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会议人物特写技巧:模式选择(快门优先?光圈优先?)F?值,光圈值?等等!谁能教教我?

如题所述

可以选择大光圈优先。

开会一般都是在室内,光线不会特别好,再加上拍人物特写虚化的背景可以简化背景突出主体,所以一般使用最大的光圈值。

快门太慢,被摄对像可能会移动,而且手持拍摄也比较困难。如果快门速度不够快,就把ISO调高一些。

S5IS感光器只有1/2.5英寸,DIGIC III的降噪能力也不是很高,所以建议不要使用太高的ISO值。尽量不超过ISO400。有时候轻微的曝光不足也可以接受,后期调亮一点也很容易。

如果现场光线非常差,就加到ISO800。要是光线再差,就只能考虑使用闪光灯了。但这种相机的闪光灯闪光指数一般都不会特别强,只有在一个比较近的距离内才有效,并且容易使照片生硬、平淡。

至于焦段,80-135mm(等效焦段)最好,没有透视歧变。再长点也行。开会拍特写,总不好凑到别人眼前去拍摄吧。

扩展资料:

拍摄技法:

1.以长焦距镜头为主要拍摄镜头(120型相机的约250mm左右镜头,或135型相机的135mm左右镜头),取其短景深功能。

2.依人像公式构图法的原则,直接框取特写、半身、七分身或全身之构图,大约是距离被拍者5—8步左右,即可轻易拍得。

3.曝光时,需依人像摄影的特点,多开1~2档光圈补偿,以使脸部质感较为亮丽。人物脸部的光线柔和亮丽,是拍摄此类型照片的重点。

4.为了制造亮丽的眼神,最好在人像前方置一块反光板或白色板,以使眼睛反射雪亮光点。

5.冲印时,最好依后加工处理技巧加上冲印柔焦处理,全面性的柔化肤质后,即可达到整张照片柔美漂亮的效果。

6.应多变换主题人物的造型或道具,否则拍照张数多时,视觉重点会毫无变化,构图、景深以及拍摄技术类同的缺点就会暴露出来。

7.设计好主题人像的造型风格,选择适合整体表现的场景,做好先期的主题与场景设计作业。

8.平时应多培养美学构图的能力,并在拍摄时拟定好主题人像与场景之间的整体构图计划,不可落入人像公式构图的俗套,而拍成特写类型的照片。

9.解析并运用现场采光情形,用加减运作的方法融入所要拍摄的人像主题,在场景环境中,控制采光的突出表现,而不落入一般纪念照的平光通病。

10.控制景深的长短,制造动人与高层次的景深表现,不可落入一般生活照的杂乱模式。

11.选择最适当的拍照时机按下快门,掌握住人像的生动感与景象的艺术感,拍摄出完美的人像带景艺术作品。

12.拍摄此类型照片,最主要的是底片的选用,只要用黑白底片,即可冲印出此类照片的调子。

13.在拍摄的过程中,应注意背景与道具的色彩,以灰色系为佳,因为过黑与过白的背景、道具或服装会使照片冲印出来时产生全黑或全白的反应,这是拍摄黑白照片应有的常识。唯有在适当的灰色系时,经由彩色冲印所套印出来的单一色调,才会有丰富的层次表现。

14.在拍摄黑白照片时,正确控制曝光,可以得到漂亮的阶调。不可像一般人像常用的彩色负片拍摄法,经常以二档以上的曝光补偿。只有正确曝光,才可避免饱和的阶调流失。

15.市场上有ILFORD厂商生产的另一种底片,可以直接彩色冲印,不必经由黑白药水的手工显影过程,拍摄效果是一样的,是比较方便的底片。

16.经过拍摄、冲洗出来的底片,即可经由黑白冲印的洗相程序洗出纯黑白照片。或者是经由彩色冲印的印相套色程序,洗出单一色调的照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摄影技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