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哲学一词由日本介绍到中国的学者身处哪个朝代?

如题所述

将哲学一词由日本介绍到中国的学者身处哪个朝代?
19世纪,一名叫西周的日本哲学家将其转译为“哲学”。在1896年前后,康有为等将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另一说法为黄遵宪把这一表述介绍到中国。
日本近代启蒙哲学家西周(1829-1897),在幕府的翻译机构工作时接触到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后被派遣留学荷兰,更深切地体会到西方的人文智慧。特别是当时流行在荷兰的法国人孔德的实证主义和英国密尔的功利主义。所以当他一开始考翻译:phliosophy这个词的译法时,很自然的试图在他所接触到的东方文化传统中,特别是儒家文化中找到它的对应物。开始他将phliosophy译作“西洋理性之学”,因为他感觉phliosophy所包涵了对于世界本原的讨论,又包括了对于人生的讨论,跟中国宋代学者“理性之学”有很多共通之处,故在其前面加上“西洋”二字,指代从西方传入的关于理性的学问。但phliosophy的希腊词Φιλοσοφα本意是“爱智慧”,上述译法实质是意译而非“直译”,后又将其译做“希腊学”含有“希求贤哲的学问”。此后还借助“音译”做“非卤苏比”。但是经过多次推敲、比较,最后决定译为汉子“哲学”。因为“哲”一词在中国起源很早,历史久远。“哲”字就有“智慧”的意思,中国古代的字典《尔雅》:“哲,智也”。《说文》:“哲,知也 ,”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学家”、“思想家”之谓。此外“主观”、”客观”、“理性”、“悟性”、“现象”、“实在”、“归纳”、“演绎”等哲学用汉字表达的哲学术语,也都是西周苦心精译的成果,对于用汉语来思考西方哲学问题的人来说,西周的这些贡献很大的。
后来哲学这一概念被介绍到中国,而具体是康有为还是黄遵宪介绍进中国的不是很清楚,但是朝代大概是清朝光绪年间,大概是1896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