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输血协会的工作计划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中国输血协会2012年工作计划
(经第六届一次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
2012年,对于我国输血事业和中国输血协会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一年。我国的无偿献血和血液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血液供应紧张状况依然存在,采供血行业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中国输血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将在卫生部的领导下,在各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紧密围绕卫生部《2012年卫生工作要点》的要求,发挥社团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探索部门间协作机制和无偿献血发展长效机制;加强教育培训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输血技术与临床合理用血水平的提高;大力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活动、继续推进无偿献血工作。
当好参谋助手,认真完成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任务
积极发挥协会、分支机构与专家的作用,配合、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工作;组织各种专题研讨会,为血液工作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献计献策。
积极配合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开展2012年6.14无偿献血者日活动,以“每位献血者都是英雄”为主题,通过协会的网址、报、刊、宣传品等途径对相关活动开展持续报道,对典型人物和事迹进行重点报道。
认真完成卫生部医政司委托的“健康献血你我行”活动。在《健康报》开辟专栏,专人负责,定期审阅,努力提供优质稿源,对无偿献血健康知识、政策法规、国内外动态、典型人物和事迹等进行宣传报道,推动无偿献血工作有序开展。
积极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修改调研,为全国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提供客观数据;适时开展单采血浆站与血液制品方面的调研工作,为解决我国血浆制品短缺现状提供思路;进一步做好血站系统收支分配的现状及问题的调研,促进绩效考核的合理实施。
配合《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出台,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工作,总结、交流、研讨各地临床合理用血的经验,推动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工作,提高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的水平。
继续完成卫生部食品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交办的“采供血机构违规行为投诉举报受理及监督管理系统”的研发工作,争取在上半年顺利完成测试并投入正常运行。
继续宣传、贯彻《献血法》,推进无偿献血工作深入发展
大力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工作,继续办好《中国输血》报、《输血月刊》,丰富、拓展协会网站,增强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无偿献血公益宣传。
举办“血液科普知识进万家”宣传活动,制作多种形式代表献血文化特色的纪念品,印刷血液科普知识读本,普及无偿献血的科学知识,联合志愿工作者参与活动,发放宣传手册。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合作,将血液科普知识纳入初级卫生救护培训课程。
积极开展培训与学术交流,为广大会员服务
1.全力举办第六届输血大会
“中国输血协会第六届输血大会”将于2012年11月在广东召开。本届大会将总结近几年中国输血医学在采供血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质量安全、临床应用和信息领域的新进展;就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新问题与新要求进行研讨,提出对策;同时,通过大会加强输血医学领域国际国内多边的交流与合作。
2.继续办好《血站站长研修班》
总结、提高、拓展《血站站在研修班》的教学内容与领域,继续办好第六期研修班,提高血站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3.办好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012年,协会已申报通过了7个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其中3个面授项目,4个远程继续教育项目。面授项目包括:11月在广东召开“中国输血协会第六届输血大会”,5月在江苏召开“血液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推广交流会”、7月在哈尔滨召开“全国采供血机构统计信息采集比对分析培训班”。4个远程继续教育项目分别是:“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培训班”、“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培训”、“血小板成分血的制备与临床应用”、“血型血清学检测与安全输血”。
4.积极开展境外输血医学学术交流
积极参与和促进国际输血界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两岸三地间的沟通。通过参加国际输血协会(ISBT)、美国血库联合会(AABB)等组织的学术年会,全面了解国际输血事业动态,通过实地观摩、学习、从而探索我们的解决之道;同时向国际同行介绍我们的技术和经验。
完成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输血医学》系列教材的修订工作
继续修订第二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按照《改版方案》的安排,推进教材改版工作,保证进度与质量,争取在今年的下半年顺利完成教材的出版工作。
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1.加强协会办事机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人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分工职责。建立理事长办公会制度。
2.加强分支机构和专家委员会的建设,争取在第一季度完成新一届工作委员会的调整工作。
3.创造条件开展省际输血协会之间的交流、学习。
2012年是中国输血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的开局之年,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协作、求实、创新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服务宗旨,认真履行职能,为切实推进无偿献血事业发展、促进输血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而不断努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