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打仗,清政府为什么老是规定不开第一枪?

如题所述

近代以来的国际形势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要面临战略博弈,而博弈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战略威慑与战略恫吓,说白了就是吓唬对方。如果公开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等于明明白白告诉对方只要你不先“动手”我是不会“动手”的。事先标明红线是有避免误判的作用,但同时也亮出来了底线,被对方抓住这一点那只要他不先动手,怎么欺负你都成了。

马尾港事变

1883年,法国侵略大清的藩属国越南进而引发了中法战争。1884年7月,法国舰队进入福州马尾港停靠,由于当时两国尚未公开宣战,根据中法之间的不平等条约,法国舰队有权巡视通商口岸,因此停靠港内的福建水师没有任何动作,默认法国军舰进入马尾港,造成了事实上已处于交战状态的两国舰队“和平地”共同停靠在同一港口内的奇葩局面。在这期间内福建水师坐视法国舰队测量水文刺探军情,8月22日下午1:50,法国舰队突袭福建水师,中法马江战役爆发,半个小时内大清福建水师全军覆没。

那时候的福建水师军舰虽然还是没法跟法国军舰比,但是已经比鸦片战争时候的那种破船好多了,虽然还是木质军舰但已经是蒸汽动力了。这种情况下虽然战败是正常的,但是败得这么惨就不正常了。

会出现这种奇葩局面的原因就是清政府一直寄希望于避免战争,因此即便法国军舰已经全副武装开进马尾港,清政府仍然下令“不可衅自我开”(说白了就是绝不先动手),如果贸然开战虽胜亦罪,拱手将海战主动权让给了法军。

甲午海战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之乱,清王朝以宗主国身份派兵进入朝鲜代为平叛,日本随即依据日清间的条约派兵入朝,清日双方陈兵朝鲜半岛战争一触即发。此时北洋水师奉命护送陆军登陆朝鲜,行前得到的又是那种类似“不开第一枪”的命令,李鸿章说“如倭先开炮,我不得不应,祈相机酌办。”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回复“船少力单,如彼先开炮,必致吃亏”。

1894年7月25日,北洋水师“济远”、“广乙”两舰在丰岛海域遭遇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北洋水师确实贯彻了“不开第一炮”的命令,希望避免战争。随后日本不宣而战,先行向济远舰开炮,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九一八事变

虽然说清朝,但我们加一个不开第一枪影响比较大的战争便是九一八,直接丢了东三省。“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人一万大军一周之内控制辽吉,四个月控制东三省。张学良驻扎关外的东北军19万人一枪不发,放弃抵抗,全部进入关内。究其原因便是蒋介石命令张学良不准抵抗,现在有很多回忆录,包括张学良自己的回忆录都有提及蒋对其的禁令。比如张学良机要秘书的郭维城就回忆:“九?一八事变当时,张学良将军在北平,一夜之间十几次电南京蒋介石请示,南京方面却若无其事地十几次复电不准抵抗,把枪架起来,把仓库锁起来,一律点交日军。

美国近代以来先发制人战略,以此理解近代中国为何不愿先发制人

美国历来坚持韦伯斯特关于先发制人的立场以及《联合国宪章》第51款有关自卫条件的限制派解释。美国历来依赖遏制政策,通常等敌人首先攻击后才进行战争。这是切实可行的,因为至少在核时代以前,美国能够在承受一次袭击后仍能打赢。保持其道义优势对赢得国内支持和国际支援都至关重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潜在核对手的出现,先发制人打击引起更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成为了克制的主要原因。最后,先发制人的限制派观点人士都避免树立允许其他国家通过宣称有权先发制人而发动战争的先例。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苏都担心引发更大规模的升级,也都想避免被贴上侵略者标签,这两点在决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因素。最终,美国的行动被称为“隔离”而非封锁,旨在避免封锁成为导致战争的借口。

以此可以看出,一个国家要想先发制人你首先要有足够的势力一举将敌人击溃,防止他的二次组织进犯。显然清末不具备,其次先发制人在道义上不利于国内支持和国际支援。再有便是清末中国周围强国虎视眈眈,压下葫芦浮起瓢,无法集中优势兵力去击溃一个外敌,因为就这点家底,还要布置在这么长的国境线上,钱给了海军陆军就没了,给陆军海防怎么办?再有一点便是清朝内部朝廷的腐败无能与防汉大于防川的心理加剧了国家的内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