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轻处罚和减轻处罚有什么区别?

如题,希望有好心人能给讲一下!

减轻和从轻的区别在于是否在法定刑范围内判处刑罚。
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下判处刑罚。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既不是在法定刑“中间线”以下处罚,也不是判处法定最低刑。
根据我国《刑法》第61-63条的相关规定:
(一)应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性来决定其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即罪刑相适应原则;
(二)具有规定的从重、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三)具有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26

我国《刑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第六十二条规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第六十三条规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由此可见,二者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在法定刑范围内判处刑罚。1、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2、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下判处刑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一条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孙旭权

婚姻家事专业律师

张烜墚

资深刑事律师

张丽珍

婚姻家事专业律师

陈林

婚姻家事专业律师

陈绍熙

合同纠纷专业律师

杨鹏淋

资深劳动纠纷律师

    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立即咨询
第2个回答  2021-01-06

处罚程度不同

1、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处罚种类和幅度内对行为人适用较轻种类或者较小幅度的处罚;

2、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的最轻处罚种类和最小处罚幅度以下给予处罚。

比如某人犯某罪有2个量刑幅度,一个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一个则是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犯的行为本来应当适用第2个量刑幅度。

可由于有减轻处罚情节,因此适用第1个量刑幅度,则可能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但如果只是从轻处罚的话,则仍适用第2个量刑幅度,即在3年至10年的有期徒刑中,倾向于判处较低的刑期。

扩展资料

法院对犯罪人量刑的总原则是: 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相关的规定,来确定相应的法定刑。

刑法同时也规定,在确定相应的法定刑时,要正确适用有关从重、从轻、减轻、免除刑罚的有关规定.以期做到罚当其罪,罪刑相当,不枉不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4-05
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处罚种类和幅度内对行为人适用较轻种类或者较小幅度的处罚;

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的最轻处罚种类和最小处罚幅度以下给予处罚。

比如某人犯某罪有2个量刑幅度,一个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一个则是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犯的行为本来应当适用第2个量刑幅度,可由于有减轻处罚情节,因此适用第1个量刑幅度,则可能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但如果只是从轻处罚的话,则仍适用第2个量刑幅度,即在3年至10年的有期徒刑中,倾向于判处较低的刑期。

我国《刑法》上量刑从轻、减轻处罚的情形

1、我国《刑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里的未成年人指已满十四周岁尚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未成年人犯罪是法定的从轻、减轻处罚,就是说,如果在这个年龄段犯罪,必须在基本刑的基础上,从轻、减轻处罚。

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关于尚存在一些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在法律是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法官有自由裁量权。

3、聋哑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聋哑人或者盲人因为身体条件的限制,跟常人需要面临的情况有所不同,因此,若是这类人犯罪,则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4、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在犯罪的准备阶段就被发现或者被抓获,那么也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5、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处罚;如果犯罪嫌疑人在犯罪过程中没有完成整个犯罪过程,犯罪未遂,那么对他的量刑也是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

6、共同犯罪中的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在共同犯罪中,如果不是主犯和首要分子,那么应当对从属犯罪的人员从轻、减轻处罚。

7、有自首情节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自首,可以是犯罪嫌疑人本人去公安机关自首,也可以是犯罪嫌疑人的亲属陪同其自首,犯罪嫌疑人在其亲属的强迫下自首的,不影响其自首情节。

8、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立功主要包括,揭发,检举,提供线索,协助缉捕或者阻止他人犯罪的。

9、教唆犯----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为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危害程度没有造成,因此,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实施了教唆犯教唆之外的犯罪,那么教唆犯是不需对此犯罪的。

10、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担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正当防卫现在是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正当防卫是不需要负责任的,如果超过必要限度,需要负责,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予处罚。

11、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担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紧急避险的量刑原则跟正当防卫类似。

12、在国外犯罪并已在国外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注意,这里是可以,也就是说,在国外犯罪已在国外受过刑罚处罚的国人,回国后,国内司法机关还是有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第4个回答  2021-04-05
我国《刑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第六十二条规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第六十三条规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由此可见,二者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在法定刑范围内判处刑罚。1、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2、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下判处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一条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