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牙齿,医生说两颗和四颗随便我?

我去矫正牙齿,医生说我中线不齐,所以简单矫正就是拔掉左边上下两颗智牙。也可以选择拔四颗,中线稍微比原来正一点,当也不多。现在已经拔了两颗,还需要再拔吗?会不会不对称什么的?
医生说是拔两颗中线不会变齐,拔四颗稍微正点

首先要判断你的中线不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是牙齿早失或者异位萌出引起的,那么可以考虑拔牙治疗,这种情况一般需要对称拔牙问题。但是一般要么拔上下左右4个双尖牙,要么拔上或下颌左右各一颗双尖牙,也就是2颗牙。如果是牙弓有偏斜引起的中线不正,可能会出现你所说的单侧拔两颗牙的情况,也就是拔同侧上面一颗下面一颗。要提醒你的是,你找的医生是专业的正畸医生么?
以下给你一篇转载吧,希望能帮到你:转自口腔医学网
目前国内的正畸的从业医生很多,混乱的局面也不少,原谅我说口腔正畸的专业医师是比较紧缺的,这是正友要慎重的。

其实矫正是八十年代才兴起的,矫正的师资非常紧缺,原因是八十年代出才有国内的几所高校派了个别老师到美国和日本、香港学习正畸,然后回来开展固定矫治器的矫正,正畸科才开始在口腔院校中单独成立,之前多是和镶牙科合并在一起的。

大家想一下,这样的发展速度,师资是远远不够,因此从八十年代开始至今,口腔的本科生都只能接触一点理论上的课本知识,不能进入临床实习和学习,因为教学的师资非常不够,无法满足本科的教学。因此矫正一直是本科毕业后的继续教育项目,就是说你必须是本科毕业以后才能学习正畸的临床。本科毕业后欲接触正畸的学习,可以有如下途径:

第一个途径考研(读正畸专业的研究生),这是科班出身的正畸专科医生(由于科班的人数极少,所以他们很骄傲),早期的正畸研究生每年全国也才毕业那么几个,现在扩大招生了,稍微多了,可是比起我们国家的人口,以及和口腔其它专业的研究生(其它专业开始的早,在解放前已经有了)相比仍是非常紧缺的。

第二个途径,由于第一个途径非常艰难,加上只有年轻人才可能考研学正畸,因此第二个途径,就是到高等院校的正畸科进修学习,如果是两年制或一年制的进修学习,也是基础相当扎实的了,可惜这样的进修名额每个高校每年也是只有那么十来个,也是非常紧张的,每个医师为了能够得到正畸的进修名额(因为现在这个社会的现状是口腔医生一大把,惟独缺正畸医生),也是要各出奇谋,才能进去。

第三个途径,就是短期的学习班,文化快餐应运而生啦,一周乃至三个月的,甚至半年的都有,当然时间越长的,基础越扎实些,这是勿容质疑的。

我也不敢说不是科班出身的医生就是做不好的,正畸一方面是理论,一方面是天分和悟性,经验的磨练不过是排在第三位,偶尔也见过有些虽不是科班出身的临床医生,虽只是进修学习了一段较长时间,确实是有天分和悟性,是有做得不错的。可是如果从全国的现状,乃至全世界的现状来看,毫无疑问,当然做得最好的医生都是出身于科班的,而且科班的整体素质(从诊断、治疗水平到临床疗效)远远高于进修学习正畸的医生,这是勿容质疑。

我提供这些现状,请各位正友,在选择医生的时候,不妨多方打听,包括医生的学历背景、医德口碑,不要只看宣传,不要只看医生的职称,国内的医疗体系的职称评定,是有一定的缺陷和局限在里面。有不少的“专家”(目前在国内,只要是副主任医师就可以挂“专家”),他可能是口腔全科医生,或者他是(口腔修复科)镶牙的、(口腔内科)补牙的、(口腔外科)拔牙的副主任或主任医师,那又怎么样?他和矫正(正畸专科)压根儿都不沾边,可是我们国内并没有立法不允许非正畸专科的口腔科医生从事正畸治疗,这是和国外很大的区别。国外许多的地方,如果没有获得口腔正畸专科医师资格的从事正畸治疗,属于违法行为。

大家也不要以价格作为定位,正畸做得不专业的话,根本不能建立正常、良好的咬合关系,这样,你的牙齿是整齐,外观漂亮了一点,可是付上了损失口腔健康的代价,咬合关系在正畸治疗中是否得到建立是普洛大众难以识别的(只有口腔专业以外能够识别),这样,你怎么敢随便把自己交给一个医生呢?

老百姓觉得冤枉的是,以为矫正牙齿跑去找口腔医生肯定是错不了,但哪里知道某某大医院(综合医院再大,口腔可能是个不被重视的小科室而已)的口腔科里面的医生,找他做矫正还有错?该口腔医生也声称可以提供矫正治疗,老百姓怎能明白这样做可能还是找了个“外行”,花了冤枉钱!

出于我个人的良心和对现状的担忧,提供以上意见,仅作提醒。

还是老话题,你首先选对医生,然后听他的意见。如果拔2颗中线会不齐的话,建议你还是拔4颗把中线矫治整齐,这点比较重要。中线不齐对美观影响很大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20
牙齿最好是不要拔!会影响牙床!不要拔了!我矫正的时候医生是尽量叫我不要拔的!所以我一颗都没拔!照样整好看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1-20
理论上来说,矫正中线是不可能通过拔智齿来实现的。可能你的那位医生与众不同吧。
第3个回答  2011-01-26
去医院看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