位任崇重,谦虚博纳,甚有大臣之体。及超嗣位,政出权嬖,多违旧章,轨宪日颓,残虐滋甚,孚屡尽匡救,超不能纳也。后临轩谓孚曰:“朕于百王可方谁?”孚对曰:“桀纣之主。”超大惭怒。孚徐步而出,不为改容。司空鞠仲失色,谓孚曰:“与天子言,何其亢厉,宜应还谢。”孚曰:“行年七十,墓木已拱,惟求死所耳。”竟不谢。以超三年死于家,时年七十一。文笔多传于世。
  封肃:后魏尚书。有文思,博涉经史。著有《还院赋》,其辞甚美。
  封隆之:后魏吏部尚书。奇谋妙算,知大政方略,历事五帝,官历侍中,再为吏部尚书,始终完名,世称博大长者。
  封延伯:字仲琏,渤海郡人,南齐避诛灾乔居东海郡,颇有学问与操行,有高士(超世俗的人)风度。官至梁郡太守。子嗣迁广陵之畔,广纳荒垦, 逐成豪绅。
封家姨即风神。据唐代人段成氏《酉阳杂俎》记载,一个名叫崔之徽的人,在家夜坐,见来了几个美女,其中一个叫封家姨。不一会都走开了,只留下一红衣少女,求崔之徽立一杆红色大旗。立旗那天,东风刮地,只有花园中鲜花不动。他才明白封姨便是风神。
封德彝,名伦,渤海郡人。最初在遂朝任内史舍人,被重臣杨素所器重,常跟他议论天下事。一日,杨素摸着他的床说:“封郎终居此坐。”便把从女(兄弟的女儿)嫁给了他。唐太宗(629-649年在位)时官至尚书右仆射。
封子绘,武成帝时都官尚书。冀州人,祖父、父亲世代为冀州刺史,很得人心,就派他乘驿马到了信都。封子绘到信都之后,一边巡视城池,一边对城中吏民晓谕避祸趋福的道理。官吏和民众相继跑出来投降。城里有什么动静,都有人报告,大事小事全都知道。归彦登城大呼云:“孝昭皇帝初崩,六军百万,悉在臣手,投身向邺,奉迎陛下。当时不反,今日岂反邪!正恨高元海、毕义云、高乾和诳惑圣上,疾忌忠良,但为杀此三人,即临城自刎。”既而城破,单骑北走,至交津,获之,锁送邺。乙未,载以露车,衔木面缚,刘桃枝临之以刃,击鼓随之,并其子孙十五人皆弃市。命封子绘行冀州事。 封常清(?—756),蒲州猗氏人(今山西猗氏县南二十里),唐朝名将,战功赫赫。自幼家中清贫但受祖父影响喜爱读书。曾两次入朝为官。安史之乱时,因出师不利被处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