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如题所述

一、了解学生,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接受他们的不同兴趣,承认他们掌握知识能力的不同。每个学生所处的家庭背景不同,能力水平不同,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尊重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有的学生不敢动笔,不知从何下手,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动笔,从最基本的开始,体验绘画的乐趣,不要过于注重画的质量。这样,学生上课没有压力,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去学习,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充满生机。一节课下来,学生都轻松愉悦地完成了绘画,尽管绘画的质量有好有坏,但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保护,学习兴趣激发,体会到了美术的魅力。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去学习,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挥现象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二、转变教师角色
1.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
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人,是整个教学的决策者,学生则是观众,是被动者,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消极的处境。这样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学生很难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发展也很难实现,学习兴趣不浓,久而久之,学生都是在被动应付中学习,学习效率不高,有的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而新课标理念要求教师应时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心灵上获得自信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动机,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2.教师应成为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
美术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高高在上的领导者转变为民主平等的参与者,与学生站在同一位置上。为此,教师应尊重学生,把课堂还给他们,把美术课堂变成与学生平等交流互动的场所。这样,师生的距离拉近了,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堂是属于他们的,同时体会到了美术的魅力,领悟了其中的内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三、亲近自然,走进生活
美术课有时需要走出封闭的教室,去亲近大自然,进行实地写生,这是受学生欢迎的课。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只是依照课本讲解知识,该如何构思,如何绘画,然后让学生自己去画。学生听完很难产生绘画的灵感。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需要艺术的点缀。教师应把学生带进大自然,与自然近距离接触,让他们去听,去闻,去看,去观察,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描绘,去抒发感情。这样,不用教师重复讲解,学生便知道了如何描绘,怎样构景、选材,完成的作品比在教室中的更加真实生动,富有感情。学生在大自然的熏陶下,心情变得轻松愉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浓厚,不再不知从何下笔。
四、挖掘潜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新课改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认真学习,充分认识到评价鼓励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启迪学生,挖掘他们的潜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通过学习塑造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1.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和人格。在这一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表现,鼓舞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支持他们的观点,注重他们的个性发展,理解他们的烦恼,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宽容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如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不正确时,教师应肯定他们的勇敢,不应一味地批评指责。教师的评价有利于学生自我进步、自我认识。
2.揣摩评价语言
评价教学是一门艺术,对教师有较高要求。教师要正确、有针对性地评价,注意评价的语言。教师应善于变幻,真诚地评价学生,而不是敷衍了事,用心去发现他们的优点,让学生在夸奖中成长,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学习起来也有了动力,学习质量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和谐,教学质量提高。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提高了课堂质量,而且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传统的美术课堂上,教师在课前必须搜集整理多种图片、录像,在讲课过程中要有大量讲解,本来有趣的课程变得枯燥乏味,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省去了这些麻烦,学生很全面地观察到作品,在想象的空间飞翔,培养了审美能力。
1.多媒体技术使教学更容易
在美术教学中,大都是教师讲解,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像看电影一样,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使抽象的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