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前景如何?

如题所述

——智能建筑行业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深度解析
智能建筑行业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等的飞速发展,在建筑领域中应运而生的全新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些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催生了智能建筑的诞生。我国智能建筑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智能建筑是指利用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智能化系统集成等技术,对建筑内的各类子系统进行综合配置和综合管理,形成一个设备、网络、硬件、软件、控制管理、服务有机结合的综合建筑环境。智能化系统工程配置分项包括信息化应用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信息设施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机房工程等。
智能建筑产业链上游为计算机、通讯、现代控制技术及设备的研发生产,即信息产业、设备材料行业。中游为智能建筑软硬件以及系统集成环节。下游行业为建筑业尤其是房地产业,如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文化建筑、医院建筑、学校建筑、住宅建筑和工业建筑等。
自2010年以来,国务院、住建部、发改委等部门陆续出台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建筑节能、推动物联网技术在节能减排和智能建筑中应用等政策,推进新兴技术在智能建筑行业的应用。
智能建筑行业总市场规模呈波动增长趋势。2015-2020年,中国智能建筑市场需求规模总体呈波动增长态势。根据存量/新增面积、智能化比例以及单位面积改造成本,测算存量与新增建筑(公共建筑、住宅建筑与工业建筑)智能化市场规模,得出2020年,全国存量智能建筑投资规模为3146亿元,新增智能建筑市场需求规模为2590亿元,总市场规模为5736亿元。
智能建筑主要应用场景为住宅、商业和工业三大领域。2015-2020年,三大建筑领域存量面积逐年提升,同时由于受房地产行业融资收紧等因素影响,三大建筑领域新增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
智能建筑行业细分市场前景广阔。预计至2026年全球楼宇自动化系统市场规模达1121亿美元。智能建筑安防系统发展前景广阔,随着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系统集成类软件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国智能建筑中的安防自动化系统的市场规模也在逐渐增大。
智能建筑行业代表性企业分布于江苏、北京、上海、广东等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较快地区。获得三甲资质的代表企业有达实智能、延华智能、佳华科技、中电兴发等。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预计行业应用领域、应用场景不断拓宽。未来,智能建筑将由一线城市逐渐向二三线城市推广,普及农村、生态园、工业区等领域;技术上,由机电管理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企业竞争方面,规模较大企业在所处优势领域向整体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的方向发展;应用场景方面,随着能耗减排政策出台,预计建筑节能将成为关注点和竞争点。预计至2026年,我国新建智能建筑市场规模达约3968亿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