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说“人有四种福,两大凶德”,那么这句话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如题所述

曾国藩算是在清末比较有名的人物了,这不仅是因为他有骨气还因为他从骨子里是一个正直的人。他曾经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那就是“人有四种福,两大凶德”。很多人可能不能很好的理解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现在就让我和你们具体的说一下吧。


首先呢,四种福包括了,作为一个人,为人要端庄,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如果不好的话,那这个人看起来也没有很大的福气的。不够端庄的人给人的感觉总是不好的,一个给人感觉不好的人怎么会有福气呢。还有就是做人要谦虚,谦虚的人总是很受人欢迎的,这样你遇到事情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去帮助你的。


除了上面说到的两个做人的态度以外还有做事的态度。首先做事需要有始有终,这样你就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叫做事有归着,这样子容易让人觉得你靠谱。最后一个就是心存济物了,这个告诉我们自己有条件的时候要心怀天下,帮助他人。


那么两大凶德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曾国藩说的两大凶德应该就是傲和多言。傲就是指一个人比较傲慢,一个容易傲慢的人,对他人的态度高高在上的话,大家是不会喜欢他的。多言就很显然是一个人话比较多的意思了,中国有句老古话说的很好,叫做“坏人死于话多”。这不是没有道理的,言多必失嘛,很多的灾祸都是从不会说话或者乱说话开始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7

意思就是说人有四种福相,和两大不好的品德,我们先来解释人有四种福相,分别指什么福相。第一种福相是说端庄厚重的福相,这种福相很难得,因为这个表示这个人非常稳重,这种面相一直是我们成长的目标,更是教会我们成长当中要懂得敬畏感,说话的时候要不要太过莽撞,要谨言慎行。

第二种福相是说谦卑含容的福相,这种福相代表了一个人谦虚的品格,更代表了这个人做事态度都比较宽容,心胸宽广之人,成功之路自然会容易很多。第三种福相是指福相是指慈善的福相,人之初性本善,当一个人拥有这样的福相说明这是一个拥有大爱之人,总会先天下之忧而忧。

第四种福相是指脚踏实地,办事沉稳,简单的说就是,办事由始到终,勤勤恳恳的工作,非常敬业,这种福相的人非常适合养家糊口,共度一生。而两大凶德,第一种凶德是说傲娇傲慢的品德,尤其是非常傲慢的人,会因为傲慢失去很多乐趣,甚至还会因为傲慢缺少了思考,忘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个道理。

第二种凶德是说不会谨言慎行的人,而且话还非常多,这类人注定无法讨别人欢喜,因为太多多言,只会让人觉得你在炫耀,有一种得意忘形的感觉,这个毛病在职场当中一定要改掉,不然会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语言而惹祸,有句话不是说言多必失,就是这个道理。

第2个回答  2020-09-17

曾国藩说“人有四种福,两大凶德”,关于这句话还是要追溯到咸丰八年三月,曾国藩在手记中写下四句话: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曾国藩从做人做事的角度提出人的两大贵相和两大富相,道出人生四大福相。

第一福相:端庄厚重。端庄厚重的人懂得敬畏,思虑长远,言语谨慎处事缜密,懂得修身养性自然远离祸端。 第二福相:谦卑含容。为人谦卑,待人宽容。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平日里做事低调,人际交往中就能广结善缘、受人尊重! 

第三福相:事有归着。事有归着就是办事稳重有着落,言下之意也是脚踏实地。件件事都要做得有始有终、有头有尾,既是克勤小物又是持之以恒。第四福相:心存济物。一个人心存济物,那么就能养成大格局。“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就是心存济物的表现。格局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宽。能帮助别人多少,就能获得回报多少。

人有两大凶德一定要戒掉。第一凶德:傲,败亡之道。人有了傲心,必然放松警惕,灾祸失败将随之而来。莎士比亚也说过: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会在骄傲中毁灭自己。第二凶德:多言,贻害无穷。曾国藩一生在“戒多言”上下了很大功夫。他不仅时常批评自己“每日言语之失,真是鬼蜮情状”。他不仅用此鞭策自己,还作为家训垂教族人。  



第3个回答  2019-07-13
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第一凶德:傲,败亡之道。第二凶德:多言,贻害无穷。曾国藩一生在“戒多言”上下足了功夫,他不仅经常批评自己“每日言语之失,真是鬼蜮情状!”也经常反问自己“言多谐谑,又不出自心中之诚”,这种言语习惯、个性缺点,“何时能拔此根株?”他不仅对自己有这个“戒多言”的要求,还把它当成家训智慧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内容,尤其是对他的两个儿子和几个弟弟反复灌输、强调这一点。如果想用言语超过压制别人,即使胜了,别人也不会服气,为人处世上,还是应当谦逊一些为好。争吵往往没有是非可言,结果常常会意气用事。一个人牢骚太多,结局必然抑塞,无故而怨天,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人必不服。抑郁不平之气,往往伤人害己。
第4个回答  2019-07-13
曾国藩统军十数年,与当时的皇亲、摄政王奕?却无一私下联系。据说就缘于他曾见过这位亲王的一张相片。看了他的相片,曾国藩徐徐地说:“聪明信有之,亦小智耳,举目轻浮,聪明太露,多谋多改”,又说“这是一个翩翩美少年,举目略嫌轻佻了些,看来难以负重任;身处周公之位,却无周公之望,这也是国家的不幸。”一张相片竟能看出国家的不幸,曾国藩别无神仙术,他只是觉得奕亲王“轻佻”,不厚重。为什么说端庄厚重是贵相?其实是有因缘的。端庄厚重的人,表明他懂得敬畏,一个有敬畏感的人就不至于放肆无忌,思虑就会深远,处事不至于鲁莽,说话就会谨慎,交际不至于随便。自己有敬畏感的人,往往别人也会敬畏他。得罪的人越少,自然也就远离祸端。端庄厚重不是装出来的,是修身修炼出来的工夫。因此,曾国藩多次申斥儿子力戒轻佻,多多修炼些举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