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入库,结转采购成本怎么做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9

材料采购、入库、结转有两种方法,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

1、货到并验收入库,发票等结算凭证已收到,货款已支付: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货款已付,材料尚未到达

借:在途物资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货到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2、货款已支付,同时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物资采购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入库时: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

贷: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3、货款已支付,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借:物资采购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扩展资料:

(1)企业购入材料、商品,按应计入材料、商品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在途物资”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款项,贷记“银行存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2)购入材料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如分期付款购买材料),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购买价款的现值金额,借记“在途物资”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

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3)所购材料、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进价”等科目,贷记“在途物资”科目。

库存商品采用售价核算的,按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进价贷记“在途物资”科目,进价与售价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商品的采购成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在途物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19

一、材料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结转采购成本的账务处理分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两种情况。

二、计划成本法下采购材料的帐务处理 

1、货款已支付,同时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入库时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2、货款已支付,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借:物资采购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3、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1)月末发票账单未到,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暂估价) 

贷:应付账款(暂估价) 

(2)月末,调整差异 

借:原材料 

贷:物资采购 

借:物资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超支作相反分录) 

4、材料成本发出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月末,调整计划成本,分摊材料成本差异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      

三、实际成本法下的帐务处理 

1、货到并验收入库,发票等结算凭证已收到,货款已支付。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2、货款已付,材料尚未到达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货到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3、货到并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 

借:原材料(估价入账) 

贷:应付账款(估价) 

下月初,用红字做同样记账凭证冲回,以便下月付款后,按正常程序记账。 

4、采用预付货款方式购货 

(1)预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2)货到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3)预付款项不足,补足上项货款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4)预付款项多付,退回时 

借:银行存款 

贷:预付账款 

5、领用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相关科目 

贷:原材料 

扩展资料:

1、材料采购成本核算的内容包括:

(1)买价;

(2)运杂费,主要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

(3)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4)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主要包括挑选整理中发生的工资支出和必要的损耗,并扣除回收的下脚废料价值;

(5)购入材料负担的税金和其他费用。

2、“材料采购”账户,主要反映材料采购资金的支出、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和采购成本结转情况的成本费用类账户,该账户应按材料品种设置明细账。

发生的材料的买价和采购费用,记借方; 验收入库转入“材料”账户借方的实际采购成本,记贷方。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表示在途材料的实际采购支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材料采购成本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6-13

材料采购、入库、结转有两种方法,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

货到并验收入库,发票等结算凭证已收到,货款已支付: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货款已付,材料尚未到达

借:在途物资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货到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即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本科目应按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扩展资料

与材料采购的区别

在做会计分录时,这是两个不同的会计科目。

“在途物资”这个会计科目的核算范围是企业按实际成本进行的会计核算,用于企业已经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材料尚未到达或者尚未验收入库的采购业务,应根据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借记“在途物资”等科目,待材料到达、验收入库后,再贷记“在途物资”。

“材料采购”这一会计科目是企业按计划成本核算的。取得原材料时,先通过该科目核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在途物资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材料采购、入库、结转有两种方法: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
一、实际成本法的帐务处理
1、货到并验收入库,发票等结算凭证已收到,货款已支付。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2、货款已付,材料尚未到达
借:在途物资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货到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3、货到并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
借:原材料(估价入账)
贷:应付账款(估价)
下月初,用红字做同样记账凭证冲回,以便下月付款后,按正常程序记账。
4、采用预付货款方式购货
(1)预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2)货到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3)预付款项不足,补足上项货款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4)预付款项多付,退回时
借:银行存款
贷:预付账款
5、领用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相关科目
贷:原材料

二、计划成本的帐务处理
1.货款已支付,同时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物资采购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入库时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
贷: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2.货款已支付,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借:物资采购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3.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月末发票账单未到,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暂估价)
贷:应付账款(暂估价)
月末,调整差异
借:原材料
贷:物资采购
借:物资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超支作相反分录)

4、材料成本发出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月末,调整计划成本,分摊材料成本差异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 超蓝节红原则!
参见: http://wenda.so.com/q/1368734578064912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