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有几种状态

如题所述

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状态和终止状态。

物态变化也称为相变。初中物理讲的物态变化是指固、液、气三种物态间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相变中的一类,称为一级相变。它的特点是:①相变过程中,体积要发生明显的改变;②相变过程中要吸收或放出所谓的相变潜热、此外,还有另一类相变,它们没有以上两个特点,既不发生体积的突变,也不吸收或放出相变潜热,但它的某些特性,如热容量、热膨胀系数等要发生突变,这类相变称为二级相变。某些物质在温度低到一定程度时电阻会突然消失,成为超导体,就是一种二级相变。本书只讨论与一级相变有关的问题。

固态,从宏观上讲,是指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的物体,从微观上讲,是指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按一定规则周期性、对称性地排列,因此,我们讲的固态是结晶态。组成结晶态的物质微粒都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力(这种相互作用力称为“键”,常见的有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这些微粒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无规则的振动,一般不能离开自己的平衡位置,因此固体有一定的体积,也有一定的形状,并且熔化和凝固都有确定的温度,即有确定的熔点。此外,对于单晶体,它还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和物理性质各向异性的特点。

液态,从宏观上讲,是指具有一定的体积,不容易被压缩,但没有一定的形状,能够流动的物体。从微观上讲,组成物质的微粒(以下简称为分子)相互间也有较强的作用力,分子的排列情况更接近于固体,只是它们的有规则排列局限于很小的区域内(约在10-7m的范围内),而众多的这些小区域之间则是完全无序地聚合在一起。组成液体的分子的运动主要也是在某一平衡位置附近做无规则振动,但振动一小段时间就会挣脱周围分子的束缚而转移到另一个新的平衡位置附近,因此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分子在同一位置附近做振动的时间长短并不相同,但每一种液体,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分子在同一位置附近振动的持续时间的平均值是确定的,称为“定居时间”。例如液态金属的分子定居时间的数量级为10-10S,水的分子定居时间数量级为10-11S。同一种液体,温度越高,分子定居时间越短,而分子定居时间越短,则表示液体的流动性越好。

气态,从宏观上讲,是指既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的物体,它总是充满整个容器,很容易被压缩。从微观上讲,气体分子间距很大,它们的相互作用力很小,除了在相互发生碰撞或与器壁发生碰撞以外,气体分子的运动近似地可以看做是匀速直线运动,直到与其他分子或器壁发生碰撞为止,因此气体总是充满整个容器。两种不同的气体混合后,总是均匀地混合在一起,不会像两种不相溶的液体那样会出现明显的分界面。

一般说来,任何一种物质,在温度、压强…等发生变化时,都会呈现不同的物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02
物质的状态,有四种:
1、气态:
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
2、液态:
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其形状与容器的形状相同;
3、固态:
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
4、等离子态:
元素中的电子从原子中游离出来,成为自由电子。

补充答案:
所有领域?那可多了!
泛泛的说,物质有六种状态,分别是:
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体态、波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费米子凝聚态。
要是再分的话,还包括:非晶态、液晶态、超固态、超导态、超流态……
第2个回答  2017-09-06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普通人都认为物质只有3种状态,即:固态、液态、气态。在《趣味物理》中,物理学家们认为物质共有七种状态,即: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超固态、中子态、超临界态。但实际上,物质除了这七种状态之外,还有中子核态、奇点态。即9种状态。其中中子核态是中子内部的夸克(物理真空)被压缩坍塌,中子核紧密相联的状态,如黑洞就属于这种状态。而奇点态则是宇宙大爆炸时,整个宇宙内的所有物质被压缩到一个称作奇点的原始中子核中的状态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14
物质的状态,有四种:
1、气态:
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
2、液态:
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其形状与容器的形状相同;
3、固态:
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
4、等离子态:
元素中的电子从原子中游离出来,成为自由电子.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05-02
看你怎么分类,从物理状态来说有三种:气态,液态,固态。
从化学反应的角度来说分为:化合态,游离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