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救急:求诗歌鉴赏方法求大神帮助

我每次做诗歌鉴赏总是得几分,不能得到高分。有什么好方法做好诗歌鉴赏,尽量提。

诗歌起先是唱给别人听的,后来则写下来供受众阅读、朗诵或者歌唱。读者在接受诗歌作品时往往会得到感动或震动,获得审美的享受,同时又往往会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情体验带进去,对作品进行再创造,并在这一过程中重塑自己。鉴赏的过程是一个丰富复杂十分微妙的精神活动过程,是一个提升自己净化自己的过程。 诗歌鉴赏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权威的方法,各人可以有自己的习惯、自己的创造。但要做一个自觉的诗歌鉴赏者,应当掌握前人已有所总结并且行之有效的若干方法。 例如第一,知人论世的方法。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鲁迅先生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至九〕》)鉴赏古诗,首先要准确地理解它,所以知人论世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欣赏屈原的作品当然要明白屈原的家世、经历特别是他不幸的遭遇,了解当时楚国内外的情况,然后才能懂得他为什么会忠而见疑,为什么一再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他仍然那样热爱楚国,宁可死在这里也不肯出国。如果我们不了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的痛苦经历,对于他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那首七律中所表达的极其兴奋的心情便无从有深刻的体认。 许多诗歌的产生都有其具体的背景,诗人的写作意图可能会通过相当曲折的手段来表现,背景不明对此将不容易有深切的把握。唐人朱庆余《闺意》云: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一个新婚小媳妇在拜见公婆之前,一大早就起来描眼画眉,争取得到比较好的第一印象,为此她特别征求丈夫的意见,问自己的眉式是否时髦。但是如果我们以为这首诗就是专门描写底气不足之新嫁娘的,那就不符合诗的原意。此诗另题《近试上张水部》,是诗人在参加科举考试的前夜写给水部郎中、著名诗人张籍的;原来按唐朝的规矩,科举考试的试卷是不密封糊名的,能否考中与应试举子的知名度关系很大,“礼部例得采名望收录”(《唐音癸签》卷一八《进士科故实》),所以考试之前不少考生大肆活动,将自己的作品写成卷轴投献给达官名流,希望得到他们的垂青拂拭,向主考大人多说几句好话,以利成功。所以诗中那位精神紧张、羞人答答的新嫁娘其实乃是应试举子的隐喻,是一个有意味的象征。唐代科举考试与文学关系甚大,著名学者程千帆、傅璇琮先生都为此写过专著,足供参考。 第二,前挂后连的方法。诗歌和所有的文学作品一样,源于生活,发自感情;而所有的诗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学传统之中,他不是也不可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凡是优秀的诗篇往往既受到先前作品的滋养,同时也会影响及于后代。因此,我们在读作品的时候不妨推源溯流,关注我们面对的作品与前后诗作之间在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等诸多方面的联系,通过比较更深刻地体会这一首诗、这一位诗人的妙处。钟嵘《诗品》在评品诗人时常常提出他的诗源于前代何诗何人,虽然未必都讲得很准确,但仍然给予人们很多的启示。用这种方法读杜甫那些反映现实的诗,就能深刻地体认到他对汉魏乐府诗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不难看出他对白居易等新乐府诗人的启迪,进一步认清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诗歌中有若干意象前人用过之后,后人会不断地沿用并有所生发改造。把这些前前后后的诗作联系起来读会觉得特别有意思,对前后作品的理解都可以得到加深,获得“双赢”的效果。例如《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写抒情主人公在如云的士女中只关心一个人,其他一概“非我思存”,表现了恋爱的专一和执著。后来辛弃疾有一首《青玉案元夕》写同样的题材: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意思仍然是在千百人之中只关心“这一个”,但辛词要比《出其东门》表现得更强烈,更富有文采;关于“寻”的描写是新增加的,非常有韵味,可以令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例如王国维就拿来比拟从事“大事业、大学问”的一种境界。相比之下,古老的《出其东门》则显得非常质朴,表现了另外一种类型的美。 运用典故在古代诗歌中极为常见,这是诗人们充分利用文化遗产的办法之一,一个意思不是直接地说出来,而是通过用典曲折地来表达,这样不仅可以使作品含蓄有味,也能增加作品的历史文化含量,引发读者更多的联想和思考。例如三国时陈登(元龙)对于一个叫许汜的庸俗客人很不客气,“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刘备认为陈登这样做已经很客气了,如果自己碰到只知“求田问舍”的俗客,则会自卧于百尺高楼之上,而让这位只考虑私人财产的小人卧于地(详见《三国志魏志陈登传》)。后来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用了这个典故: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糄英雄泪! 作者慨叹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于自嘲之际中抒发了一腔悲凉忧愤之情。由于这里用了“刘郎”(刘备)和其他一些典故,思想含量和艺术含量都得到很大的拓展。后来晚清诗人龚自珍《己亥杂诗》第二一五首也曾用“求田”之典以自嘲:“倘容我老半锄边,不要公卿寄俸钱。一事避君君匿笑,刘郎才气亦求田”(自注云:“俭岁,有鬻田六亩者,予愿得之。友人来问此事。”),与辛词有异曲同工之妙。把诗歌中前后相关的意象和典故联系起来欣赏和思考,往往能有新的收获。 用典的理想状态是“用旧合机,不啻自其口出”(《文心雕龙事类》),甚至让读者并不感到用了什么典故。辛弃疾有时用典过于密集而且显露,被批评为“掉书袋”。不过要达到他那种水平已经不容易了。 第三,单刀直入的方法。我们可以将目光专注于待赏析的作品本身,即不去管它的作者和有关背景,也不与其他作品发生联系,专门玩赏该诗的意象,充分调动自己的想像力和领悟力来玩味艺术之美,领悟人生之趣。例如《诗经秦风蒹葭》,我们就可以玩味其中“在水一方”、求之不得只能企慕的境界。美好的东西总是在彼岸。虽然求之不得,但它仍然是美的;或者说,正因为求之不得,所以它才是美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是常常会遭遇到这样的事情和心情吗? 我们不妨直接与文本对话,神游其中,浮想联翩,获得审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试举宋人赵师秀的《约客》来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题材很小,但诗很耐读。王国维说得好:“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凭什么分优劣呢?王氏云:“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诗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人间词话》)这首诗正是相当地真:等待朋友按约来访,一直等到半夜,还准备继续等下去,同时还为他设想失约的原因(天气不好),无一丝一毫责备之意。耳边惟有蛙声(可惜没有敲门之声),无聊中只有自己一个人敲棋。诗人的心态是平和的,他不着急,不埋怨,不慌不忙;但这位抒情主人公绝对是一个感情浓烈而细腻的人。能有朋友来对弈固然最好,只剩自己一个人敲棋亦复甚佳。听雨听蛙,仍然是一良宵。这里很有一点士大夫式的禅悦。无可无不可。世界总是美好的,人情总是温暖的。偶有不如意事无伤大雅。这真当得起“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了。这种平常心,足以抵消等待的烦恼。 以上略举了三种具有中国传统的鉴赏古诗的方法。用西方传入的各种新旧文艺理论来观照古诗,有时也可以得到若干帮助,得到许多新的认识。不过西方文艺理论是从西方的文学创作中总结而来的,还有些是从西方哲学或者其他主导理论中引申而来的,用以分析中国古代作品,很可能格格不入,勉强套用尤其容易吃力不讨好。鉴赏古诗最好的方法是上述种种与古诗配套的中国传统的方法;中国古代诗学理论和诗歌评论方面的遗产极其丰富,亟宜取用。当然,凡是成熟的理论总有它比较宽广的统摄性,我们也可以尝试着运用西方理论来研读古诗,赏析古诗,说不定能读出过去没有读出的味道,获得崭新的体悟。转益多师,总归是有益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