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固定利率转换成浮动利率好吗?

现在还有141期贷款,利率5.047

不好。但也需视情况而定。

如果认为未来LPR会下降,那么转换为参考LPR定价会更好,如果认为未来LPR可能上升,那么转换为固定利率就会有优势。

固定利率一经确定便具有法律效力,不可随意更改。虽然2019年10月8日起房贷利率换锚,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按照LPR利率+点执行,房贷族可以自由选择固定利率(即当前执行的利率)或是LPR利率,但此次选择是针对浮动利率贷款合同而言得,固定利率贷款合同不可更改。

房贷固定利率注意事项

对于新增房贷利率,公式同样是LPR+加点数值,LPR同样是每月20号央行公布的值,不同点是加点数值由政府决定,政府可根据楼市情况进行调整,楼市较热的地区,加点数值可能就高,楼市较冷的地方可能就低。

若选择LPR加点,房贷利率一年内不会有变动,一年后就会跟着LPR的变动而变化。对于存量贷款客户来说,LPR升则房贷利率升,LPR降则房贷利率降。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浮动利率百度百科-固定利率房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01

好的,其加点数值在合同剩余期限内固定不变。

自2020年3月1日起,金融机构应与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客户就定价基准转换条款进行协商,将原合同约定的利率定价方式转换为以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加点可为负值),加点数值在合同剩余期限内固定不变;也可转换为固定利率。

定价基准只能转换一次,转换之后不能再次转换。已处于最后一个重定价周期的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可不转换。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原则上应于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为LPR,除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外,加点数值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

扩展资料:

浮动利率的相关要求规定:

1、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2、为加大金融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正向激励,对符合标准的金融机构额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参考资料来源:中央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9〕第30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11
01、首先我们要看一下你的贷款年限。

一般贷款年限有长有短,有些人可能只贷款5年,但有些人可能要贷款30年,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那么我们的房贷利率到底是选择哪一种方式,首先就要看一下贷款年限。我们必须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在近5年之内,房贷利率90%的会出现下行,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贷款年限是在5~10年的,那我觉得可以选择浮动利率,反之则选择固定利率。

02、可以看一下原先的贷款利率是多少。

通常我们在去银行办理了贷款之后后我们就应该能够知道自己的贷款利率是多少,有些人的贷款利率较低,可能只有4.5%左右,但有些人的贷款利率会很高,甚至会达到5.8%以上。正常情况下,如果贷款的利率在4.5%~5%之间,那我觉得可以选择固定利率,因为原先贷款利率就已经很低了,选择浮动利率的意义不大。但是如果我们的贷款利率超过5%,那么就可以选择浮动利率,因为近几年央行的利率如果下跌,那我们的贷款利息就会变少。

实际上房贷固定利率或者是浮动利率,各有各的好处,你比如说选择了浮动利率以后,未来的利率如果下跌,我们的利息就会变少,当然同样也是有缺点,比如说未来的房贷利率如果上涨,我们的利息也会变多。所以严格的来说,这两者并没有谁好谁差的说法,只能说看看哪一种方式更适合自己。

至于说我们应该如何选择,那也要看你个人的一个判断了,别人说的那只能当成一个参考意见。主要还是看我们判断一下未来的房贷利率走势,如果你判断未来的房贷利率会上行,那就选择固定利率,如果你判断未来的房贷利率会下行,那就选择浮动利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6-02
我觉得长期看来,转换还是划算一些。目前这个情况,全球经济都不好,肯定是要放水刺激经济,怎么可能太高贷款利率呢?应该是逐渐降低的,所以按照市场的规律调整贷款利率是划算的。
第4个回答  2022-06-24
房贷利率为4.5%,转换为固定利率比较好。2019年12月发布的5年期以上LPR为4.8%。如果判断未来5年期以上LPR比4.8%高,就可选择固定利率。反之如果判断未来LPR比4.8%低,可选择LPR。新机制的LPR已发布7次,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挂钩的5年期以上LPR下调了2次,累计下调10个基点。在2020年2月20日发布的5年期的LPR为4.75%。扩展资料:18家LPR报价行都是同类型银行中具有较强影响力、公信力和定价能力的银行,且需要根据本行对最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报价。也就是说,报价行的报价都是有真实交易作为支撑的。同时,人民银行和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对各报价行的报价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定期考核评估其报价质量,并根据考核情况对报价行优胜劣汰。参考资料来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