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洪崖洞的历史介绍

如题所述

明初,戴鼎筑重庆城,建有十七门,九开八闭,洪崖门是闭门。修得有城楼,有门的样子,但却没有门。不能进出,纯粹用于军事。洪崖门面临嘉陵江,能控制好长一段江面。
明末,曾在洪崖门左面城墙上安有大炮,因而现沧白路过去就叫炮台街。那大炮面对两江汇合处,本是防备张献忠的。哪知张献忠从通远门攻入了重庆城。从临江门到千厮门之间,是悬崖,城墙和洪崖门都建在悬崖上。在洪崖门下面靠右的悬崖下有个洞,就是洪崖洞。
洪崖洞上原来有一条小溪,那小溪发源于城内的大梁子(现新华路),经大阳沟、会仙桥到洪崖洞,从悬崖上跌下,形成瀑布。“洪崖滴翠”就一直是重庆的一大景观。后来,城里的树木被砍完,人口也增多,那小溪成了污水沟,洪崖就不滴“翠”了,而是悬着一条污水“瀑布”。
抗战开始后,重庆人口猛增,重庆城中心从下半城移到上半城。上半城的污水往洪崖洞流,垃圾也从洪崖洞上往崖下倒,在这儿捡垃圾的人也就成堆,加上洪崖洞里可以避风雨,于是洪崖洞就成了叫花儿“丐帮”的窝子。
大约是上个世纪40年代,才在那悬崖上开出一条小路来,沟通了城内外。洪崖洞下临镇江寺和纸盐河街,都是码头,且相当热闹。于是,那洪崖洞两侧的悬崖下就建起一排排吊脚楼。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似摇似晃,构成重庆城特有的风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