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航空工业比我们还厉害啊?人家能早出世界知名的飞机,我们却不能,为什么啊?

如题所述

因为政策。我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研制出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客机“运10”。 “运10”飞行最远航程8600公里,最大时速93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110吨,最高飞行升限超过11000米。最值得称道的是,该机还在被称为“空中禁区”、“死亡航线”的西藏,连续7次试飞,均获得成功。 1980年9月26日运-10首次试飞成功,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在当时,运10比欧洲空客起步晚两年,成功试飞后,成为美、苏、欧之后世界第四个掌握大型飞机设计制造的国家。当然,运10 也有着许多缺点,试问谁又不是经过不断完善而成功的。
此后,由于中美关系的解冻,国际航空巨头相继入主中国。就在此时,当时某些领导面对一些诱惑,对民用飞机工业发展制定了“三步走计划”:第一步是装配和部分制造支干线飞机,当时主要是装配麦道80/90系列飞机,由麦道提供技术;第二步与国外合作,联合设计研制100座级飞机;第三步是2010年实现自行设计、制造180座级干线飞机。可惜的是,“三步走”没有走下去,反而失去了自我发展的能力,沦为“组装”产业。从1985年3月至1994年10月,国内共组装了35架麦道82,其中返销美国5架。1992年3月,中美开始合作生产麦道90,机体的国产化程度达到70%。1996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与空客、新加坡科技签约了联合设计生产100座级飞机AE-100的协议。1997年8月,波音并购了麦道公司,麦道90项目在生产试飞两架后就仓促结束。1998年,空客终止了AE-100项目。于是,一切有关大飞机的研制工作彻底停滞。至此,我国大飞机项目如同其他产业一样,成为国外大企业的加工厂,我们用最廉价的劳动力,不惜代价的破坏着我们的环境,换来了人家淘汰了几十年技术,我们成为彻底的科技进口大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21
航空工业中,发动机的生产制造能力很重要了,几大制造商基本都是欧美的大公司,俄罗斯的民用发动机也不行。
尤其涉及到一些体系的问题,所以巴西航空工业的发展比我国要广阔,毕竟一些技术没有对巴西封锁,而我们就不行。
世界民用发动机有三大制造商,英国的罗尔斯罗伊斯(R&R)、美国的通用电气(GE)和普拉特惠特尼(P&W),包括波音空客加拿大庞巴迪的发动机都是他们的。当一款飞机发动机只有一种选择时,那就看谁能制造就选谁。如果有多家公司的产品都满足,选发动机就由由买家决定。欧洲的买家就选英国罗罗的,美洲和东亚买家就选美国的了。但也有其他公司的,不过这些公司的都是一些小推力发动机。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商用喷气飞机分为两大系列:ERJ145喷气系列——共四款,分别为50座的ERJ145,50座的ERJ145远程型,44座的ERJ140和37座的ERJ135, 目前1100架基于ERJ 145平台生产的飞机交付使用,累计飞行时间超过1600万小时。 E-喷气飞机系列——共四款,分别为70-80座的E-170,78-88座的E-175,98-114座的E-190和108-122座的E-195,

ERJ145 两台艾利逊公司AE3007A涡扇发动机(推力:7040磅)
E170 两台通用电气公司CF34-8E发动机
E175 两台通用电气公司的CF34-8E发动机。
E190 两台通用电气公司的CF34-10E发动机。
E195 安装两台通用电气公司的CF34-10E发动机。
相似回答