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具有历史味道的历史课?

如题所述

记得在《历史思辨能力的培养》那一专题中曾经讲到过历史的两种含义:一种是客观存在的历史,指已经发生过的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另一种是人们对前一种“历史”有意识的复原、选择和认识。而后一种含义所讲到的“有意识的复原、选择和认识”的对象不难理解就应该是“已经发生过的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我们必修三所讲述的是《文化史》。那么什么是文化史呢?文化史是以人类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历史研究分支,它是历史学和文化学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文化史首先要研究不同民族、国家在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及其影响,其次要研究各种文化传播、融合、受阻等等的原因、过程、途径、方式,第三要研究文化在历史中的各种功能。既然如此,我认为作为教师要把必修三《文化史》上成历史课,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具有历史味道的历史课”是个什么样子呢。我认为王磊教师的做法就非常正确。他在教授“文字的起源”一课时,没有重点去讲造字六法,没有讲各种字体有什么异同等等内容,因为那属于文字学的范畴。而他重点讲述的是甲骨文、小篆、隶书等这几种字体是在什么样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反过来这些字体又折射出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状况,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了什么样的推动作用。我认为这样的内容讲述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即哲学、文学、法律等社会意识是由当时的社会存在(政治、经济等)决定的,是对当时的社会存在的反应,对社会存在具有推动或阻碍的反作用。这样的讲述有助于学生把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本来这三册书就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互相联系的。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者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如还有新的问题,请另外向我求助,答题不易,敬请谅解~~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祝学习进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30
在我眼里,“具有历史味道的历史课”是能够“复原”历史事件发生时的意境,让人能产生感情共鸣的。当然,这就得要求历史老师的讲课和你在上课是脑中的感觉,二者配合就能产生具有历史味道的历史课的感觉。另外我还认为带点古典效果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