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长兵器,有谁知道枪、戟、矛和槊的区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矛、枪、戟、槊的区别是枪头不同。

矛,头扁平,像一把短剑,大型长杆型兵器,有一定的挥砍功能。主要技法有挑、刺、劈、砍等。主要用于防守待攻。

枪,头较尖,枪的长度约相当于人体直立,手臂伸直向上的高度。枪头一般带有红缨。主要技法有拦、拿、扎等。主要用于防守待攻。

槊:头呈圆锤状,有的头上装有铁钉若干。主要技法有劈、盖、截、拦、撩、冲、带、挑等。主要用于骑兵持槊冲锋。

戟:头有带刃刀,是戈和矛的合成体,呈“十”字或“卜”字形,主要技法有钩、啄、刺、割等。主要用于独斗。

扩展资料:

矛是古代军队中大量装备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冷兵器之一。矛的历史久远,其最原始的形态是用来狩猎的前端修尖的木棒。后来人们逐渐懂得用石头、兽骨制成矛头,缚在长木柄前端,增强杀伤效能。

枪是矛的升级版,长度约相当于人体直立,手臂伸直向上的高度;杆有软硬之分,带缨或无缨;枪种类多,常见的有红缨枪、实战枪、白蜡枪、花枪和戏剧枪等长枪。在十八般武艺中比较难学,不易掌握,俗语:“年棍,月刀,久练枪”。

槊,(又可写作矟)中国古代冷兵器,是重型的骑兵武器,是长矛的重型精品版。槊起源于汉朝,兴起于骑兵为主的战争朝代,即:魏晋-隋唐。这一时期骑兵是争霸天下的决定性力量,重装骑兵对决促进了装甲与武器的发展,这个环境造就了中国甲骑具装骑兵的武器与装甲的发展高峰。

戟,古书中也称“棘”。是将戈和矛结合在一起,具有勾啄和刺击双重功能的格斗兵器,杀伤力比戈和矛都要强。戟在商代即已出现,西周时也有用于作战的,但是不普遍。到了春秋时期,戟已成为常用兵器之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矛

百度百科——枪

百度百科——槊

百度百科——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1

枪,一般是指红缨枪。是在枪上加个红缨,红缨的作用据说是,缨穗吸血,可以阻止枪头上的血顺着枪杆流下来不利于持枪者发力,换言之就是擦血抹布,选红色是因为血的颜色染成而且在攻击时可以给对手造成错觉,增加士气。

长矛一种冷兵器,类似长枪,比长枪更长,真正意义上的长矛长度一般为5~6米。

戟是戈和矛的合成体,它既有直刃又有横刃,呈"十"字或"卜"字形,因此戟具有钩、啄、刺、割等多种用途,其杀伤能力胜过戈和矛。

槊,中国古代冷兵器,类似于红缨枪、斧头的攻击武器,即长杆矛。有:马槊、步槊、杂槊。

第2个回答  2019-10-01

提问附图,是戟。

矛、枪、戟、槊的区别是枪头不同。

矛,头扁平,像一把短剑,大型长杆型兵器,有一定的挥砍功能。主要技法有挑、刺、劈、砍等。主要用于防守待攻。

枪,头较尖,枪的长度约相当于人体直立,手臂伸直向上的高度。枪头一般带有红缨。主要技法有拦、拿、扎等。主要用于防守待攻。

槊:头呈圆锤状,有的头上装有铁钉若干。主要技法有劈、盖、截、拦、撩、冲、带、挑等。主要用于骑兵持槊冲锋。

戟:头有带刃刀,是戈和矛的合成体,呈“十”字或“卜”字形,主要技法有钩、啄、刺、割等。主要用于独斗。

第3个回答  2021-07-05

矛、枪、槊三种兵器都是长柄武器,明显的区别在于:

矛的使用最早,头尖两侧开刃,尾部有倒刺,跟箭支头部挺相似,拔出时会增加二次伤害。没有带缨,而且往往有时候用于投掷。

枪是矛的沿化后的兵器,头尖两则有开刃的尖刺突出,棱型设计,可带破甲效果,刺中敌人身体后还会增加伤口面积。刺穿敌人后,以免带出的血雾飞溅到眼部,都配以缨子,可以沾住飞血。

槊也是矛的演化的武器,主要用于马战,也叫马槊。为了冲锋突刺时的强度,槊身设计比较长,可以有效贯穿敌人身体。

戟,是古代一种合戈、矛为一体的长柄兵器,有月牙戟,也有双月牙戟。主要以矛为主,旁生横刃,柲装插在矛体的銎部,具有勾啄和刺击的双重格斗功能。

第4个回答  2019-12-12
 矛在早期和槊混称,是用于直刺,扎挑格斗的长兵器,由尖利的矛头和矛柄组成。分为马槊和步槊,早期战车上也配备有矛,作为进攻兵器,大规模兴起于汉末。矛比较长,通常为两米左右,有的竟可以达四米多。《三国演义》中张飞使用的丈八蛇矛,就是矛的一种,其矛头长二尺余,扁平弯曲如蛇形,两面有刃,故称蛇矛。矛用于骑兵作战曾经很有效,但是由于很长,不经过严格训练不容易掌握,以后开始向枪转变。

长矛使用不便,晋代开始逐渐流行用枪。唐代以后矛多称枪,唐代之后善枪的很多,《五代史·王彦章传》说:“彦章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他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枪。”可见马上用枪已经出现在军中。宋、明两代为枪的最盛时期,创造了式样繁多、用途各异的枪,广泛用于步兵和骑兵。有长枪、钩镰枪、九曲枪、梨花枪、笔枪、雁翎枪、绿沉枪、浑铁枪、龙头枪、龙刀枪、虎牙枪、虎头枪等。梨花枪比较特别,是长枪和火器的结合兵器,用长枪缚一喷火筒,用火药烧灼而杀伤敌人,也可用枪头刺杀,宋代李全之妻杨妙贞所创此枪套路,世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 枪为“百兵之王”,长而锋利,使用灵便,精微独到,很多名将都用枪,比如赵云、杨家将、岳飞等等。枪法种类繁多,但都以灵动快捷的招法见长,著名用枪者往往自己也会因此增加潇洒灵动之气。

戟,由戈演化而来,为戈、矛合体的兵器,有长戟、短戟之分,分马上戟、步战戟、双戟等不同用法。主干做枪形,锋尖之下横出两档,其上嵌有月牙型尖刃,从而使戟具备了钩刺劈砍等多种攻击性能。长戟分为方天戟,青龙戟、蛇龙戟、月牙戟等。戟乃兵中之龙,外形威武漂亮。三国时代很流行用戟,《三国志》上有记载:“孙权乘马射虎,投以双戟”,“甘宁执双戟舞”,“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可见当时戟不仅流行,而且较重,吕布马上用戟更是天下第一。晋代之后的长兵器重视枪,戟已开始降为仪仗之器,到宋代就很少用于战场了。不过我倒是很喜欢戟这种兵器,威风而又漂亮。

钩是一种多刃的兵器,系由古兵器戈演变而来。颜师古注:“钩亦兵器也,似剑而曲,所以钩杀人也。”分有单钩、双钩、鹿角钩、虎头钩、护手钩等。晋朝大将闵冉用过钩,悍勇无敌。

槊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兵器之一,多用于马上作战。它由矛和棒演变而来,其结构复杂,较为笨重,多为力大悍猛的将领使用。古代的槊,柄用坚木制,长约2米,粗约一把,柄端装有一长圆形锤,上面密排铁钉或铁齿六至八行,柄尾部还装有三棱铁,因其形状与狼牙相似,故也称“狼牙槊”。早期槊矛混称,曹操横槊赋诗,用的可能是类似矛的武器。而唐初单雄信用的枣阳槊,就已经独立成形了。

最后要谈的是一种一度统治华夏而后衰落的兵器——戈。在盛行车战的时代,戈的作用很大。但是戈的缺点也比较多,头部容易脱落,所以戈用绳索绑缚头部,看起来很简陋,但是可以重新捆上。戈的长柄需要挥动,攻击速度慢,而且攻击动作单一。由于使用方法的限制,随着战车的衰落,戈也退出了战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