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行业使用电子合同第三方签约平台怎么选?

如题所述

现在不能应用电子合同的场景已经极少了,电子合同已经成为各行业数字化建设的未来,而选择第三方签约平台,首先要考虑的自然是如何保障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首先,第三方签约平台需要具备身份认证技术、数字签名技术以及时间戳技术。

其中,大部分平台都是通过与CA机构合作,向CA机构提交申请,为用户颁发受法律认可的CA证书来有效证明用户真实身份。不过,也有少部分平台采用了与公安部门合作,借助eID系统实现用户身份认定。至于具体的技术,各家虽然门类繁多,但原理基本是一致。比较方便的有人脸识别、手机验证等。

数字签名技术上,各家就更加一致了,几乎都用的是哈希摘要技术。所谓的哈希摘要技术,主要是指通过某种技术手段,将电子文件转化成一个数值。如果电子文件经过改动,这个数值也会立刻改变,因而能够很快识别篡改。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字签名技术上,我们是采用了区块链技术的企业。

在时间戳技术上,第三方平台无一例外全部都与国家授时中心合作,通过其提供的服务精确记录签约时间。

虽然核心技术区别不大,但在平台安全保障方面,商用密码许可证、IS027001认证、ISO27018、企业SaaS服务“可信云”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双软认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等等是检查安全保障的重要资质。

除此之外,优秀的第三方电子签约平台,能带来更大的便捷与安全,同时可为用户提供出证报告、司法鉴定、网络仲裁等完善的法律服务,为个人或企业处理合同纠纷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28

除了《电子签名法》规定不适用电子合同的情形外,各行各业都可以使用电子合同电子签名来签署有效的合同、文书。

《电子签名法》第三条规定:民事活动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单证等文书,当事人可以约定使用或者不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

当事人约定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文书,不得仅因为其采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

前款规定不适用下列文书:

(一)涉及婚姻、收养、继承等人身关系的;

(二)涉及停止供水、供热、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不适用电子文书的其他情形。

当企业对电子合同有需求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出一家可靠的电子合同服务平台:

1、电子合同平台是否具有权威、合规、可靠性

权威性:首先看企业是否受到严监管,严监管意味着平台对用户信息和合同数据的严格管控。

合规性:看平台的经营资质,电子合同以数字签名技术和信息加密技术为核心,其建设与运营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提供服务。市面上同时持有信息系统等级保护三级(民用级别最高级)、《商用密码产品型号证书》、《商用密码产品销售许可证》和《商用密码产品生产定点单位证书》等多项资质的服务商少之又少,契约锁是目前少有的同时具备上述资质的服务商。

可靠性: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要提前了解一下,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提供电子合同平台服务的企业获得A轮、B轮融资的报道,这一方面意味着电子合同板块备受关注,但是另一方面要考虑到企业一旦资金链断裂,就极有可能出现经营风险,到时候再更换电子合同平台就会十分麻烦。

2、平台的技术实力

看平台的关键技术是否自主可控,是否能够实现数据安全传输与存储。如果企业的关键技术能够获得专利,引领行业发展,那么它能够提供给用户的服务就会更优质、可靠;在保障数据安全权方面,看平台是否具有相关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认证。

3、服务是否完善

平台对业务全流程的把控能力:虽然,电子合同、电子印章的市场已经开拓多年,但印章、签字的使用习惯与模式已经沿袭多年,在思想和观念上需要长期的适应过程。笔者认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电子印章和物理印章同时存在的情况还将延续。因此,在平台产品与服务能力上,笔者认为能同时提供物理印章与电子印章的使用、兼顾电子合同与纸质合同统一管控的服务将是较长一段时间内各电子合同服务商竞争优势(也可作为用户产品选型标准之一)。

服务的稳定性:企业是否具有7*24小时的监控、合理的预警机制、可靠的应急预案

售后服务体系:在合作之前售后服务也是需要了解的,很多时候售后服务只是及时应答是不够的,关键要看是否能够及时的提供技术人员对接,帮助用户解答技术难题。

第2个回答  2021-10-13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下,传统零售产业进入了数字化转型时代,互联网与零售产业相结合,产生了线上+线下的新零售模式。
新零售相对于纯电商以及传统线下零售的最大优势在于重构“人、货、场”的三角关系,打破线上与线下消费场景的界限,对消费者瞬间产生的消费需求能够及时的进行智慧化供给。

互联网新零售模式为传统零售行业注入了新活力、新动能,将成为零售产业中的重要一环。不过,新零售模式从内部审批、管理到外部签约、采购、货物流通等环节仍然面临着一些难题。
企业之间交易、仓储合同量大,运营、管理效率低,人力、物力管理成本较高;传统纸质合同容易遗失,安全隐患较大,检索查询不方便;新零售往往涉及庞大的供应链,供应链管理比较复杂,且要符合国家《电子商务法》等法律规定;供应链可视化程度低,运营成本高,供应链上下游掌控范围有限,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容易发生作假、合同篡改的风险。
为解决以上难题,电子合同成为了新零售业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电子合同采用动态人脸识别、银行卡要素等技术手段进行实名认证,对新零售供应链生态各个环节、供求各方的身份真实性进行重重审核,保障供求双方身份的真实性。
不管是什么样的合同,都可以在线签署,所有签字、签章环节都可以线上完成,省时省力,也免去了异地签署耗时长的麻烦,同时降低了海量电商交易单据打印、运输、仓储成本。
合同与交易单据都可以在线管理,签约信息和状态跟交易业务系统实时同步,大幅度提升业务效率。
电子合同采用区块链技术,可防篡改、加密传输,并与权威公证机构对接,杜绝核心信息泄露、丢失及损害,避免合同纠纷。通过区块链数据保全技术,将新零售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操作记录、信息流、协议/合同数据进行同步保全,将货物、人员、供应关系、交易活动等数据提供真实可靠的保障。通过区块链,还可以对整个供应关系、供应流程进行追溯,防止合同欺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