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力量让我进取800字作文

如题所述

汶川大地震后,所涌现出的仁人善举,令人唏嘘感怀至今。而今却有那么一个人,没有显赫的身世,也没有雄厚的资本,更不是青壮年般的社会柱梁。他是一位平凡的老者,以耄耋之龄,从74岁一直到93岁去世,身体力行,风雨无阻,整整做了二十年的善事!这种平凡,让道貌岸然者黯然失色;这种平凡,让权贵官贾们无地自容;这种平凡,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认可与褒扬;这种平凡,已经让我泪流满面!
他,叫白方礼,媒体常误作白芳礼。祖籍河北沧州,一贫如洗,从小做短工,后来逃难到天津,以踩三轮车谋生。解放后,靠着双腿蹬车,养活了4个孩子,其中3 个都上了大学;还资助着自20岁就寡居着的老姐及其儿子,而且侄子后来也上了大学。他没读过书,却深知学知识学文化的重要,勉励后辈勤学致知。退休之后,干起了个体,积攒了一些薄财。
有一次,他在田间看见一帮小孩嬉戏打闹,正当上学的年纪。问家长,家长回答说种田的人过日子都成问题,根本没有闲钱让他们入学读书。后来向校长打听,得知学费一年是80-100块之间,按说不贵,可是这这么点钱农民家长也无法拿出来。校长更说出了一个苦衷就是----就算有孩子来读书,教师也成问题。因为薪水太低,留不住人。老人听后感觉很沉重,心想若不读书,无法改变命运,岂不世世代代贫穷下去!由此,他萌生了一个念头----要将自己蹬三轮车的全部收入资助那些因贫困而上不起学的孩子,直到死。有这一想法并到付诸行动,一干就是整整20年,直到生命的终结。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回家后,他非常固执地宣布自己的这个决定,而且不容商议,将毕生积攒的全部积蓄5000块如数捐给了家乡,成立助学基金,从此踩三轮车的时候心里就多了个念想----要为孩子读书挣钱。别人是拉车养家,他则是拉车助学。而且还在车上竖立一面小旗,写着“军烈属半价、老弱病残优待、孤老户义务”。81岁时,他将一个寒冬挣来整整3000元钱将给学校,校长答谢,说代表全校300多学生致以敬意。谁知这个300多触动了他的内心。他想,僧多粥少,以他一人微薄的力量,加上行将就木的年纪,如何救那么多的孩子?回家后,他通宵未眠,天未亮就召集子女商议,表达了他想将两间老屋卖掉再申请贷款成立支教公司的想法。子女们面面相觑,知道父亲的脾气,也不好反对,答应了。后来,两间老房卖了一万元,再加贷款,在当地火车站边租了个小铁皮屋,只有8个平方,搞起了糕点、烟酒售卖的营生,开创了中国惟一的一家“支教公司”—天津白芳礼支教公司。初开业时,他即向雇员20多人阐明了宗旨:规矩挣钱,收入全部支教,月结月缴。此事感动了许多人,市长亲自划地,南开大学赠匾。在老人的苦心经营下,发展到十几个摊位,最好的时光景,每月除去各项开支得利一万多元。尽管身为创办人,但老人仍然像普通员工一样,依旧蹬着自己的三轮车,更给自己规定了每月不低于1000元的收入指标。这些收入,全部给了孩子,而他自己,却俭省得不能再俭省,穿戴得像个乞丐,而且大多是捡来的。吃的是冷馒头和水,睡的以大地当床。无论酷暑还是寒冬,都是这样捱过来的。只为了多挣一年钱,极少回家,随地而居,只求为孩子们多留些学费。后来那个小铁蓬因政府整治被清拆,老人又用木杆与编织袋撑了一个小篷,只为能够继续拉活。
老人以风烛残年,贫弱之身,节衣缩食,将自己的全部收入,献给了贫困的孩子,践行了支教的诺言。这里面不光有小学,还有中学,大学......据有心人统计,从74岁开始,一直到93岁逝世为止,整整20年,老人总共捐款350000元!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车收5角钱计算,老人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劳累。他不求回报。捐助的款项,也大多是通过学校和单位送到受助学生手里的,老人从没有打听过学生的姓名。当问老人对受他资助的孩子有什么要求时,老人的回答是:“我要求他们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做人,多为国家做贡献。” 2001年,他捐出了最后一笔钱----因为,他实在老迈得蹬不动三轮车了。只好在车站替人看车,存够了500又捐了出去.....他像一只蜡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发出生命的光亮,去照耀别人前行的路。多年来的无分昼夜,废寝忘食;餐风露宿,栉风沐雨......老人持之以恒,从未退却。滴滴血汗,换来的是沉甸甸的爱心善款,捐出去的是老人济世助贫的情怀,实践的是平凡而伟大的壮举!
2005年9月23日,老人寿终正寝,享年93岁。他平静的走了。他曾经说过,要有来世,他还将蹬三轮车为年轻后生们播撒自己的爱心。老人没有堂皇的外表,豪气的语言,他甚至有些佝偻,老气寒碜,乍看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布衣百姓。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虽然两次入围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却最终没有入选。我不知道感动中国的评选标准具体量化是什么,但如果以一个人的收入与捐助来定比例的话,我想,老人足以让任何一位成功入选的人相形见绌,高下立判!
我愤怒了。身为一个大国的中央喉舌,如此偏颇的评选,竟将一位耄耋之际、风烛残年的老人拒之门外,理由何在?!也许,对于一位只尚行动不务虚名的老人来讲,荣不荣誉并不重要,可以不去计较;但我要说的是,当一个病态的社会,只是流于表面的浮华,惯于功利的宣传,崇尚炒作的评比,惟形式不重内容的文章,是可耻的,是可恶的。老人,正是这病态社会的健全者,浊流滚滚中的一股清流,浩瀚夜空中的启明与长庚!譬如那称杆上的星,星是分,百姓的心就是这杆称,轻重分数将由这称杆来称明!
望采纳 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2-06
有一种力量使我感动
5月12日的天灾震垮了座座高楼,震断了根根电缆,却震不破中华儿女血浓于水的情谊,更震不灭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圣火.让我们记住这点点滴滴,因为即便天灾横行,地震猖獗,在这华夏大地上,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
“两个总理一个样!”
这是绵阳市一位老大娘的满含热泪说出的一句话.一个指周总理,另一个是……
镜头一:“别着急孩子,饼干马上就有,很快,很快了.”当他对一个因饥饿而嚎啕不止的孩子说过的这句话时,我听到了并不是轻描淡写的语气,看到的也绝非满不在乎的表情,却分明感觉到他那似隐似现的泪和着两鬃的清霜一滴,一滴珍珠似地滴进我心里.
镜头二:又是一个不眠夜.桌上的茶又已冰冷了吧!三天三夜未曾合眼的他竭力掩饰着疲惫.十三亿人民的主心骨,他不以能懈怠,也不懈怠.时而愁眉紧锁,双目微唇,时而单臂微抬,若有所思.终于,他的双目停留在地图上那两个朱红色的大字:汶川,久久不舍移开.他裳一口气,继而作下批示:“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就要做百倍努力,绝不漏过一个可能生还的百姓!我们都是汶川人!”
是阿,汶川人,总理与你们同在;可亲可敬的温总理,十三亿儿女与您同在!我们都是汶川人!
“有你在,我们就不怕!”
这是一位救援有员的话,他说的是22岁的女孩:乐刘会.
5月15日下午6时许,都江堰救援人员从一堆被震或粉末的废墟中救出一名已被埋74小时的小女孩,她就是乐刘会.
这是小乐在被救出2小时前面对摄像机的话:“你们没注意到我,我就歇着来节省体力;发现我了,我就高声求救.佻们千万别急,慢慢来,我没事,只是些皮外轻伤.记者同志,你们能拍清楚我吗?要清楚,一定得清楚些,要让关心我们的人知道,我们挺得住,我们不怕!”
救出她之后,在场所胡人无不掩面而泣:原来她所谓的“皮外伤”竞是全身多处粉碎性骨折……
小乐,余震依然,而你不怕;而有你在,我们不怕!
……
两个总理一个样,两代领导一片情,温总理,你有理由让我们的感动喷涌而出;
天灾猖狂有何惧,万民同心渡难关,小乐,你的沉稳与无畏让亿万人动容!
冰山一角的感动已让我闪感动不已,试问,这十三亿份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便似一根擎天巨柱撑起汶川乌黑的天空,睛天还会远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