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三不立,立后家人弃”,是哪“三不立”?立墓碑有啥讲究?

如题所述

1. 立墓碑是丧葬习俗的一部分,它是对逝者的尊敬,并且作为一个明显的标识物。
2. 古时候,墓没有“坟堆”作为标识,时间久了,很难找到逝者原来的埋葬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始修建“坟堆”,用土压实并在坟头处用石头砌好,以便清明节时后人能够找到先祖的坟墓进行祭拜。
3. 《礼记·檀弓上》中提到:“古者墓而不坟”,说明先有墓,后有坟,这是一个实际应用中的演变过程。
4. 后来,人们开始立墓碑,用石料或木料制作,上面刻载死者的姓名和事迹。但是,墓碑并不是随便立的,有三种人死后不能立碑。
5. 首先是年龄小于60岁的人,因为按照“天干地支”和“五行说”,六十岁是一个轮回,没有活到六十岁的人被认为是短命的,没有完成一个轮回,所以没有立碑的资格。
6. 其次是非正常死亡的人,比如吊死、摔死、淹死等,因为这样的死亡已经够身边的人八卦一段时间了,如果把生前的遭遇写在碑上,会给后代造成无形压力。
7. 最后是后继无人的逝者,因为立碑是为了让后人能够快速找到先祖的坟墓,如果后人都没有了,立碑也就没有意义了。
8. 俗语“墓碑三不立,立后家人弃”说的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习俗,并没有科学依据,所以我们要理性对待。立碑是为了表达怀念之情,是对逝者的“孝道”表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