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7
今秋,吃大闸蟹已经成为一种流行全国的时髦,各种吃蟹文章满天飞,然蟹是煮还是蒸着吃没讲道理。目前在上海有两大流派,一派认为水里煮着蟹好吃,另一派认为隔水蒸的好,而在苏州阳澄湖出蟹的产地人一致认为蒸蟹是正宗做法,在各种蟹节目中,还特意说明应将蟹肚朝天放着蒸,这样才不会流失蟹油,同时蟹的味道也不会被水稀释,保持原汁原味。上海传统的煮蟹派认为,把蟹放在水里煮味更鲜,肉更嫩,因为可以在水里放些姜、葱和料酒,甚至可以略放些盐,现在也有放啤酒的,这样可以去腥,蟹肉不干。依我所见,这两种方法都对都不对,说对就是双方都有道理,说不对就是没搞明白这两种做法产生的起源,还是请听我的戏说,鉴别一下是否有道理。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先举一旁例,我们喝茶的总是认为茶树的尖芽叶才是好茶,而到产茶地去问茶农他们喝什么,回答是喝茶梗,因为粗茶有劲道解渴,嫩叶可以卖个好价钱。大闸蟹的煮法也是同样道理。以前,上海人要到“秋风起,蟹脚痒”的时候才开始吃蟹,这时蟹已经成年了,上海形容无用之人为“软脚蟹”,就是指壳还没硬的蟹是不入流的货。老蟹就是老家伙,腥骚味就重,这个大家都知道,所以正宗上海人是水煮蟹,水还要大些,掩盖过蟹,煮一煮在上海话中也叫“闸一闸”,这也是大闸蟹名称来源之一。而在蟹产地,经常有一些没达到上市标准的软脚蟹,不幸需进监护室抢救,这些蟹的脚都会无力张开,称为“撑脚蟹”,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只能“进口”了,原本就水的蟹再放在水里煮,那就太水了,所以只能蒸着吃,这样的蟹数量还不少,最后成了习惯。童子鸡蒸着吃,老母鸡煮着吃,做法都不错,关键是对象。
接下来谈点大闸蟹的吃法,在趁热吃的前提下,谗蟹者还有点小分歧,一种观点认为,蟹脚易冷,故先把蟹脚吃了再吃蟹肚,另一种观点是先吃蟹肚后吃脚。这与吃葡萄同理,先挑好的吃还是先吃坏葡萄一样,由个人的性格定。我是先挑好的吃性格,可以传授一点多吃多占的经验,在饭桌上蟹脚一个也不吃,先把蟹肚吃了,留下的蟹脚请人把肉掏出来或带回家,来一个蟹粉烧豆腐,上桌前再加点小葱,色味俱全。其实蟹黄冷了以后是很腥的,重烧以后更把腥味都发挥出来了,所以全蟹豆腐并没有蟹脚豆腐好吃,只鲜不腥特过瘾,此法即可多吃又都是热的。
原先吃蟹主要是江浙沪一带人的爱好,现在是全国各地的
朋友到上海来,最期望的被招待就是吃蟹。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特别是北方朋友,认为吃那玩意儿一个字“烦”,还不如大鱼大肉爽,来个鱼翅或鲍鱼更有面子,吃着也方便。当年郁闷的是,最佳美倄为何不受欢迎,现在是反其道而行之。对此现象只能解释为在真金白银的驱动下,什么反季节的东西都可以生产出来,因为咱们科技有力量,目前吃的大概也就剩下大闸蟹还不能一年四季生产,不过大家心里也明白,快了,抓紧吧。虽然阳澄湖都是些“洗澡蟹”,但好坏也是稀缺的“限时”食品,趁科学家还来不及科普。我估摸着,中国食品领域的科学家大概和美国工会组织的地位差不多,名为民生实为小团体利益。看来全国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还是抓紧时间吃大闸蟹吧,其他就不要管了。
科技离食品还是远一点好,人活着目的不是科技,至少还需要美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