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的真实意义是什么呢?

如题所述

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是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其中纵横家可分为“纵家”与“横家”,纵家代表人物苏秦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他游说六国诸侯,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因为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横家”代表人物张仪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使六国皆臣服于秦。纵横家们反复无常,事无定主,各国或相约合纵拒秦抗齐,或背盟横强秦楚。乱世之中,合纵连横真的有意义吗?

一、纵者合弱,横者事强

据《韩非子》记载:“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在乱世之争中,只有强的国家才有发言权,而在战国中期,齐、秦两国最为强大,东西对峙,互相争取盟国,以图击败对方,但双方都没有以一己之力征服诸国的能力,因此“朝秦暮楚”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也为横强策略提供舞台。连横的目的在于侍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弱国积极投奔强国,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大国也欢迎小国前来附庸,以此壮大自己的声势。

虽有秦、齐两座大山压着,但其余五国也不甘示弱,为求自保,在与齐、秦两国时而对抗,时而联合中,五国之间也多有合纵盟约,以此抗秦拒齐。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齐、秦两国兼并弱国,在秦、齐还不是强大到足以与天下为敌的时候,合纵盟约还是很好用的,因为五国结盟,其势气还不是秦、齐其中一国能够抵抗的。

二、搅动乱世,唯我纵横

有人说,从春秋开始,这天下乱世,便是鬼谷子先生一手布的局,为何?放眼望去,庞涓、孙膑、张仪、苏秦、等名动一时的国之栋梁,都是自鬼谷而出,他们代表的纵家与横家互相攻讦诘难,既是和平统一的推动者,又是搅动乱世的破坏者。或许在鬼谷子眼里,春秋战国只是一盘棋,他既持白子,又捏黑子;既是对弈人,也是观棋者,天下纷争与自己何干?图的不过是摆弄人心,操纵生死之快感。

“苍生涂涂,天下缭燎,诸子百家,唯我纵横”,鬼谷子本人涉猎之广,儒、道、法家等多有参悟。同时,鬼谷门生遍布各地,哪一个不是风云一时的人物。其中又以纵横家的成就最为显著且最为人所熟知,“苏秦为纵,张仪为横,横则秦帝,纵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张仪奔走列国,“凭口舌游说六国向西事秦”;苏秦身挂六国相印,合纵攻秦声势浩大,弱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一人之言,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胜过百万雄师!”纵横家以其对天下局势把握之精准、口舌言语之锐利,游说各国诸侯或连横强国,或纵弱伐强,他们是趋炎附势、朝秦暮楚的势利之徒,同时也是倾危之士,“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大丈夫啊!所以在有些人看来,合纵连横的真实意义便在于:搅动乱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