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拉结筋的设置?

如题所述

一般是在砌体与砼柱或砼墙相交处,沿高度方向每500mm高设置2根直径6.5mm的圆钢筋,一般伸入砼结构内不少于200mm,伸入砌体内为1000mm。第一道在距砌体底500mm处设置与最后一道可以距梁底500mm。

多层砌体结构中,后砌的非承重隔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配置2φ6拉结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m;6、7度时底部三分之一楼层,8度时底部二分之一楼层,9度时全部楼层,墙顶尚应与楼板或梁拉结。

扩展资料:

在抗震地区,板底设有圈梁时,预制板应在板端每块板缝处设1Φ8的拉接钢筋,中间墙处钢筋每边伸入板中1000mm,端墙处伸入墙中并弯折。

板跨大于4.8m的,还应在顺板跨方向靠墙边的第一块预制板的侧面,按1000mm的间距用1Φ8的钢筋拉接,一端通过板上伸入到第一、二块板间的板缝向下弯折,另一端伸入墙体内弯折。

抗震等级7度及以下地区,上述拉接筋不必与圈梁拉接;8、9度地区,除设上述拉接筋外,还应在板下圈梁中预埋钢筋与上述拉接筋相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拉结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21

砖墙拉结筋设置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砌体墙应采取措施减少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并应设置拉结筋、水平系梁、圈梁、构造柱等与主体结构可靠拉结:

1、多层砌体结构中,后砌的非承重隔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配置2φ6拉结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m;6、7度时底部三分之一楼层,8度时底部二分之一楼层,9度时全部楼层,墙顶尚应与楼板或梁拉结。

2、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适宜与柱脱开或采用柔性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宜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

2)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墙顶应与框架梁密切结合;

3)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 设2φ6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非抗震设计时L不应小于600mm,抗震防裂度为6、7度时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8度时L应沿墙全长贯通;

4)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处或洞口处设置系梁。

特殊情况:

拉结筋通常用直径6.5毫米细钢筋制成,多用在砖墙的L转角和T字转角处,每隔500毫米放一层,每层每125毫米宽度范围内放一根。长度按规范。在砌体留槎的时候必须按规定放置拉结筋。

拓展资料:

根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填充墙砌体留置的拉结钢筋的位置应与块体皮数相符合。拉结钢筋应置于灰缝中,埋置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竖向位置偏差不应超过一皮高度。"设计院在图纸说明时均注明了砌入墙内拉结钢筋的规格、数量、间距、长度。为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单位对此均采用了不同的设置方式。

参考资料:墙体拉结筋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墙体拉结筋的设置?
答:5.4.2 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搓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搓,但直搓必须做成凸槎。留直搓处应加设拉结筋,拉结筋的数量为每120mm墙厚放置1φ6拉结钢筋(120mm厚墙放置2φ6拉结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对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末端应有90°弯钩。 注:施工时往往没有理解括包内(120mm厚墙放置2φ6拉结钢筋)。断章取义,这是施工现场易犯的错误,应引起重视。

参考资料:《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3-21
墙体拉结筋的设置;纵横墙交接处、墙柱交接处。120mm墙厚放置1φ6拉结钢筋,240mm墙厚放置2φ6拉结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对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末端应有90°弯钩。
第4个回答  2012-03-23
墙体拉结筋按规范要求,最小为6钢筋,每边进入墙内1m,高度为500mm.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