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是通过真实故事改编的吗?

为什么电影后会有“献给卡邦蒂埃的”,“维奥莱特,没有她,就没有这部电影”两行字?“卡邦蒂埃”“维奥莱特”都是谁?
为什么电影后会有“献给卡邦蒂埃的”,“维奥莱特,没有她,就没有这部电影”两行字?“卡邦蒂埃”“维奥莱特”都是谁? (注意看我的问题!!!)
维奥莱特---和莫航志的母亲是同一个名字,维奥莱特是指莫航志的母亲吗?如果是,那卡邦蒂埃和维奥莱特又是什么关系?

不是通过真实故事改编的。

影片剧本灵感自1945年的音乐片《关夜莺的笼子》,导演克里斯托弗·巴哈提亚7、8岁时看过这部电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采用倒叙的手法,在剧中有一位大音乐家莫朗奇,影片刚开始他的母亲就过世了,莫朗奇回到老家参加母亲的葬礼,而就在老家回忆的时候,一位自称皮比诺的童年玩伴找了过来,给了他一本回忆录,一起回忆起那段灰暗又充满光明的童年。

在当时有一所全封闭的的学校,而莫朗奇和皮比诺都是这里的学生,但是这里的学生不是失去双亲就是打架闹事的,全都是问题学生,很多人都没有正眼看待这群孩子,觉得都是问题学生,是社会的渣渣。

老师就越来越压迫他们,学生也越来越来叛逆,久而久之行成恶性循环,成了大多数师生所谓的“臭名昭著”的学院。

克莱门特.马修,一个怀揣音乐梦想的教书匠,就是在这样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分配到这所“池塘底”学校。他到来的第一天,负责学校日常起居的大叔就被调皮的学生使坏砸到了眼角。

马修亲眼看到调皮的学生是如何叛逆如何刁蛮,校长哈森是如何的蛮横不讲理,体育老师又是如何的强势打压,这一切都让他感到心力交瘁。桀骜不驯的学生,和老师们似乎都站在对立面,成为了永远解不开的死敌。

马修原本也想像其他老师一样,熬完一段时间就走,可是偶然一次,他发现了孩子们唱歌很有天赋,音乐梦想在心里重新燃烧,他打算用歌声重新感化孩子们。

他组建了合唱团,偷偷的唱,那些纯粹的天籁之声,像是从天堂传来,如春风化雨,渐渐感化了孩子们的心灵。

他开始深夜为孩子们写歌。就是因为这样这群孩子一个个都开始改变了,开始往好的方向发展,就这样,董事会前来参观,而当孩子们在董事会面前唱歌的时候,校长哈森在董事会面前极力的吹捧自己,而且将合唱团的功劳归于自己,马修虽然无奈却也没有抗议,而且看着孩子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也并没有说什么。

但是之后的一场蓄意已久的大火,让他断绝了与孩子们的缘分。大火中并没有一个人受伤,校长哈森却失去了晋升资格,自私且残酷的哈森恼羞成怒,解除了马修的教师资格。

无奈的马修走出了校园,无数的纸飞机伴随着孩子们的歌声传了出来。当马修提着行李,攥着纸飞机离开的时候。

他说:我想告诉全世界,可我又能告诉谁呢?克莱门特.马修,一个失败的音乐家,一个失败的学监。克莱门特.马修。马修一辈子也没能成为音乐家,可是他却拯救了一个天赋异凛的音乐家,他拯救了一群孩子的未来。

扩展资料

角色介绍

1、克莱门特·马修老师

他到了一间外号叫“塘低”的男子寄宿学校当助理教师。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学校的校长只顾自己的前途,残暴高压。

性格沉静的他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他重新创作音乐作品,组织合唱团,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热爱音乐事业,把最无私的爱奉献给孩子们。

2、少年皮埃尔

拥有非同一般的音乐天赋,但是单亲家庭长大的他,性格异常敏感孤僻。长相帅气,是学生中的代表人物,因为家庭原因为人喜欢恶作剧,但本性善良,尤其是歌声嘹亮,音色俱佳,颇受马修老师的器重,长大后成为首屈一指的大音乐家。

3、拉齐校长

最惹人讨厌的人,自私自利,为人冷酷,完全不考虑孩子们的感受,而且喜欢夺取别人的劳动成果,最后被联合投诉而下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放牛班的春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0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不是通过真实故事改编的。影片剧本灵感自1945年的音乐片《关夜莺的笼子》,导演克里斯托弗·巴哈提亚7、8岁时看过这部电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放牛班的春天》(法语《Les Choristes》)是2004年3月17日上映的一部法国音乐电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杰拉尔·朱诺、让-巴蒂斯特·莫尼耶、弗朗西斯·贝尔兰德等人主演。

讲述的是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老师马修来到辅育院,面对的不是普通学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弃的野男孩,马修改变了孩子以及他自己的命运的故事。


扩展资料

《放牛班的春天》剧情介绍:1949年的法国乡村,音乐家克莱门特(杰勒德•尊诺饰)到了一间外号叫“塘低”的男子寄宿学校当助理教师。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学校的校长(弗朗西斯•贝尔兰德饰)只顾自己的前途,残暴高压。

性格沉静的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他重新创作音乐作品,组织合唱团,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

然而,事情并不顺利,克莱门特发现学生皮埃尔•莫安琦(尚•巴堤•莫里耶饰)拥有非同一般的音乐天赋,但是单亲家庭长大的他,性格异常敏感孤僻,怎样释放皮埃尔的音乐才能,让克莱门特头痛不已;同时,他与皮埃尔母亲的感情也渐渐微妙起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放牛班的春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此片是根据1945年法国电影《La cage aux rossignols》灵感创作,该片曾入围奥斯卡最佳剧本。

导演Christophe Barratier拍摄这部电影时,认定必须与其4至8岁的童年经历有关,而且最好以音乐为主题,因此这个组合自然让他想起7、8岁时看过的音乐电影《A Cage of Nightingales》(La cage aux rossignols),当年他深受这部作品感动,虽然30多年后的今天他已把片中大部份的情节都忘记了,但电影的魅力及神髓依然长留心底,因此决定把这部1945年旧作重拍。

剧尾出现a Violette,正是导演Christophe Barratier的女儿(Violette Barratier),IMDb有载录她的名字在演员名单《放牛班的春天》有饰演群众演员,但并没有指明角色。

Carole则难以寻觅踪迹了,但是饰演女爵的演员也叫Carole,嗯……我再找找看,希望能回答你的问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1-26
哈哈 不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根据什么上面已经有人回答了
我根据你的补充提问回答一下这几个问题
国外很多电影片尾都有献给XXX的字幕,比如迪士尼的《森林王子》是献给导演的女儿,《大鱼老爸》片尾说是献给一个已故的挚友,还有一部写纽约的字幕是送给三岁的儿子,很多怀旧的说是献给老电影....那中国的也有,比如香港的《神枪手》是献给张国荣,《XXX(忘记名字了,诸如此类很多)》是献给天下所有的母亲、父亲,等等,其实献给某人是表达对他的敬意和缅怀,很多时候,尤其国外,剧情和那人是完全没一点关系,之所以没有她,就不没有这部电影,很可能是因为她是“我”的精神支柱,对我给予鼓励和支持,才让我挺过逆境,完成拍摄...
加上,“卡邦蒂埃”“维奥莱特”不一定是真名,可能是一个只有”卡邦蒂埃”“维奥莱特”和“我”才明白的称谓,或者说是昵称。
第4个回答  2011-01-23
《放牛班的春天》(原名:Les Choristes)是由Christophe Barratier导演的电影。讲述了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Pierre Morhange 雅克·贝汉饰)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狄迪尔·弗拉蒙饰)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Clement Mathieu,杰拉尔·朱诺饰)遗下的日记,皮埃尔慢慢细味着老师当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自己记忆的深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