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来历50个字

清明节的来历50个字

清明节,起源于古老的上巳节和寒食节,是迎春之节。清明之神,即青神(东帝青神),亦即华夏古代诸神系统中的春神。

古俗在夏历三月八日(巳日)举行上巳节。上古华夏在此节日祭祀高媒神,举行踏青、祓禊(临河洗浴)等迎春活动,其俗由来甚为久远。

汉代以前,迎春的节日在夏历三月。至近代,则改为阳历4月5日前后。此系源自古天文学所推算太阳到达黄经15°时。故现代的清明节,是在现在公历的4月,4日、5日、6日三天中的一天。

而在古代,清明节是夏历三月的节气,时间约在夏历三月初(初三至初八日)。初八日——就是所谓的“上巳”之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1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

清明节在公历04-06日,拜清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至后10天,有些地方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蕴含着精神信仰和节俗礼仪等内容。

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节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节是传承信仰、家庭人伦的重要载体,清明祭祀是文化表达,是感恩先人、密切人情的重要方式。清明扫墓祭祖习俗经历代沿袭已成为固定的礼俗主题。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全国因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节日活动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在祖先祭祀仪式中慎终追远,在踏青郊游中享受春天乐趣,文化传承与身心调适是清明礼俗文化的重要功能。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21

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节推行于春秋时期,是晋文公上位后为正道之士介子推而推行的。

作为春秋贵族,介子推的言行,宵小之徒视之为迂腐,然则体现了正道之义。

介子推的行为并非忠君而是爱国,以后世儒家评价必为“忠君之典范”,而成为中国儒家传统观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渊源,这实在是对介子推之毁誉啊!

以后人的价值观将其行为定义为迂腐愚昧是错误的,即使在今天忠于国家也是应当提倡的。介子推不言禄的行为也是知识分子独立精神的体现,正因为如此,黄庭坚赞叹道“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宋·黄庭坚《清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4-07
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4-01
清明节,起源于古老的上巳节和寒食节,是迎春之节。清明之神,即青神(东帝青神),亦即华夏古代诸神系统中的春神。

古俗在夏历三月八日(巳日)举行上巳节。上古华夏在此节日祭祀高媒神,举行踏青、祓禊(临河洗浴)等迎春活动,其俗由来甚为久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