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后面还有什么?

如题所述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数九歌,各个地区版本都不一样,这个是流传最广的北京版本。

山西大同版:一九二九不算九、三九四九押门叫狗。五九六九开门大走,七九八九河开看柳,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四川版: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八九七十二,猫狗卧阴地,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田中立。

数九河南版:一九二九,不能伸手;三九四九,冰冰上走;五九六九,抬头看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九杨落地,十九杏花开;九尽花不开,果子摆满街。

数九湖北版: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大甩手;七九八九抬头看柳;九九杨落地;十九杏花开。

数九湖南版:一九二九,怀胸抱手;三九二十七,檐前雨不滴;四九三十六,茅草吊蜡烛;五九四十五,咬牙像打鼓;六九五十四,风吹如炸刺;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担;八九七十二,娃儿玩泥捏;九九八十一,安排蓑衣和斗笠。

数九黄河流域版:一九,万叶枯萎,鸿雁南飞;二九,单衣觉寒,群鸟夜投高宿,鲤鱼游入深潭;三九,朔风凛冽,荒原地冻,水面结冰犹如冰桥;四九,参星半夜落下,辰星早上升起;五九,白日渐长,太阳未时之后可照进堂屋。

六九,春风拂面,百草萌动,单衣即可出门;七九,黄河冰水各半,鲤鱼游向滩头,喜鹊筑巢,鸿雁归来;八九,草木生长,阳气遍地,正是种谷深耕之时;九九,耧车播种,玉苗丛生,正是农家欢乐之时。

扩展资料: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中国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逢壬日开始。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

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实际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90天,数九计日。

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

参考资料:数九——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13

1,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2,由于各地气候寒暖不一,各地的九九歌也就有些区别,如九九歌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缘凌走,五九半,凌碴散,春打六九头,脱袄换个牛,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宽,八九不犁地,只待三五日,九九杨花开,以后九不来。

扩展资料

数九”的习俗很多,以“九九歌”最为广泛和悠久。这些歌谣巧妙地利用自然界的物候现象,生动反映九九中的天气变化规律。就我国多数地区而言,二九过完时,天气并非最冷,而只是“一九二九,伸不出手”。

四九完时,差不多是“大寒”节气了,所以说“三九四九,冻死猫狗”。五九以后,大地渐渐回春,天气由冷渐暖,故“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八九,单衣行走”。到了九九,已是“惊垫”节气,所以“九九闻雷,响声持久”。

每个九天中天气的冷暖变化不同,人们凭着长期的经验进行了形象记录和概括,编成谣谚,流传于中国民间口头,称作“九九歌”。因为中国地跨北温带和亚热带,各地气候冷暖变化不一样,所以各地的“九九歌”的内容也不一样。

如北方的“九九歌”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

枣强县)“五九半,凌消散。春打六九头,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八九不犁地,不过三五日,九尽杨花开。”

新河县)“春打六九头,卖了皮袄买个牛。”

晋县)“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推盐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哂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担(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

《荆楚岁时记》)湖南的“九九歌”说:“冬至是头九,两手藏袖口;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椒;三九二十七,见火亲如蜜;四九三十六,关住房门把炉守;五九四十五,开门寻暖处。六九五十四,杨柳树上发青绦;七九六十三,行人脱衣衫;八九七十二,柳絮满地飞;九九八十一,穿起蓑衣戴斗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2-20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中国农历中“九”是习惯用的民间节气,有“冬九九”和“夏九九”,其中“冬九九”流传较为广泛。“冬九九”又被称为“数九”,从冬至算起每九天为一个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即为“出九”,其中三九、四九为全年最寒冷的季节。

一九二九不出手:冬至过后的一九二九天气已经比较冷了,手在外面感到冻得慌会不由自主的揣在兜里。手部冻疮一般多发于一九二九期间,大家外出时一定要注意戴手套做好保护措施,只要一九二九不发生冻疮以后便很少发生。

三九四九冰上走:进入三九四九便到了一年中最为寒冷的季节,河里已经结起了较厚的冰,大人、小孩都可以在河面上行走。另外由于中国气候差异较大,三九四九各地说法略有不同,例如吉林为三九四九冻死狗,江苏为三九四九拾粪老汉满街游。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到了五九六九最寒冷的时候就过去了,天气开始逐渐转暖,柳树枝条开始冒出绿芽,远远的看上去开始有绿意了,绿意盎然的春天不仅能给人带来温暖,还能给人带来无限希望。

按照时间来看,五九的最后一天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此时便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春天。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七九的时候冰雪开始融化,冰封的河面会慢慢解冻,又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而到了八九燕子便会从南方飞回来筑巢,开始新一轮的忙碌和生生不息的循环。另外也有人说八九雁来,即大雁往北方飞,不过“燕来”与“雁来”两者间并没有太大区别。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到了九九天气已经比暖和了,九九的第二天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虽然春耕会比较辛苦,但新的季节代表着新的希望和新的开始,遍地的耕牛(拖拉机)总给人无限生机的感觉。

第3个回答  2011-01-14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01-14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出自广泛流传的“九九消寒歌”
全文如下: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看杨柳
七九河开
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九九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同时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

数九在阳历所对应日期:
一九:12月22日~12月30日
二九:12月31日~次年1月8日
三九:1月9日~1月17日
四九:1月18日~1月26日
五九:1月27日~2月4日
六九:2月5日~2月13日
七九:2月14日~2月22日
八九:2月23日~3月3日(闰年为2月23日~3月2日)
九九:3月4日~3月12日(闰年为3月3日~3月11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