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瞻临死之前,怎样暴露了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呢?

如题所述

对于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故事,相信不少朋友都是耳熟能详,诸葛亮一生为了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打倒国贼拼尽了自己最后一口气!他神机妙算的智慧,用兵如神之谋,早已经烙印在世人的心中!不过诸葛亮的儿子,与他比起来就相差太远了,为什么如此说,请看下文分解。

诸葛亮文能治国,武能安邦,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然而对于诸葛瞻来说,他老爹身上具备的优质特点,他几乎都没有!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遭遇司马阻挡导致行军不前,而司马懿老是采用拒守之战略,这让诸葛亮也很是恼火,加之诸葛亮此时已经积劳成疾,不久便离开人世!

在诸葛亮去世之前,将生平所学尽数传授于姜维,而姜维也成了继马谡之后诸葛亮唯一的传人。诸葛亮去世之时,其子诸葛瞻刚刚7周岁,没错就是一个小屁孩子!而姜维呢,虽然此时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将领,但是由于刚刚拿到诸葛亮的亲笔战略,的确需要时间来研究及学习。因此,蜀汉统兵之权先后落在了蒋琬,费祎,身上。公元253年,费祎去世之后姜维开始统兵,并且领兵北伐曹魏,此时诸葛瞻已经26岁,这跟他老爹诸葛亮刚刚出茅庐时的年龄一般大!不过此时诸葛瞻早已经是蜀汉的驸马爷!这一点确实比他老爹要强。

姜维用兵胆大心细,加上诸葛亮的兵法,曾经差点活捉曹魏名将“邓艾”,但也是由于粮草问题,姜维才不得以退兵!倘若此时诸葛瞻亲自出马帮助姜维,或许蜀汉日后就会少一劲敌!公元261年,师兄姜维继续与曹魏作战,诸葛瞻却在朝中当起了卫将军,当时宦官黄皓专权,朝中无人敢批判他,就连诸葛瞻也是默默无闻,不管不问!这一点,完全无法跟他老爹诸葛亮相比!

公元262年,姜维率兵与邓艾交手,以失败而终,由于姜维参了黄皓一本,要求处死黄皓,不过蜀后主刘禅并没有同意!姜维由于惧怕黄皓毒手不敢回朝,因此在沓中种麦,而诸葛瞻此时的态度又是观望!不过由于姜维的战败,蜀汉国力衰减!由之前的主动进攻,不得不变为被动防御!

公元263年,司马昭终于制定并发动了灭蜀之战!蜀汉方面由于奸臣蒋舒投降,导致汉中大门被开,钟会很快进入汉中,姜维得到消息之时稍晚,不得以在蜀中最后一道屏障“剑阁”设下重兵,阻挡住了钟会的10万大军的进军之路!不过此时,邓艾从阴平偷渡,消息传到蜀中时,刘禅派遣了诸葛瞻前去迎敌邓艾!

接到迎敌之命令过后,诸葛瞻带领黄崇,张遵,李球等万余人,迅速前往阻挡邓艾进兵!这一切似乎都是非常合乎情理!不过当蜀军到达涪县之后,诸葛瞻下令全军停止不前,黄崇数次建议此时应该占领险要地势,不让敌兵进入平原地带!不过诸葛瞻始终不听!这似乎又学起了他大师兄马谡之策略!不久邓艾占领平原,也许诸葛瞻此时是想摆他老爹的“八卦阵”不过这对于初次带兵的他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的困难!还没等他略好阵形,蜀军前锋部队就被邓艾打败!邓艾派遣使者让诸葛瞻投降,并且答应封王给他!诸葛瞻却大喊:“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于是带着儿子冲入敌军阵中,最终被杀!“吾内不除黄皓”这六个字,也许就是诸葛瞻,一生之中最大的败笔!朝中不稳,日久必生事端!这或许是蜀汉灭国之根本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4
他说出了刘禅不信任自己的父亲诸葛亮,而且朝廷内部各种势力错综复杂,不能一心一意的对抗外来势力。
第2个回答  2020-11-24
诸葛瞻临死之前,暴露了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君臣不和,可以说当时的姜维被刘禅猜忌,被迫屯田沓中。
第3个回答  2020-11-24
诸葛瞻在绝对优势下还败给了邓艾,说明蜀国第二代人才实在是很少,才是灭亡的原因。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