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公公不进儿媳房,兄长怕坐弟媳床”,是何导致如此讲究

如题所述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很重视亲情的民族,而且他们对于家族关系也有着一些约定俗成的原则和讲究,也流传了许多关于人际关系的俗语。
不仅仅在古代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举止,同样也在现在有着较为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许多俗语也一直沿用至今。
在古代,人们是大杂居一个房子里有可能生活着几辈人,因此人们生活是极其不方便的,有着许多的顾虑和想法。
俗话说:“公公不进儿媳房,兄长怕坐弟媳床”,这句俗语就描述了大杂居环境下的,两辈人的不方便与顾忌,那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就来浅浅探讨一下吧。
一、何为公公不进儿媳房?
在古代,亲属大部分都属于大杂居,生活在一起。
即使儿子已经成家立业了,和父母分开的概率也是非常的小,更何况古代还以孝道为重,分家的概率几乎为零。
因此公公与媳妇难免会生活在一个屋檐下,而公公与幸福的关系也是以儿子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关系。
而且不管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公公与媳妇的关系也是十分的敏感。
特别是在现代,许多父母已经不和孩子们居住在一起了,几乎都是分开居住,因为这样能更好地避免两代人居住在一起的尴尬情况。
而且媳妇的房间也是属于她和丈夫的私人空间,父母在没有得到孩子的允许下,不能擅自的闯入。
尤其是公公,不能擅自闯入儿媳妇的房间,公公和媳妇的相处模式也应该要学会避嫌。
自古以来就有男女七岁不同席,男女授受不清等的思想观念,两代人的生活的生活方式也应遵循其要求规则。
在农村会有许多说三道四,长嘴妇这一类人的存在,如果公公和媳妇之间相处不避嫌,相处方式十分的模糊,那么很容易被人说三道四。
特别是当公公没有得到儿媳妇的允许,私自闯入他们的私人环境中,会被认为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所以为了约束和指导公公和媳妇之间的相处方式,古人们总结出了许多俗语和谚语,以此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误会,用来警示后人,在和亲人之间相处,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毕竟一个家族的声望也是由方方面面构成的。
二、何为兄长怕坐弟媳床?
而“兄长怕坐弟媳床”也与“公公不进儿媳房”的意思和作用大同小异。
一个家族中需要公公与媳妇保持距离,同样,兄长作为长辈也应和弟媳保持好相处的距离。
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兄长因树立好榜样,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因和自己的弟媳保持好适当的关系,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作为长辈也不能随意出入自己兄弟的房间,也不能随随便便做自己兄弟和弟媳的船。
而且在封建迷信的古代人们对于名声是看得很重的,如果一个家族中兄长和弟媳纠缠不清,那会很容易被人说三道四,也会造成家族的不和睦,很容易引起家族纠纷和吵闹。
当然放在当今社会来看也同样如此。
无论在哪个时期,哪个阶段,男女关系都是敏感问题,也是人们要学会的一门知识。
而这些关于人际关系的俗语也是在告诉我们,在与人相处之间要保持合适的距离,特别是在与异性之间尤为重要。
特别是在一个家族中没有血缘关系的男女,一定要保持适当的距离,生活中相处,一定要懂得避嫌,因为一个家庭的和睦与和谐来之不易,无论是长辈还是平辈都应该懂得伦理道德,共同维护好自己的大家庭。
总结:
古人总结下来许多人际关系的俗语,也为我们后辈提供了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我们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都会受到他们的影响和约束。
这些俗语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而且隐含了许多关于为人做事的道理。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些俗语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是古时候流传下来,就觉得他们是封禁迷信思想,而不去多加注意留心,而当我们因为某些事情没有处理好而吃亏时,我们才会发现这些话其实是有道理的。
这些俗语都是古人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对我们为人做事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的,我们应该细细地了解和运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