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步高事件到底是什么事?

知道的朋友可否详细说明一下。

徐步高事件主要是指徐步高枪击案。

徐步高枪击案是2001年至2006年于香港发生的三宗涉及警员徐步高的开枪杀人案,分别是发生于2001年的荃湾石围角邨抢枪杀警案、荃湾丽城花园恒生银行劫杀案及2006年的尖沙咀警员枪杀案,三宗案件共有四人死亡。

徐步高于1993年投考警员,并以银笛奖荣誉毕业。徐步高的射击技术相当优异,在警察训练学校练靶场及模拟银行劫案射击训练,均全中目标获得满分。在2001年至2005年间接受每年三次射击训练及考试,每次均全部48枪射中目标考获满分,而根据练靶场纪录徐是用右手开枪。

徐多次转职与晋升不成功,接连作出一些怪异行为,如2002年至2005年驻守青衣分区巡逻小队期间,徐曾经在一天内发出的检控违例告票达30张,在警署每月月结,徐的抄牌告票数量更是全个青衣警署的总和。

而在徐步高枪击案钟钟,他使用的点38左轮手枪,枪支已严重锈蚀,枪柄则以黄色胶带包裹,枪内3发子弹悉数发射,余下3发弹壳。警方其后证实此为梁成恩被抢去的佩枪。

在2006年3月17日在香港九龙尖沙咀广东道与柯士甸道交界行人隧道中被军装巡逻小队警员曾国恒击毙,其后调查证实他涉嫌参与2001年发生的梁成恩遇袭案及丽城花园恒生银行劫案,被香港传媒予以“魔警”的绰号。

扩展资料:

警方消息于2006年3月17日下午公布了疑犯是徐步高之后,香港多份报章均于2006年3月18日刊登了香港城市大学犯罪学课程研究中心主任黄成荣的访问,以剖析其犯罪的心理因素。

2007年2月26日,死因裁判法庭将上述三宗开枪引致死亡案件的死因聆讯合并审理,4月25日裁定徐步高非法杀害警员梁成恩、曾国恒及巴基斯坦籍银行警卫Khan Zafar Iqbal,并令警员冼家强受伤;他本人则是被合法射杀。

尖沙咀警员枪击案发生后,传媒就事件进行连续几个星期的大篇报道,传媒很快将矛头指向涉嫌行凶的徐步高身上。几份销量大报冠以“魔鬼警察”、“狂魔”、“魔警”等标签,对徐进行媒体审判。有媒体刊登不少有待求证的新闻资料,例如“第四人呼之欲出”等,后来都被警方否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徐步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1

徐步高枪击案是2001年至2006年于香港发生的三宗涉及警员徐步高的开枪杀人案,分别是发生于2001年的荃湾石围角邨抢枪杀警案、荃湾丽城花园恒生银行劫杀案及2006年的尖沙咀警员枪杀案。

三宗案件共有四人死亡,包括警员梁成恩、巴基斯坦籍银行护卫KhanZafarIqbal、警员曾国恒、及非法杀害该三人的休班警员徐步高,一人(警员冼家强)严重受伤。由于案件严重及复杂,受到香港社会的高度关注。

2007年2月26日,死因裁判法庭将上述三宗案件的死因研讯合并审理,有关聆讯已在4月25日审结,陪审团一致裁定徐步高非法杀死案中三人,而他本人则是合法被杀。

扩展资料:

案件调查:

徐步高涉嫌参与的三宗案件,由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C组负责,是警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调查之一。考虑到疑凶可能是警务人员,并避免疑凶随时弃掉凶器,有关调查工作虽规模甚大,但相当低调。有关调查工作定期须向助理处长(刑事)汇报及跟进。

在2001年至2006年期间,整宗案件共调查3667人,包括2849名警务人员、623名前警务人员及195名可疑人士。探员每天要向3名警务人员进行问话,但丝毫不可透露调查原因。由于疑凶身手敏捷,警方亦对特别任务连及机场特警等精锐部队人员进行调查。

此外,警方亦利用“重大事件调查及灾难支援工作系统”就可能线索,包括警员的个人特征及行踪纪录等,进行分析与比对,但没有重要发现。

由于徐步高在警队的射击纪录是右手,加上委任证相片看不出“兜风耳”的特征,而他亦没有向警队福利基金借款的记录,因此徐步高一直未被警方列为调查对象。此外,虽然警方进行多次大型搜索行动,但梁成恩被抢去的快速上弹器至今仍下落不明。

传媒报道:

在尖沙咀警员枪击案发生后,传媒就事件进行连续几个星期的大篇报道,传媒很快将矛头指向凶嫌徐步高身上,几份销量大报冠以“魔鬼警察”、“狂魔”、“魔警”等标签,对徐进行媒体审判,为求销量更不惜刊登一些有待求证的新闻资料,后来都被警方否认。

亚洲电视更拒绝徐妻的要求,在2006年3月25日晚上7时35分播出节目《徐步高事件实录》,该节目剪辑了徐生前与妻子参加的电视游戏节目《百万富翁》的片段。

广播事务管理局其后共接获602宗投诉,指亚视播放该节目的做法不顾徐家感受、令人不安、不宜于合家欢时段播出、影响警方调查构成不公,以及节目对徐步高造成人身攻击等。

媒体普遍认为死因聆讯厘清事实真相,但聆讯同时带来一些令外界不解的疑问,如有证人的供词有明显的隐瞒、专家证人对于徐的犯罪动机仅能以心理状况作合理推测、环境证据无法完全确认徐是单独犯罪等。

有媒体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语言学者乔姆斯基于1988年提出“制造共识”(Manufacturing Consent)理论作分析,认为部分媒体现象符合该理论的若干假设。香港灵异事件作家陈云海则在其网上电视节目《谈谈灵说说怪》就死因聆讯提出他自称是“绝对主观”及“个人意见”的几点质疑。

2010年,Crime & Investigation Network以徐步高枪击案为题材,拍摄名为“Anatomy Of A Crime: Hong Kong's Rogue Cop”的记录片。

哀悼追授:

三案之中执行职务期间遇害的死伤者,先后得到香港特区政府颁发英勇勋章,殉职警员梁成恩与巴藉护卫Zafar Iqbal Khan于2002年获追授银英勇勋章及金英勇勋章;警员冼家强与殉职警员曾国恒,则于2006年分别获颁授及追授金英勇勋章。

此外,殉职警员梁成恩与曾国恒的灵柩先后获准永久安葬位于和合石的公务员墓地——浩园之内。警队于2007年出版的《2006年警察年报》最后一页,向殉职的曾国恒致敬,是警队首次在年报悼念殉职警务人员。

后续处理:

石围角邨抢枪杀警案发生后,警方改良报案室处理投诉的程序,当值人员须核实投诉人电话号码正确,再由警察中央调配系统派员前往调查。

而警员单人巡逻的“单咇制”在案件发生后受到社会各界质疑,警方其后制订指引,规定上楼巡逻的任务及晚上8时后警员必须双人巡逻,其余时间则由每区指挥官自行决定。而梁成恩生前所属的梨木树警区,已全面实行“孖咇制”(双人巡逻)。

香港特区政府参考死因庭的裁决后,于2007年10月决定不向徐步高的家属发放约40万的死亡恩恤金,成为首次有警务人员于在职期间死亡而不获发恩恤金的案例。

律政司在2012年3月入禀高等法院,指警方已向曾国恒及冼家强赔偿合共逾353万元,故向徐步高的遗产管理人索偿逾353万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步高枪击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4

2001年3月13日中午12时,梨木树警署接到电话,一名自称姓陈的男子投诉受到梨木树邨松树楼15楼一单位的电视声所骚扰,并留下手机号码。电自行车巡警到场发现并无噪音问题,回电未能接触投诉人后离开。

翌日(2001年3月14日)中午12时,荃湾警署报案室一个供内部使用、没有录音装置的电话,接到一名自称姓曾的男子投诉石围角邨的音响噪音;由于石围角邨不属荃湾警区,值班警员遂转告投诉人致电梨木树警署。

中午12时05分,梨木树警署接获一名曾姓男子的电话,投诉石围角邨“石桃楼A座552室”有音响噪音。值日室警员按当值表,通知与梁成恩同属梨木树警区巡逻小队第3队的警员陈子坤前往。

当日早上,梁成恩因为处理一宗袭击案而留在梨木树警署替一名女证人录取口供,并没有出外巡逻,并且与陈子坤调换了午膳时段。

梁成恩在警署用过午膳,准备到石围角邨为袭击案录取另一份口供,听到同僚被召唤,就主动透过无线电通话器回应报案室:“是否有任务?”报案室警员重复了指示,当时身在警车的梁成恩决定接手,让拍档陈子坤可以原车回到警署午膳。

10分钟后,警车到达石围角邨石翠楼巴士站,梁成恩与陈子坤有短暂的交谈后,单独上楼处理噪音投诉。12时20分,梁成恩抵达石桃楼,但未有发现,于是以手机回复报案室:“已到石桃楼552室,但听不到有声音,不如给报案人的手提电话派,我直接联络他。”

值班女警于是根据资料告知梁成恩该投诉人电话号码。其后,梁成恩受到袭击。

案发现场遗留大片血迹,梁成恩在近黄色防烟门被凶徙袭击,他的警帽则跌在552室门外。12时30分,警方收到居民报案,在石桃楼B座发现一名警员躺卧在血泊中,其后又接到居民听到枪声的报案。控制中心调派附近巡逻的警员前往支援及召救护员到场。

陈子坤在警署枪房门口退还装备时收到有关讯息,即时取回佩枪及子弹等装备,自行乘搭的士赶赴现场。

最先抵达现场的警员,发现梁成恩身中多枪,躺卧在五楼552室旁梯间的防烟门前,背部留下一片血泊,警帽及手提电话散落一地,并发现佩枪(编号为RHKP-7215)和快速上弹器(含6发子弹)失踪,于是通知上级增援。

由于不能排除凶徒仍在附近,大批警员着上避弹衣及头盔,配备雷明登霰弹枪、MP5冲锋枪封锁现场,所有离开大厦的住客,警员都以枪口对准,喝令转身及举手缓步走出,并逐一搜身检查。

当时到场的陈子坤由于没有配备避弹衣,因此被指挥官拒绝准许上楼[5]。穿上防弹衣的救护员由多名持枪警员掩护下再次登楼重返现场。

当日12时38分,梨木树分区第3巡逻小队主管林荫民督察抵达现场,发现身中五枪(分别击中左肩膀、后颈左方、左胸腔下方、左眉骨及头盖骨中央)的梁成恩面部朝天,“左眼凹陷,面色苍白,没有呼吸”。梁成恩其后被往送荃湾仁济医院抢救,下午1时41分证实死亡。

当日下午2时,警方破门进入遭投诉噪音的552室单位,证实空无一人,其后再破门搜查五个无人应门单位。警方追查该投诉电话,证实由手机打出,并无正式登记机主。

由于嘈音投诉证实虚报,而且警员枪袋有特别的防抢枪装置,因此警方认为凶徒是存心布局犯罪行凶,并可能是熟悉警方内部运作者所为。

扩展资料:

取证调查

匪徒在银行的4号与5号柜位表面及现场纸张上,分别留下3个鞋印。鉴证人员将鞋印与现场闭路电视录影比对后,确认现场遗下的鞋印,同属一只穿上美津浓(Mizuno)男装27号半(日本尺码,即鞋身长度为31厘米)的波鞋所留下。

该款波鞋为2001年中推出市场的NextAlpha款式,型号8KO00144,每对售价290港元。该款波鞋在港出售共800对,而尺码为27号半的仅有130对,并于2001年底全部售出。

匪徒案中留下美津浓运动鞋的鞋印,探员调查得悉全港共有40个出售同款鞋的零售商,而警察俱乐部及机动部队亦有出售该鞋款。

由于相信是警员所为,探员曾经透过警队内部刊物《警声》及在各区警局张贴海报,呼吁在警队内部购买4款指定波鞋的同僚,可以用旧鞋换领300元赠券,而其中一款相信就是为凶徒所穿着。然而,最后有12名警员更换旧鞋,但全部都并非当日犯案的同款运动鞋,有关行动亦徒劳无功。

警方根据银行录影系统拍摄下来的贼人外形,透过专家发出素描并悬红100万元通缉,而恒生银行亦悬红100万元通缉贼人。军械鉴证专家证实枪杀巴籍护卫的子弹,与同年3月枪杀警员梁成恩的子弹来福线相同,即发射自同一支.38口径的手枪。

警方因此将案件合并梁成恩案处理,疑凶亦列作全球通缉犯名单之内,但一直未成功将匪徒归案。

在尖沙咀警员枪击案发生后,警员到案中死者徐步高位于东涌的住所进行搜查,先后检走超过60件证物及27盒生活录像带,发现一些证明徐步高可能涉及此案的证据。

在徐家的电视组合柜内,警方搜到一个刻有“2000年中国银川国际摩托旅游节组委会赠”的纪念座,于是派员前往宁夏银川进行调查,证实徐步高曾经参加活动并接受当地媒体访问,大会亦颁赠有会徽刺绣图案的长袖上衣及纪念座,而徐步高在家庭录像带片段亦曾穿上这件红衣。

“银川国际摩托旅游节”的三角形标志与劫案匪徒所穿的红色上衣的图案相似,相信劫匪犯案时把衣服反转穿着,故图案及背后招牌的反转,原应印在左胸前的标志,变成在右胸出现,与标志在上衣的位置一致。

调查过程

徐步高涉嫌参与的三宗案件,由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C组负责,是警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调查之一。考虑到疑凶可能是警务人员,并避免疑凶随时弃掉凶器,有关调查工作虽规模甚大,但相当低调。有关调查工作定期须向助理处长(刑事)汇报及跟进。

在2001年至2006年期间,整宗案件共调查3667人,包括2849名警务人员、623名前警务人员及195名可疑人士。探员每天要向3名警务人员进行问话,但丝毫不可透露调查原因。由于疑凶身手敏捷,警方亦对特别任务连及机场特警等精锐部队人员进行调查。

此外,警方亦利用“重大事件调查及灾难支援工作系统”就可能线索,包括警员的个人特征及行踪纪录等,进行分析与比对,但没有重要发现。

由于徐步高在警队的射击纪录是右手,加上委任证相片看不出“兜风耳”的特征,而他亦没有向警队福利基金借款的记录,因此徐步高一直未被警方列为调查对象。此外,虽然警方进行多次大型搜索行动,但梁成恩被抢去的快速上弹器至今仍下落不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徐步高枪击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事情要从2001年说起。

2001年3月14日,香港一家警署接到一个投诉电话,说在荃湾石围角邨石桃楼552号住宅有噪音滋扰。按照一般做法,警方派人上楼调查。

由于只是噪音滋扰,警方只派一名警员(梁成恩)登楼调查,结果,梁成恩警员上楼后不久出事,事后被发现中了五枪死亡,配枪被抢去,同时被抢的还有备用的六发子弹。法医检查和弹道检查结果表明,凶手是用梁成恩的配枪把梁成恩射杀。香港警察的左轮手枪本身有六发子弹,另外有六发备用子弹。因此,凶手不仅拿走他的手枪,而且有七发子弹在手。

事后,香港警方悬赏100万港元,缉拿凶手。

同年(2001年)12月,在荃湾丽城花园恒生银行发生一宗光天化日之下的持抢劫案,凶手蒙面,抢走了银行50多万港元现金,并开枪杀害了银行内有反抗行为的巴基斯坦籍护卫Khan Zafar Iqbal。警方事后通过弹道检验发现,凶手所用的手枪,正是同年年初梁成恩被抢的配枪。

至此,香港警方相信,两案是同一个人或者同一集团所为。香港警方事后为丽城花园劫案单独悬赏200万港元缉拿凶手,但没有向外公布两案所用的枪是同一支手枪,免得市民惊慌。

丽城花园抢劫案,警方在现场捡到四个弹头,因此,凶手手上只剩下三发子弹。这种子弹在英国制造,凶手很难找到多余的子弹。

300万港元的悬赏发放了五年多,警方破案毫无头绪。至此,警方相信作案者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集团。假如是集团,集团内难免有人被300万元所吸引而背叛同伙、向警方举报。

2006年3月17日凌晨发生的一宗枪击案不仅震惊全香港,而且破解了以上两个悬案。

2006年3月17日凌晨,香港尖沙咀广东道与柯士甸道交界、住宅大厦港景峰对开一条行人隧道内,两名当值军装警员曾国恒及冼家强正在巡逻,二人忽然被人枪击,冼家强中一枪(脸部),警员曾国恒中两枪(凶手三发子弹用尽),警员曾国恒及冼家强都分别拔出自己的手枪还击,曾国恒打出五枪,全部击中凶手(徐步高)并导致徐步高死亡,冼家强发射了两枪但都没有打中凶手(事后弹道检验结果)。

此案轰动全港。关于徐步高的介绍,详见二楼的兄弟(该位朋友所说的子弹数目似乎不正确,但其余细节和传媒报道一样)。事后的分析是,徐步高手上有枪,但缺乏子弹,他当时的目的是要抢夺两名巡警的24发子弹(每人12发),徐步高万万没有想到,英勇的警员曾国恒中枪之后居然还能拔枪还击,并且击毙他。

直到今天(2007年三月一日),由于事情交由香港的死因裁判庭研讯,香港警方仍未解除300万元的悬赏(事情内幕基本上已经一目了然,警方也知道没有人会认领悬赏)。相信在法庭判决之后会解除。

凶手徐步高由于也是一名警察(普通警员),曾引起很多猜测,事后的调查和分析认为,他是一个心理变态的警察,由于长期不获得晋升,决意自己搞事挑战警方的同事。

不过,此案的很多具备新闻价值的细节,会在预计持续40天的研讯中不断透露。

2006年3月17日凌晨的枪击案扣人心弦,假如两名警员不能开枪还击,凶手徐步高就会得手,成功获得24发子弹,做出更多恐怖的事情。

我个人认为,这事情冥冥之中有报应,凶手徐步高当年发五枪打死梁成恩,结果几年之后,被警察的子弹打回五枪丧命 . . .

警员冼家强事后康复,并将出席近日举行的法庭研讯作证人,殉职的警员梁成恩和曾国恒先后被安葬在香港的浩园(专门安葬殉职公务员的墓地)。

去年三月十七日曾国恒警员殉职之后,很多香港市民自发到发生枪击案的行人隧道祭奠他,鲜花和挽联摆满了隧道两旁,让人看了也心酸。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7-03-01
徐步高:

本名:徐长高

生於1970年5月17日

终於2006年3月17日

是一名香港警察,生於福建邵武,原本出身富裕,但他的父亲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批斗,从此一蹶不振。他在1980年代移居香港,1993年加入警队,2006年涉嫌抢警枪被击毙,另外两名警察一死一伤。徐被指涉嫌与另一宗杀警、抢枪和另一宗杀人抢劫案有关。被部份传媒称为「魔鬼警察」、「魔警」、「警魔」、「警贼」、「无间警」、「刘德华」.

2006年3月17日凌晨,徐涉嫌於尖沙咀广东道与柯士甸道交界、住宅大厦港景峰对开一条行人隧道内,用点38左轮半自动手枪枪击两名当值军装警员曾国恒及冼家强,二人分别一死一重伤,徐则身中五枪,伤重不治,终年36岁.

警方经过调查后,相信2006年3月尖沙咀之案件外,2001年的另外两宗持枪杀人案(2001年3月在荃湾石围角邨杀害警员梁成恩并抢去配枪;同年12月在荃湾丽城花园恒生银行抢劫及杀害巴基斯坦籍护卫Khan Zafar Iqbal)俱为徐所为;并指倘若徐仍在生,已有足够证据对他提出起诉。三宗案件共造成3死1重伤.

任职警察
1993年,徐步高回港并投考警察。受训期间,他枪法准确,且常瞄准假人的头部,被称为「神枪手」,并以「银鸡头」荣誉毕业。据悉,他博览群书,尤其熟读《警察通例》。精通五种语言,其中包括希腊文.

受训后,他被派往东九龙冲锋队。有指他性格孤僻而沉默、冲动而自我中心,同僚大多不愿与他合作[来源请求]。结果,他辗转被派往荃湾梨木树、沙田田心、青衣、警察机动部队、旧机场警署、新机场警署及北大屿山警署.

徐曾三次报考《警员/高级警员擢升警长升级检定考试》,在2000年的一次考试,当时任职北大屿山警署的他在2105名考生中,以68分成为成绩最佳的男警员,并获香港警队刊物《警声》访问[1]。虽然他在三次升级试中取得佳绩,但最终因性格孤僻、缺乏警长所需要的领导才能,被考官评为「性格有缺陷」,未能晋升警长[来源请求].

徐步高曾与妻子於2001年10月参加亚洲电视游戏节目《百万富翁》,结果取得六万元奖金.

2000年代初期,怀疑因多次升职考试失败,徐步高涉嫌犯下两宗杀人案;於2001年谋杀了同袍梁成恩,及抢劫荃湾丽城花园恒生银行分行时谋杀正值班的巴基斯坦籍护卫员Khan Zafar Iqbal.

2003年,徐步高参与机场特警的面试,但只获丙级成绩而不获擢升,他曾为此向指挥官投诉,但徒劳无功。2006年,他申请调往竹篙湾警岗,最终击败了1000多名对手,成功调任,负责驻守香港迪士尼乐园。2006年3月14日,徐步高首天往竹篙湾警岗上班。当日中午,警方接报指有人在乐园内失去手袋,徐步高当场拘捕涉案的两名内地疑犯,并通知上级派员将两人送返警署,但他并没有随行,反而逗留乐园内一个多小时;他回警署后即遭上级责备不按程序办事.

学者评述
当香港警方於2006年3月18日上午公布了疑犯是徐步高之后,香港多份报章均於同日访问了香港城市大学犯罪学课程研究中心主任黄成荣,以剖析其犯罪的心理因素.

黄成荣认为,徐步高出现了犯罪学「迷乱理论」(又称「脱序理论」,anomietheory)的情况。他将徐步高的个案套用在理论上,指出他因为在多次考试中都不能成功晋升,引起了他对上司的不满,但又不能向其反映意见,结果,他只好在外面的世界寻求满足和成功感而犯案。不过,疑犯的行为并非是去挑战整个警队,相信其目的只是宣泄不满的情绪。而且,徐步高的内向性格,令他可能会把自己看作为受害人,并形成了自己永远是最好的自大心理,而其他人则是错误的偏执想法。这想法成为他步向魔道的导火线,并造成他表面上仍极度理智、深藏不露,平日懂得在不同场合、扮演不同的角色。故此,即使是其家人以及同僚,也未必能够察觉有异样.

黄成荣认为以上的举动反映徐氏心思缜密,知道外观的改变可以减低因「法证描述」而被调查的可能。而徐步高获得《警声》报道,令他对升级为警长存有很大期望。可惜屡次考试均告失败,令他有感「时不我与」及委屈,印证了「迷乱理论」以及当中的「心理变异」状态,故此只好透过抢夺手枪及行劫来取得财富而达至个人满足,以弥补未能升级的「金钱损失」及「心理创伤」。但由於徐步高是一名曾接受严格训练的警员,熟悉警方办案手法,加上警方掌握徐氏的资料,他为了其身份不被揭露,故他犯案时,由於仍担心被他人认出其真正身分是警察,所以他需要戴假发来掩饰,以一改平常「道貌岸然」的形象。并在犯案时必须杀死有关的人士,以免警方能够从线索中追查出其真正身份.

他在犯案时,警方正在附近进行大规模反罪案行动——「风管」行动,他担心一旦被发现其佩枪是梁成恩的失枪时,警方会派出大量当值警员缉捕而法网难逃,故即使其手枪只余四发子弹,仍决定孤注一掷,企图先杀害两名警员.

参考资料:地道香港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